24K小说网 > 梦回1983渔猎人生 > 第258章:收获八百多

第258章:收获八百多


  牛有铁和他二哥来到北剑路,连着去了两家山货贩子家,其中一家拉通算,每斤给8毛,另外一家则给7毛5,然后他们就走了。

  “这两家不太行。”牛有银耸耸肩,一脸不屑道:“还没姓周的那家开的高,人家一开口就是8毛,多的话,9毛都能收。”

  “我看他们两家地院里连车都没有,就算开高价,也没法去拉。”牛有铁说。

  “也有可能是马上要过年了的原因吧。”牛有银轻叹了口气,说:“货不多,他们也就懒得往县城跑一趟。”

  随后,他们又来到一家姓李的贩子家,牛有银觉得这家还不错,就敲门进去了。

  “这不就是那个叫什么卫国......吗?”牛有铁说,他记得前些天,就在他家卖了黄羊皮,所以有点印象。

  “这男的叫李卫国。”牛有银说:“屋里一共三个娃,老二叫李志强,和你三哥是同学,不过人家现在都捉工作有一两年了。”

  说到这里,轻叹了一声。

  牛有铁点点头,没搭腔,牛有银接着道:“三哥当时要是能考上的话,现在和李志强一样,也捉下工作了,手里端着国家的金饭碗,一辈子都不愁吃穿了。”

  正这时,一个年轻男子从窑里走出来,远远,看到牛有银就笑着打招呼道:“他有银叔来了?回来,回窑来坐。”

  “他就是李志强。”牛有银小声地给弟弟解释道:“就是我刚刚给你说的,三哥他同学。”

  说着,对方已经快步走上前来了,掏出纸烟往牛有银手里递。

  牛有银也没客气,顺手就接了下来,笑着问道:“你过年回来了?公路上的活不忙了?”

  “就是,单位上放假了,就闲着,回来过个年。”李志强文绉绉地回答道。

  牛有银不懂“单位”的具体含义,但知道他说的是关于修理公路的事,就笑着点点头,说:“就是,就是。”

  “他有铜叔呢?”李志强接着又关心地问,与此同时,瞅了牛有铁一眼,他对牛有铁并不很熟。

  “在屋里干活着哩。”牛有银回答。

  李志强“哦”了一声,接着又好奇问:“这是你的娃?”

  接着刚想说“都长这么大了”时,牛有银立刻解释道:“不,他是我弟,为老四。”

  “哦哦。”李志强赶忙道:“冒昧,冒昧了。”一脸的歉意,说着,就伸出手去跟牛有铁握手。

  “没事没事。”牛有铁客气地道。

  对方礼貌的举手投足,让他猛然间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果然是城里人。

  “没料想,你弟这么年轻。”李志强有些诧异,看看牛有银,接着又将目光游移至牛有铁身上,感觉眼前人剑眉星目,魁梧端庄,而且眉目中还流露出一种痞坏的感觉。

  很快,他就对牛有铁有了好感。

  紧接着,牛有银就对李志强简单地解释了关于他四兄弟之间的年龄差问题,对方听了觉得挺正常,随后,牛有银就主动把他打算卖野猪肉的事说给了李志强。

  李志强想了想,就给说了一块钱。

  牛有银一听,很满意这个报价,转头看向弟弟,问:“这个价你觉得咋样?”

  正这时,一个矮墩墩胖乎乎的中年男人从窑里走出来,把手棚到额前,往大门方向瞅了瞅,开口叫问:“志强,来的谁?”

  牛有铁一眼就认出,他就是二哥说的李卫国。

  李志强回过头说:“麻油大队,我一个同学的哥,他有很多野猪肉要卖,重的拿不来,咱得开车去拉一趟哩。”

  这李卫国一听,心里顿时一喜,大跨步走了过去。

  此时太阳已经升至半空中,火红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

  “多的话,每市斤就给你按八块五算。”李卫国开口说道:“我们家收的价是最高的了,在整个北剑大队,没一家再能高过我给的价,不信你俩就打问去。”

  话音刚落,看眼前的人都齐齐地愣神,就感觉哪里没对,转过头看向李志强,质问道:“你给说了多钱?”

  李志强顿时也尴尬了,笑了笑,说:“我刚说了一块钱。”然后就赶紧解释,“肉多的很,不是几十市斤,说是有六头大野猪,每头都有一二百市斤重哩。”

  见儿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卫国只好在心里妥协了,但表面上,他还不能随便松口,就故作姿态道:“你胡说哩,哪有一块钱的野猪肉,既就是最肥的肉都超不过一块钱,何况野猪肉身上一半都是骨头,咱这么高价收上来,咋卖出去呀?”

  这话,让儿子难为情了,当然,儿子也知道市场上的野猪肉价格,但还是配合父亲犹豫了一下。

  就这样,父子俩挤眉弄眼了一阵子,最终,李卫国皱眉道:“行啦,你既然都把话说出来了,我又能咋?做买卖讲求的就是诚信。”

  这一刻,牛有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就跟着说道:“我知道你嫌利润薄,可是我打的肉多的嘛,你多收些,不就把钱赚了嘛。”

  李卫国语气重重地道:“这么点钱,连我跑县城的一趟油费都抵不住。”

  “哪里抵不住,我看您就爱说大话。”牛有银笑着道。

  “行啦,走,我去开车了。”一旁的李志强笑着说一句,就转身往车棚里走去了。

  牛有铁感觉这个价格也差不多,他知道,即便是去了周厚银家,也高不到哪里去,顶多估计也就开个九毛五多点,一块钱绝对很难。

  随后,他对李卫国说了合作的事。

  但李卫国听了抱着敷衍的态度,只是赔笑。

  牛有铁接着说:“我说真的,只要你价格给的合理,还上门回收的话,我就卖给你,不再去找别家。”

  “能行么。”李卫国笑道:“等你打多了再说。”

  “多少算多?”牛有银开口问。

  李卫国想了想,回答道:“像野猪的话,只要你能打一两头就行,还有像黄羊,鹿,獐子这些大型野物都可以,只要打到,你就上门来喊我,我开车来拉。”

  “这没问题。”牛有铁干脆道。

  李志强把车发动起来了,是一辆三轮摩托车,车厢底下有个排烟管,很快,就冒出了一股股浓浓的黑烟。

  这时从窑里又走出两个女人,在她们的身后,还跟着两三个孩子,最大的有十几岁,最小的大约七八岁,他们好奇地瞅着眼前的陌生人。

  三轮车往坡上爬的时候,其中一个女人叫问道:“二哥,你干啥去呀?”

  李志强回过头说:“去上门收野猪。”

  “晌午了回来不?”女人又问,她看起来年约十八九岁,个子并不很高,长得和李卫国很像,扎着两个又粗又长的大辫子,模样儿还算清秀。

  李志强没再回答,三轮车很快爬上了坡,李卫国招呼牛有银河牛有铁兄弟俩跳到了车厢里,紧跟着,李卫国便走到驾驶室去,把儿子换了下来。

  回去的路上,李志强突然开口问牛有铁,说:“兄弟,我看你年轻的,结了婚没有?”

  牛有铁瞬间就给惹笑了,不知该说什么好。

  “你看我弟年轻?”牛有银哭笑不得道:“我弟二十四,连象都二十五的人了,我侄子都四五岁了。”

  “哦哦,那你弟人长得很显年轻。”李志强急忙赔笑化解尴尬,与此同时,也对牛有铁失去了兴趣。

  牛有银很快就明白了这李志强的小心思,耍笑道:“你该不会是,想给我弟说对象吧?”

  李志强也没藏掖,到了现在,也就实话实说道:“其实,我还就这样想来,嗯,我妹子到现在还没瞅着对象,今年都快二十了,把人愁的,我达我妈都忙的顾不上管。”

  说着,轻微叹了口气。

  “那倒也是。”牛有银同情地点点头,同时,心中猛然间多了几分希冀。

  瞅了瞅李志强,目光又游移到了牛有铁身上,见他们都没再说话,就突然感觉像是癞蛤蟆做了个想吃天鹅的美梦一样,还感到很不好意思,就跟着也沉默了起来。

  三轮车很快走完了北剑路,来到了涝池附近,再往前行驶了不到两百余米,牛有铁就看到了牛耀兵。

  此时,他正拉着架子车,车厢里放着一个带盖的大塑料桶,塑料桶旁放着一个小木桶,以及一盘牛皮井绳。

  于是牛有铁就知道他去井里绞水了,这年代,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用扁担挑着重的像石头一样的木桶担水,很少会有人用架子车这样拉的。

  牛有铁知道,他主要就是有这么个大塑料桶,否则也不可能会用到架子车,要知道,一桶水放架子车里,颠颠簸簸,等回到家,早都堰完了。

  牛有铁冲对方打了声招呼。

  牛耀兵听到声音像是从三轮车上传来,急忙回过头去瞅了一眼,还没喊完“铁蛋哥”三个字,那三轮车很快就一晃而过了。

  “这家伙不是跟姚进财进山打狗熊去了么?咋在这儿呢?”牛有银好奇地说道。

  “估计是回来了吧。”牛有银试着说道。

  “哦。”牛有铁感到奇怪。

  三轮车很快来到供销社。

  穿过麻油大队的十字路口,径直往地庄方向行驶时,站在供销社门前晒太阳的一群大闲人就都好奇地瞅了过去,看车厢里坐着牛有铁弟兄俩,然后就都好奇地议论纷纷。

  他们都知道,能坐上这种大三轮车的人,得是有多大的面子啊。

  有人猜测说牛有铁家可能是打到了很多野物,所以才把山货贩子家的三轮车请来了,然后他们就都信了,又羡慕又感到很不可思议。

  “这得打多少野物才能请得动人家呀?”

  “谁知道呢?牛有铁这家伙最近一段时间就厉害的,不知道打了多少野物。”

  “就是,刚塌了窑,接着就盖厦房,哪来的钱呀?还不都是打牲赚的。”

  人们不停地议论纷纷,言语之中无不充斥羡慕和嫉妒。

  三轮车此时已经来到牛有铁家大碾场上了。

  李卫国抽掉车钥匙,熄了火,跳下车,就急急忙忙站在牛有铁家大碾场边上往地院里看。

  “耶,这么多人呀!干啥这是?”

  “给我弟盖厦房哩。”牛有银笑着道。

  李卫国一愣,不可思议道:“盖厦房?天寒地冻的,能盖呀?”

  “盖哩么,你看,都快盖好了。”牛有银说,一边跟着李志强往坡下走。

  李卫国从驾驶室拿了秤,一边在嘴里叹道:“这小伙子可真有本事!”一边跟着往坡下走。

  “他有铜叔也在这儿么?”下坡途中,李志强好奇地问牛有银。

  “在哩。”牛有银回答道。

  “嗯。”李志强虔诚地点点头,随后,就率先跑着往坡下走了,这一刻,他迫不及待想见见他的老同学了。

  想当年,他们俩关系多好,每次上学都走在一起,没有自行车,就背着干粮,走个一天一夜,来到几十里外的关西上中专,有时候,他没吃的了,牛有铜就把他的吃的给他施舍一点,总之,以前的点点滴滴,他都铭记于心,这一刻,他迫不及待想见见他的老同学了。

  就在前一刻,他还看到了牛有铜的身影,此时他正在塌窑下面挖土,一着急他就往地院里喊了一声,与此同时,激动的心都怦怦地跳了起来。

  他知道牛有铜今年有37岁,他比他小了将近五岁,以前,牛有铜还把他当弟弟一样照顾,那份情,他迄今都没敢忘。

  但下到地院里,他就看不到牛有铜人影了,“奇怪,刚刚还在挖土,一眨眼就不见影子了。”

  这时,在场的人都好奇地瞅着眼前的陌生人,俄而功夫,杨宝凤便开口问:“你是谁呀?”

  “我是来上门收山货的。”李志强笑着回答道,与此同时,眼神还不停地环望四周。

  这时牛有铁等人也下到地院里了,牛有银带着李卫国直接去了厨窑。

  厨窑里,赵菊兰正忙着准备中午的饭菜,见是北剑路来的山货贩子,就急忙客气地招呼道:“快回来,回来坐。”

  说着,急忙给端了一杯白糖水。

  “就这些。”牛有银顺手将盖在肉上的蛇皮袋子扯下,与此同时,还不忘把他藏在条桌下面的几十斤肉也拿出来,说:“还有这些。”

  “全都是你一个人的吗?”李卫国问。

  “不,这些是我的。”牛有银说:“那边,那些是我弟的,另外的那些,还有我侄子和其他人的。”

  牛有铁拾腿上前,说:“你就全部一起称,算总账。”

  “也行。”李卫国说。

  随后,就拿着秤,把野猪肉一块块挂到秤钩上开始称起来,遇到大坨的肉,就由两个人抬着手腕粗的棒子,棒子则穿过秤杆抬绳,将肉抬起来,李卫国负责拨弄秤锤,因为牛有铁家的人帮忙抬秤,因此,他每一次都把秤杆拨到绝对的平衡才计重量。

  赵菊兰站在一旁,用秃头铅笔麻利地记着。

  “30市斤8两。”

  “92市斤2两。”

  “6市斤1两。”

  “......”

  就这样,连着秤了将近十八次才勉强地称完,李志强站在一旁,用算盘算账,打的噼里啪啦的,很快,他就赶在赵菊兰之前算出了结果,说道:“一共是857市斤6两,乘以1块钱,总共就是857块6毛钱。”

  赵菊兰紧跟着也算完了,数字刚好吻合,就说道:“对着哩。”

  她知道自己算一遍,如果跟对方算的一样,就基本上不会出错。

  “没问题,我就付钱了。”李卫国笑着道。

  从一个毛蓝布袋子里掏出一卷钱,有大团结,有五块的,两块的,一块的等等,用鸡肠皮筋扎的板板正正的。

  光是一沓一沓的大团结,就拿了五六沓,再给了一些五块的,两块的,以及一块的,剩下的毛毛钱就用小尺寸的毛毛钱付了。

  赵菊兰接过钱,数了大约五六分钟,才数了一遍,不过,够数,也就没再数第二遍,她知道对方也不可能会在钱数上动手脚。

  在这期间,牛黑军,牛黑军母亲,以及石娃和他的父亲,他们都好奇而激动地站在现场观看,看到赵菊兰拿了那么多钱,他们都羡慕的眼红。

  “黑军,石娃,你俩去帮忙抬一下肉,我给你俩单独算账。”赵菊兰不含感情地说道。

  “好的,四娘。”牛黑军干脆地应下,就勤快地跑去帮忙了。

  另一边,牛有银看李志强心慌的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不停在地院里东张西望,便知道他肯定是想见见他的老同学,于是,就主动把他三哥从厕所里喊了出来,这才成功地见到了面。

  “你看你三哥,也真是,就见个面嘛,又不吃他,把他吓的,还躲的远远的。”牛有银无语道。

  牛有铁笑着解释道:“可能是多年没见面了吧,另外只要还是因为三哥当年没考上大专,心里嫉妒的很。”

  牛有银没在意弟弟的话,回头间,看到什么,好奇地开口说道:“看,耀兵来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309/265318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