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卤岩羊
牛有铁等人路过青蟒河的时候,又花了些时间,将没处理完的另一头渔网也打捞了,算下来,两个冰窟窿一共收获了二十六条大嘴鱼,此外还有几条野生的鲫鱼和梭边鱼,以及将近十来斤重的大河虾。
可谓是收获满满,牛有铁得意的嘴角扬起,感觉今天就像走了狗屎运一样。
来时拿的小二笼都装满了,最后打捞上来的鱼,没办法装,牛有铁就解下万能的绑腿,把绳头从鱼鳃位置穿过去,然后像串辣椒一样,一条条地串成串,绑在长矛上,和大侄子牛立国俩人抬着往回走。
走时,他们重新把渔网摆弄好,揪了几截岩羊小肠作鱼饵。
“四达,下回再来,还能捞这么多鱼吗?”路上,牛立国好奇地问,眉目之中无不对他四达充满敬佩。
论年龄,他还要比他四达大五六个月,但论生活经验和阅历,感觉自己就像个小白,哪哪都不如他四达。
但此刻,他是打心眼里敬佩他四达。
知道这侄子为人老实,富有正义感,牛有铁便耐心地解释道:“运气好的话,还能捞到,毕竟这河里的鱼本来就多,外加咱大队里好些人都没捞过。”
“就是就是。”牛立国立刻笑着迎合道:“连我都没料想到,这种鱼居然还能吃,嗯,主要是咱十里八乡的人,都没有吃鱼的习惯,因为鱼刺多,所以吃起来嫌麻烦。”
“就是,但是只要做好了,还是好吃。”牛有铁随口附和道。
此时其他人已经走远,有的甚至已经回到了家,路上,现在就只剩下这父子俩了。
他们不管问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是毕恭毕敬的,谁也没有想要开玩笑的意思,气氛虽然几近于陷入尴尬的程度,但这父子俩仍是保持着严肃的态度聊天。
往回走了一段路,牛立国想到什么,接着又问道:“四达,咱今天的好运气,会不会跟牛黑军的眼皮跳有关呀?”
这个问题,一时间竟让牛有铁都差点相信了,但细细一想,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玄之又玄的事。
嗯,他知道这绝对是不可能有关的,但这一刻他又没办法给侄子解释的清楚,于是索性就随口附和道:“大概……可能是吧。”
“可是牛黑军说是他的右眼睛跳的。”牛立国又问道:“按理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可是右眼跳,怎么可能——”
他没有说下去,但牛有铁明白侄子的意思,笑了笑,又随口附和道:“也有可能是这家伙把左右搞反了,实际上是他的左眼皮跳了。”
“哦。”牛立国恍然大悟,心中的疑惑算是勉强地解开了。
此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斜,河对岸不时传来野鸡的“呱呱”声,像踩碎了易拉罐的杂碎音,不停地在二郎山的山谷间幽幽地回荡着。
在距离村口不远的大硷畔上,旋着一群啄食的乌鸦,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身上的羽毛显得五彩斑斓,格外耀眼。
有几个女人挽着笼,结伴来到麻油河边洗衣裳,她们的小孩在冻实的麻油河上溜滑滑,或追逐着嬉戏打闹,男人们则牵着牛羊在岸边啃食枯草,或用撅头在冻土上挖一些可食的药材,比如当归,黄芪的根。
回到家的时候,工人们早已经吃完午饭上工去了。
厨窑里,赵菊兰和几个侄子正在关于吃不吃岩羊的事嚷仗,当然都是善意的。
他们说岩羊是他们在青蟒岭捡到的,说要把岩羊弄了吃肉,但赵菊兰不同意。
她不相信他们白捡的岩羊,冷笑着道:“还能捡到石羊,你们一个个运气好的很么!你去再给我捡一个来看看!”
“就是捡的呀,四娘。”他们急的嚷道。
“就是啥就是,哄三岁小孩呢?”赵菊兰仍是不相信,笑着说道:“你四娘我好歹还读了中专哩,一个个的,说谎都不打草稿。”
就这样,任他们怎么解释,赵菊兰就是不相信。
“那就等我四达回来了说吧。”牛黑军无奈地道,说完,呼啦一下,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软哒哒地坐到了门槛上。
他们已经吃完了午饭,都守在岩羊跟前久久不肯离去,知道这岩羊归集体所有,因此都跃跃欲试,想搭手帮忙收拾岩羊肉,嗯,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弄了解馋。
中午的一锅子面里面,他们连一个肉渣子都没见着,因此都留着肚子准备吃肉。
就这样,一直到看到牛有铁和牛立国父子俩抬着大嘴鱼叮叮当当地走进院子,他们这才激动地叫起来。
“四达,你快给我四娘说,这岩羊是咱们捡到的,不是打下的。”牛黑军第一个冲上前去叫嚷道。
“就是就是。”
紧跟着,其他人也都走上前去瞎起哄。
是与不是,这一刻,赵菊兰早已经猜到了,单是看她男人那有些欠锤的眼神,就知道这些侄子们说的是对的了。
但她还是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样的美事。
“就是的。”牛有铁拾腿走上前去,简单地叙说道:“这事说起来,真的巧的很,当时一个豹子追着一群石羊跑,碰巧这只石羊困住了,然后这豹子就一直逼这只石羊,逼到了崖边上了,这豹子伸出爪子去一抓,可能是没抓稳,结果,就和石羊一起摔下去了,最后就……”
说到这里,牛有铁冲媳妇笑了笑。
赵菊兰撇了撇嘴,对她男人讲的故事没有兴趣,便怒巴巴地问道:“那你们打算咋弄呀?你看你这些馋嘴侄子,一个个都等不及了,现在就想生吃哩!”
“谁想生吃?就给切一疙瘩,叫吃么!”牛有铁笑着打趣道。
说着,他把抬回来的鱼放到烟筒旁,然后以命令的口吻指拨牛争军去宰杀清理。
随后,他便和牛立国俩人走进厨窑去洗手,吃饭,同时一边在大脑中搜索岩羊肉的吃法。
事实上,到现在水煮的,油炸的,煎的,煵的,烤的等等吃法,他基本上都尝试过了,剩下的就是卤了,嗯,他现在想到的就是卤肉。
这么健康营养的岩羊肉,不做好吃点,都是浪费食材。
其实卤肉,跟麻油村人逢年过节时煮的猪肉差不多,就只是多了一些调料而已。
牛有铁记得在前世做卤肉的时候,单是调料配方就有二三十种,比如八角啦,桂皮啦,甘草啦,丁香啦,香叶啦等等。
但他知道,一般只要凑齐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小茴香,黄芪,甘草这几种主料就够了,再在汤里加足酱油,卤出来的味道照样好吃。
八角,香叶和桂皮这三种调料在供销社就能买到,花椒和小茴香在麻油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小茴香就像葱一样可以在自留地里栽种,至于花椒,几乎家家户户的地院里都有花椒树,除了拿出来卖的,剩下的足够日用,因此他们不缺这些东西,至于甘草和黄芪,门前的硷畔上到处都能挖到,而且全都是野生的。
总之,这样的一想,牛有铁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黑军,你闲着,就去供销社给咱买些八角,香叶和桂皮回来。”牛有铁吩咐道:“账你先帮我赊着,回头我再去跟牛三宝结。”
“好。”牛黑军爽快地答应下,准备走,接着他突然想到什么,开口问道:“四达,买八角,桂皮这些东西干啥呀?”
“给你做卤肉吃。”牛有铁笑着道。
“卤啥?卤肉?你咋卤啊?”牛黑军不懂卤肉为何物,好奇地连连问道。
“把调料放锅里,用水煮熟了吃的那种。”牛有铁简单地回答道。
“哦。”牛黑军大概的明白了意思,随即跑着往大碾场上走了。
“立民,你家里有没有甘草和黄芪?”牛有铁接着又问牛立民。
“有哩,不多……好像。”牛立民挠着后脑勺回答道。
“没事,要不了多少的。”牛有铁说,他知道二哥以前进山挖过草药,以往,尤其是在夏季,打猎途中,碰到了草药,他一般都会随手挖回来,一天挖一点,久而久之就会攒下不少,而且,这两种药材还能拿去供销社卖钱,虽然卖的不多,但换盒火柴,或买包盐还是绰绰有余的。
随后,牛立民便跑回家去拿了。
剩下的花椒啦,小茴香啦等等,这些他家就有,不需要再花钱去买。
很快,当牛有铁吃完饭的时候,牛黑军就从供销社火速跑了回来,三种调味品,一共花了还不到五毛钱,都记在牛有铁的账头上。
因为是同一大队人,钱也不多,加之牛有铁家阔气了,因此牛三宝想都不想就直接把钱赊给了牛有铁。
“卤肉是个慢功夫。”接过调味品后,牛有铁笑着对媳妇说道:“要拿时间来熬,熬的时间越长就越入味,同时也就越好吃。”
“所以,你要我干啥呀?”赵菊兰双手叉腰道,一脸的不悦,主要是看这么大一头岩羊,一点都不卖,就全部弄了吃,感觉太浪费了。
卖成钱,装兜里人心里是踏实的,做了吃进肚子里,再好,最终也是一坨屎。
“你帮我拢锅,我切肉卤。”牛有铁笑着道:“快的话,慢火炆一下午,等晚上了就能吃。”
赵菊兰未置可否,但下一刻,就巾起麻布围巾,勤快地跑去灶火前拢火了。
牛有铁把肉一刀刀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用葱蒜切成片腌起。
做完这一系列的准备后,牛立民拿着黄芪和甘草回来了。
他拿了不少,光是黄芪就有一斤,还有一大把干草,全交给了他四达,关心地问:“四达,这些够不够?”
“够,够了,能卤七八次,都用不完。”牛有铁笑着道。
等锅里的水烧开了。牛有铁便将调料全丢了进去,再倒了些酱油,直至锅里的汤汁染成酱油色,最后便将洗净的肉块倒进了锅里。
由于清理的比较干净,肉质又鲜嫩,所以牛有铁都没打算焯水,就直接丢进锅里煮了。
“现在用小火炆。”牛有铁叮咛道:“只要保持炉膛里的火不灭就可以。”
“知道了,你去看炕咋样了?石娃一直想坐上去,我害怕坐塌了,就没敢让他坐。”赵菊兰说。
“能行。”牛有铁说,看锅里没问题了,就走出了厨窑。
来到中间厦房,此时,牛有铁发现水泥炕已经被石娃烧的绯红,远远,他的鼻尖就能感受到来自炕面子上的热浪炙烤,周围一圈的水泥都已经变干,硬的像石头。
“好石娃哩,已经干的很了。”牛有铁拾腿上前,哭笑不得地喊道:“再不用烧了,还烧个啥呀。”
此时,石娃正忙着往炕洞里填柴火,整个人被热浪炙烤的脸都红通了。
“快,用捅炕棍把火星子捶平,完了后,往火星子上撒些烂树叶埋住就可以了。”牛有铁说。
石娃点点头,抓起捅炕棍就操作了起来。
这时,一旁的马文俊,牛光忠等人看到了,就笑着夸赞道:“铁蛋,你能干的很么,刚刚,我听你些侄子说你又打到一头石羊。”
看他们都知道了,牛有铁也就没再解释什么,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紧接着,他好奇地问:“文俊叔,你看我家的这厦房,还有多少天盖好?”
“就快了。”马文俊说:“今晚再夜战一晚,明儿了就能封顶了,不过另外两间还得一天,快的话,后天就能封顶了。”
“嗯。”牛有铁点点头,没再说什么,看着石娃麻利地将炕务弄好,便走开了。
来到冰窖前,观摩了一阵子,发现还得往里面填大约两三米高的冰,这样,冰窖内才能保持常年不化,至少耐一两年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黄午的时候,牛有铁就又带着石娃,和他几个侄子前往麻油河冰面上凿冰。
人手充足,因此,他们一边凿,一边拉着架子车往回运,运回到地院里,就将冰坨一块块填进窖坑里。
就这样,七八个大小伙子,挥汗如雨地干了一下午,赶在晚饭之前,终于凿够了冰坨,大约有五十块,被凿过的河面上,放眼看去,到处是窟窿眼睛。
最后,在老爷子的指拨下,他们又将这些冰坨一块块地填入到窖坑。
“这下美得很了。”老爷子满足地笑道:“至少能耐一整年。”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309/265318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