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程立见祭酒似乎没有问责他的意思,心中不免松了一口气。
面对这位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终究是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敢反抗对方的一些决定。
既然不是冲自己而来,那便也少了些麻烦事。
听到商队车马远去的声音,程立忍不住侧目瞧了瞧。
“你还会回学宫吗?”
老者突然开口问道,眼神平静地看着程立。
程立闻言轻声道:“等学有所成,学生会回去的。”
这是他的决定,也是大家的想法,终有一天他们会带着新的思想去传播天下。
哪怕有些思想在别人看来是离经叛道,是不可理喻。
但只要把思想的火种播撒出去,星星之火,也终会有燎原的一天、被世人接受的一天。
老者得到了程立的回答,笑了笑道:“好。你去忙你的事吧。”
旁边的青年欲言又止,心想稷下学宫还要这样的学子做什么?嫌现在闹出的笑话还不够大?
真要让这种目中无君的人回去学宫,还指不定能出什么乱子呢!
程立没有却是多言,再次恭敬一礼,旋即匆匆转身,骑上马匹远去。
青年眉头皱了皱,轻声问道:“祭酒,程立他真不是被人迷了心智?简直完全变了个人……”
老者呵呵一笑,道:“人呐,总是会变得嘛。一个人的心,你又怎么能看得透呢?”
青年道:“他这样的人怎么能再回学宫,单凭他刚才那番大逆不道之言,就应该给他除名……”
老者悠悠一叹道:“这里可不止一个程立。”
除了程立,这里还有其他稷下学宫的学子,还有学宫的夫子,有齐国其它地方前来的仁人志士。
大家都是打着实践圣贤真理的旗帜留在这里。
真要这个时候和那些人划清界线,最后到底谁会被人当做笑话,实在难说。
老者背着手,悠悠道:“走吧,过去看看。”
甲木城东,高墙之外修有一片片整齐划一的房屋。
这里是划分出来修建的救济区。
负责该区的相关人员提前得知到商队归来的消息,一个个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做着各种准备工作,干得热火朝天。
大量食材、药材、衣物等物资从城中各仓库运来。
许多闲着的城里民众得知消息,也纷纷过来帮忙。
牛头半妖和汉子也率先一步到达地方。
半妖连气都没有喘一口,放下汉子就兴冲冲跑去帮忙运货。
汉子一路上被抖得还有点头晕,扶着墙匀了几口气,这才跑去最近的房区帮忙。
宛若一条长龙的商队在救济区边停下来。
一个个车厢打开,一道道身影从里面鱼贯而出。
都是些穷困交加、身体状况很不好的人族或妖族。
加上这一路的奔波,众人的状态更差了些。
有人员在前面挥舞鲜艳的小旗帜,开口招呼着众人,带领大家去往就近的一处食堂。
食堂的工作人员已经熬好了足够份量带有药材的滋补肉粥。
受接济的人们排队领了浓稠的肉粥,拥挤坐在暖和的食堂之中。
忙忙碌碌一阵,商队带回来的人都去到了救济区。
一个商队管事将一些资料交接给救济区的负责人。
“这一次一共带回来三万两千五百六十一人,中途有七个年迈病重的老人实在没有扛过去……万幸最后这一程大家都平安无事。”
“辛苦了,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等歇息两天,我们还要出去。这一次我们还接到了一些魏国百姓。魏国也有雪灾,有的地方官吏不作为,百姓实在活不下去,有人听说我们这里能够安生,便冒险北上逃难……也不知道这么冷的天,有多少灾民死在了路上。”
“哎,这该死的世道。”
虽说太平域这边组建了好几支去往魏国救灾的商队,连陆正都沿路赈济缓解灾情。
但终究是人力有限,不可能照顾到魏国那么多受灾的地方。
商队的负责人正和接济区的负责人交接任务。
一部分商队的人员留在这里配合一些事宜,另外的人则驾驭车马去到相关区域休整和补充物资。
此时,救济区的几大食堂已经满是人。
老者和青年来到这里的时候,放眼看去感觉几乎都是些穷困的受灾百姓。
还有一些穿着各式制服的人员来来往往,正忙着看顾这些灾民,维护着秩序。
青年闻到食堂中充满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臭味,眉头直皱无法平整下来。
活了这么多年,他就没见过这么多邋遢肮脏的百姓,要不是祭酒就在旁边,他都想掉头直接离开这种地方了,感觉这里就不是正常人能待的地方。
食堂的一角,程立正抱着一个瘦小的孩童,拿着勺子小心翼翼给其喂粥。
程立刚才只是路过查看这片食堂的情况,但见得这个孩童骨瘦如柴,弱小无力得连碗都端不稳当,只能将碗放到地上像小狗一样舔食……
程立轻轻搂着孩童,小声问道:“好吃吗?”
“嗯。”
小孩细如蚊声地应道。
“你的爹娘呢,是刚才走散了吗?”
“死了,没下雪的时候,饿死了,被人吃了……我身上没肉,没有被吃……”
小孩的声音很平静,好似有种看淡生死的平静,那是遭受了太多苦难之后对生命的麻木。
程立神色一滞,转而轻声道:“那你要好好活着,替他们活着,在这里你不用担心没有吃的。”
“噢……”
小孩眼眸闪烁光亮,一闪而逝。
一位在救济区工作的妇人见到程立,笑呵呵道:“你是商队里刚回来的人吧?去好好休息吧,这孩子交给我照顾吧……看你这样子怕是都还没有成亲,我妇道人家比你会看孩子,你这抱人的姿势都不对……”
程立闻言不好意思笑了笑,道谢了一声,又交代了几句,便把孩子和粥碗给了妇人。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小伙子去休息吧!”
妇人大大咧咧道,旋即又怜惜地看着孩童,“哎,瞧这娃子瘦得,俺狗娃子以前也这么瘦,一天饿得稀汤都没得喝,多亏了……”
程立走出了食堂,见到祭酒和青年驻足在外,便上前道:“我带你们参观一下这边吧?”
老者微微点头道:“有劳了。”
程立深吸一口气,转而神情从容地在前面带路。
“这边是救济区的食堂,刚送到这里的人,每天都可以来这里吃饭,一天三顿,有菜有肉……”
“像他们刚过来,吃的饭食里还会添加很多补气血的药材,包括灵药……”
“往这边走,前面就是洗漱区,等刚才那些人吃完了,会有人领着他们来这里洗漱干净身体,然后换上的衣物,再排队去接受医师的检查。”
“身体状况实在不太好的,会单独照顾,开一些药方或丹药。”
“等之后,就是登记造册,领取生活物资,一般的基础物资都能领到,柴米油盐也不会少,一些人在食堂没吃够的话,可以自己开小灶,反正缺什么的话,都能去免费申请……”
“现在是冬季,这些刚来的百姓会暂时住在这片房区,然后接受一定的教育,会有人看情况规划他们以后的生活,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或工作。像小孩子的话,只需要去学堂里面识字读书,不用做别的什么。”
“只要成为这里的一份子,就可以免费享受到很多东西,根本不愁生活。”
程立看向老者,一本正经道:“我可以毫不怀疑地说,这里一个最普通人的生活,都比齐国的一个小地主乡绅过得富足。”
旁边的青年闻言惊疑道:“怎么可能!你们这里怎么能有那么多物资免费供人享用!还说连丹药都能拿给普通人疗伤?简直荒谬……”
程立淡淡道:“难道你过来的时候没有发现那些土地吗?除了足够多的农田,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工坊,一片片畜牧的农场……”
“单是这甲木城的数十万人,每天每人都有肉食供应!我们还有很多物资往外面贸易!”
“至于灵材一类,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能供应得上。”
“你知道吗,一个刚入境的修行中人,其生产能力远超十个普通劳壮力!”
“一个通玄境的大妖全力投入生产建设,能给一座城池带来多大的变化吗?翻天覆地!”
程立目光平淡地看着青年,“从小锦衣玉食的你,又怎么会知晓这些?”
青年瞪眼沉声道:“难道你以前不是如此!”
要说家世,程立也不比他差,以前在学宫也是潇洒得很。
程立淡淡道:“是的,我以前也一样,我以前苦读圣贤书,自认为是家族的骄傲,是学宫的优秀学子……”
“可我到了这里,我才发现我过去的想法是错的,我不事生产却能锦衣玉食,非是蒙受家族恩泽,而是在剥削压榨那些普通百姓!”
“我程家有良田万亩,但是有很多农夫用血汗在种地,有产业无数,却在牟取普通人的钱财……”
“我却曾因为我的家世洋洋自得,曾一掷千金而潇洒自如……我读圣贤书的,我不应该那样子的!”
程立转而看向老者,轻声道:“我加入了救济百姓的商队,这段时间我见了很多人,很多死人,有挨饿而死之人,有受冻而死之人,还有人饿得吃死人……我不明白,天下这么多读圣贤书的儒生,这个世间几千年前来为什么还是这么糟糕呢?”
“祭酒,这是为什么呢?”
程立满眼通红,一脸不解地看着这位稷下学宫的执牛耳者。
老者心中一叹,轻声道:“程立,这个世界很复杂的,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很难么?”
程立看了看周围,“我来这座城的时候,这里还没有修什么救济区,而现在不到一个冬的时间,仅是这片城区,救了近十万人!”
“整个太平域有很多这样的城区,加上原本的居民百姓,我们救过的人,可以亿计!”
“这才多久时间?如果想做的话,真有做不到的事吗?”
程立轻叹道:“难道去救济一些百姓、做些有意义的实事,比埋头熬夜研究圣贤文章经义还难吗?我不见得如此。”
作为学习圣贤经典的过来人,程立感觉自己现在做的这些事比苦读圣贤书是要轻松的。
不仅如此,在这段时间的劳累之中,他对圣贤道理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反而使得自己儒道修为有了精进,比之在学宫研究学问的日子都有成效。
“圣贤们著书,不是想让我们只埋头看书……祭酒,当今天下儒道学子的道路已经歪了,不应该是这样的。”
以往程立有很多想不明白的道理,等来了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也想通了很多。
天底下那么多儒生、包括以前的自己,反而是这个世间停滞不前的祸乱根源之一。
青年神色难看,之前见程立抨击君王,现在还敢妄议儒道,这真是失心疯了不成……
青年低沉道:“程立,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吗!”
程立道:“我知道我在说些什么,也知道我在做些什么,往圣先贤的话,我都记着呢!要不要我背给你听?”
程立神色一正,忽地身体一阵波动,一股纯正的浩然正气自其体内散溢而出。
这股正道无畏的气势,让程立面对上学宫祭酒都敢挺直了脊背。
“你,竟……”
青年神色微变,他以前可不知道程立还修浩然正气,居然还修得如此精纯。
感受着气息波动,似乎修为都高了很多。
程立开口道:“承蒙陆兄、陆先生的教诲,我最近经历种种世俗之事,有所感悟,自修得浩然正气,没有辱没圣人之名声。”
青年道:“你称他为先生?”
青年听出来程立是说的一个人,正是那个陆正。
程立平静道:“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远不如他,为何不能称为其先生?程某庆幸能来北域,能有机会实践圣贤真理,能与陆正亦师亦友。”(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240/111104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