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造纸(一)
两天后,
剩余部件被一一安装。
巨大的风车,矗立在两山之间,俯瞰着整个山坳。
这天,风和日丽。
午时,风力最稳定的时刻。
杨家村的大部分人都聚集在了山坡下,他们等待见证奇迹出现的一刻。
杨九狼带着杨铁老和杨木老,亲自登上了塔顶。
塔身内部,是另一番景象。
巨大的齿轮犬牙交错,冰冷的铁轴泛着幽光,复杂的结构充满了工业时代的力量美。
“都准备好了?”杨九狼问。
“好了,东家!”两位老师傅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杨九狼走到巨大的刹车轮旁,握住了控制刹车的杠杆。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向下一压!
嘎——!
沉重的木制刹车块,缓缓地脱离了刹车轮。
外界,巨大的风帆开始捕捉风的力量。
一开始,只是轻微的晃动。
随即,随着一声沉闷的‘咯吱’声,那四片巨大的翅膀,开始缓缓地、笨拙地转动了起来。
一圈……
又一圈……
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平稳。
塔身内部,‘咔、咔、咔——’机械运转的声音响起。
主风轴转动,带动着巨大的锥形齿轮。
锥形齿轮又咬合着冠状齿轮,将水平的旋转,转化为了垂直的动力。
垂直的主动力轴,穿过层层楼板,一直延伸到塔底。
轰隆——轰隆——!!
塔底,与主动力轴相连的一台简易的四臂锻锤,开始有节奏地、一下一下地砸在铁砧上。
那声音,沉重、有力、充满了节奏感。
山坡下的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狂热欢呼!
“动了!动了!”
“天神!这真是天神啊!”
他们看着那不知疲倦转动的风帆,听着那富有力量的锤击声,眼中满是震撼与狂喜。
杨九狼站在塔顶的窗口,俯瞰着下方欢呼的人群,他的表情很平静。
但他的内心,却同样激荡。
风声在耳边呼啸,巨大的风叶带着一种无可匹敌的力量感,周而复始地转动。
这不仅仅是一座风车,也是他工业蓝图的一块基石。
——
一月时间,再次匆匆而过。
河流附近,风车山坳的下风处,一座崭新的院落群拔地而起。
说它是院落群,是因为它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四座独立的院子拼接而成,
彼此间用高高的土墙彻底隔开,有专门的、铺子水泥的运货通道相连。
这便是杨九狼的造纸作坊。
今日,是作坊开工的第一天。
第一座院子,是‘原料院’。
院里堆着小山般的桑皮、楮皮和破旧的麻布。
十几个工人负责将这些原料进行初步的拣选、清洗和裁剪。
而部分原料在一个月多前就开始准备,浸泡了半月有余。
院子角落里,砌着几口大灶,上面架着巨大的陶锅。
他们的活计,就是洗、剪、蒸。
把这些东西洗干净,剪成小块,然后放到锅里,用石灰水和草木灰水,反复蒸煮,直到它们烂成一团。
这活最是脏累,恶臭熏天,但技术含量最低。
第二座院子,是‘制浆院’。
院子的核心,是一排由风车动力传动过来的水力锻锤。
巨大的木制锤头,在凸轮轴的带动下,一起一落,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响,反复捶打着石臼里那些蒸煮过的原料。
这里的任务,就是把原料院送来的东西,锤烂,锤成糊糊。
第三座院子,是‘抄纸院’。
这里最是干净整洁,光线也最好。
院中挖了几个大水槽,里面盛满了清水。
十几个手脚最是麻利的妇人被安排在这里。
“你们的活,叫‘抄’。”
杨九狼让人抬来一桶制好的纸浆,倒入水槽中搅匀,
然后拿起一个带着细密竹帘的木框,探入水中,轻轻一晃,再平稳地抬起。
一层薄薄的湿润的纸膜,便均匀地附着在了竹帘上。
“就像这样,把纸浆变成纸。动作要快,要匀。”
一个妇人看着那晃晃悠悠的纸膜,有些狐疑:
“族长,这……这跟豆腐脑似的,一碰就破,咋成纸啊?”
这问题,也是所有人的疑惑。
杨九狼不答,只是将手中的竹帘反扣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轻轻揭开竹帘。
一张完整的、湿漉漉的纸样,便留在了木板上。
他看向那妇人:“下一步,自然有第四院的人来做。你只需记住,你的任务,就是把它从水里‘抄’出来。”
这种只管一段,不问后路的做法,让所有工匠都感到新奇又憋闷。
第四座院子,是‘烘干院’。
院子中央,建了一座火墙。
墙体中空,下面有灶口可以烧火,将整面墙都烤得滚烫。
被‘抄’出来的湿纸,一张张叠起来,先用巨大的螺旋压榨机榨干大部分水分,
然后由工人们小心地一张张揭开,贴在温热的火墙上。
嗤——
水汽蒸腾,很快,一张干燥平整的纸,便成型了。
四座院子,四道工序,环环相扣,又彼此隔绝。
杨九狼制定的规矩极其严苛。
每个院子的工人,非但不能去别的院子,而且不能把自己负责的活计透露出去。。
每天的原料和半成品,由专门的运输队通过院间的小门传递。
“这哪是做工,简直是坐牢。”一个年轻村民私下嘀咕。
“你懂个屁!”旁边的老人瞪了他一眼:
“要是方子泄露出去,你我喝西北风去?族长这是在保咱们所有人的饭碗!”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造纸作坊便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杨九狼的指挥下,开始高效运转。
原料院,臭气熏天,工人们挥汗如雨。
制浆院,轰鸣阵阵,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抄纸院,安静细致,妇人们手腕翻飞,如在水中刺绣。
烘干院,热浪滚滚,一张张纸从湿到干,宛如新生。
然而,第一批纸张出来后,问题也随之而来。
“族长,你看……”内务堂摊主杨坚拿着一张刚烘干的纸,眉头紧锁。
那纸,虽然比市面上的麻纸白了不少,但上面布满了细小的黑色斑点,
而且纸质不均,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如蝉翼,一捅就破。
杨九狼接过纸,用手指捻了捻。
001直接分析出了原因:
【杂质成分过多:微量铁屑、碳粒、沙尘。
纸张厚薄不均原因:纸浆搅拌不充分,纤维团未完全打散。】
“铁屑……”杨九狼立刻明白了。
问题出在制浆院。
水力锻锤的锤头,是杨铁老用普通熟铁打造的。
在高强度的反复捶打下,锤头磨损,掉落的铁屑混入了纸浆。
“铁老!”杨九狼喊来杨铁老。
杨铁老看到那满是斑点的纸,老脸一红:“东家,是我的疏忽。”
“不怪你。”杨九狼摆摆手:
“是我没说清楚。把所有锤头,全部换成锰钢的。另外,在制浆院和抄纸院之间,再加一道过滤工序,用细密的麻布,把纸浆滤一遍。”
“是东家,我马上回去安排。”
... ...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202/253274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