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76章 春风得意

第676章 春风得意


张亮走出东宫,翻身上马。

    鲜衣怒马,嘴角上扬,是压不住的得意。

    左卫将军、长平郡开国公。

    他一荥阳农夫之子,如今获得了紫袍玉带金鱼。

    春风得意马蹄疾,张亮没有马上回家把这好消息分享给妻儿们,而是直奔胜业坊。

    代郡王府乌头门高大,

    乌头墙内摆着两个戟架,左右各列着一组门戟,

    左八枝画漆门戟,右八枝画漆门戟,

    张亮一支支的数着这两排门戟,门列十六戟,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

    天子用二十四戟,太子十八戟。

    而开府仪同三司、郡王、若上柱国、柱国带职事三品以上,雍州牧、大都督门列十四戟。

    李逸既是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散官,还是代郡王,又是上柱国,带侍中、左卫大将军职,还是雍州牧,

    但他还有司空兼太子少保,

    这让他有资格门列十六戟,

    这是如今整个大唐百官里的独一个,

    其它的什么赵郡王李孝恭、燕郡王李艺、魏郡王李道玄等,也只能是门列十四戟。

    张亮满是羡慕,

    不过他马上也能向礼部申请门戟了,刚授封左卫将军,乃是从三品。

    拥有职官三品,就可以申请门内列戟了。

    紫袍金鱼、门内列戟,这才是真正迈入了大臣之列。

    加上长平郡开国公的封爵,

    他张亮站起来了,也成了长安一员新贵。

    不过他心里牢记着,他能有这一切,不能忘记恩主李逸。

    当初他随李世绩降唐,大唐虽授他个郑州刺史,可郑州当时是王世充所有,他根本无法上任,后来也只谋到个州司马职。

    是遇到了李逸,得其赏识,委以重任,一步步积功,加上李逸的提携,才能一路升上来,最后还将他举荐给秦王,如今功成名就。

    李密算是张亮的第一个贵人,

    而如今李逸是他最大的贵人。

    乌头墙外,张亮早早下马,也没让随从拿拜匣取烫金名刺。

    他整理了了下衣襟,亲自来到乌头门前,向代王府的护院家丁客气道:“张亮特来拜见司空。”

    门房的管事认得张亮,这位常来,跟自家阿郎关系也还不错,当下也出来迎接,“张将军来的倒是巧,我家阿郎一早出门,这会刚会呢,这就给张将军通传一声。“

    张亮笑着摸出个门包,里面是打成书页式样的页子金,足有一两。

    门房管事摆手笑道,“老朽我是府里三娘娘家的远房亲戚,以前在御宿乡下也帮阿郎管过点事,如今大了,来这看个大门。

    但家里也有三百来亩田地出租,还种了桑养了蚕,也有牛羊。来京城王府里,待遇也丰厚着呢,不仅有月钱,年节还都有赏赐。

    我知道别家贵族高官家的门户,都要收门敬门包,尤其是求人办事,否则通报都不给,

    但咱家不同,门房是不收门包的,不管多还是少都不收。”

    这姓罗的老门头面对着一位三品,说话也照样很硬气,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也不是乱说的。

    何况这老罗,家里还有个儿子也点了府兵,还已经是个九品队正了。

    放在乡下,老罗也是有身份的人。

    可他还是愿意来长安替李逸做点事,哪怕看大门也行,况且他看大门也是门房管事,并非杂役。

    张亮默默的又掏出了一张金页子,

    老罗有些生气了,“张将军,看你也是跟我家阿郎熟,我才不见外的,你再这样我可就真生气了。

    别说二两金页子,你就是二十两,我老罗也不会要的。

    咱王府的人,没那么见钱眼开。”

    张亮没想到这门房老头,居然还真不把二两黄金放在眼里,这在京郊乡下,都能盖上一座小院了。

    他曾经可是土里刨食过的,知道这笔钱对于普通人有多贵重,一般的平民百姓,别说金子,平时铜板都见不到几个,根本存不下现钱,年景好的时候,也顶多存点粮食攒点绢布。

    他觉得可能还是自己掏的少了,

    毕竟谁不知道李司空富可敌国,又位高权重,如今更是炙手可热,可能平时来拜见的人送的门包丰厚,把胃口喂大了。

    他又摸了一张金页子。

    这下老罗头真生气了,哼的一声,扭头就走了。

    留下张亮愣了半天。

    他堂堂从三品的左卫将军,还是刚封的长平郡公,居然被一个乡下来的门房老头给鄙夷了。

    这是狗眼看人低,还是仗势欺人?

    这种事,他也不是没经历过,之前去姘头李寡妇家,登赵郡李家的大门,

    李家的门房也一样鼻孔朝天,收了厚门包都照样说话阴阳怪气瞧不起他。

    有些尴尬的站在门口等着,

    堂堂三品职的郡公,也不敢在李逸门前摆架子。

    好在也没让他久等,

    老罗头回来了,“阿郎让你去马球场见他,随我来吧。”

    张亮对老罗头笑笑,赶紧跟上。

    李逸家的马球场很大,占地数十亩,这在长安上东城的胜业坊,越发显得奢侈了。

    几支马球队同时在训练,

    一排的马球训练场上,马蹄翻飞,骑士们身披着藤制护甲,挥舞着月杖追逐着,

    这些马球手多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兵,

    打起马球来,也带着几分凶猛。

    这样的马球,虽然技术上可能没有那些专业的打的好,

    可激烈的碰撞,

    却能让人看的热血沸腾,观赏性极高。

    “司空怎么没上去打打?”

    张亮过来,笑着说道。

    “天热,打马球,有点遭罪哦,这天气,我还是喜欢游泳,正好我准备要去游会,一起去。”

    张亮自然是相从。

    就在马球场里,李逸还修了一个很大的泳池,这夏天,游泳可是非常惬意的。

    游泳也是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

    他并不太喜欢家里那些家将家丁们的训练方式,他们更注重的是力量训练,

    猛吃,猛练。

    一个个的都练成那种蒙古摔跤手的样子,大块头,浑身脂包肌,力量、耐力、爆发等各方面都很强。

    李逸不喜欢这种,主要是觉得跟自己的审美不太符合,他还是喜欢健壮点,而不是那种巨大块头,特别是那个将军肚,他不太喜欢。

    匀称些,他更喜欢,而游泳,就有挺好的朔形作用。

    李逸掌握各种泳姿,

    张亮只会狗刨,看着李逸如浪里白条,羡慕不已。

    “本来殿下想授你太子家令的,我跟殿下说让你当个东宫大管家有些屈才了,

    举荐你去御史台,先做个治书侍御史。”李逸游了一圈,回到岸上,躺在竹躺椅上。

    太子家令是从四品上,太子家令寺与太子率更寺、太子仆寺并号东宫三寺。这东宫三寺,职能上是仿朝廷的九寺。

    家令寺掌饮膳、仓储。总食官、典仓、司藏三署。

    而治书侍御史虽然品级只是正五品上,但却是御史台的次官,甚至在御史大夫空缺的情况下,往往实际主持御史台事务,是个要职。

    此职原本叫御史中丞,隋朝避讳中改为治书侍御史,后来到唐高宗时避讳李治名,又改回御史中丞,中唐以后,御史大夫常空置,御史中丞就成了御史台实际长官,品级也升为四品,但御史中丞却往往能够加衔为宰相。

    “现御史大夫皇甫无逸,他是陛下的人,早晚要换下来的,你先去做个治书侍御史,慢慢的主持台中日常事务。”

    张亮有点意外,

    “太子刚授我为左卫将军,”

    “这并不影响,你左卫将军算是个兼任,有了此从三品职,你也能穿紫袍戴金鱼袋,你主力精力还是在御史台。

    你看我不也还兼了个左卫大将军嘛,可你看我几时去过左卫衙门?”

    张亮马上道,“我都听司空安排。”

    “这不是我的安排,是太子殿下的安排,也是政事堂群相同意通过了的。”

    朝廷官制,

    三品以上官任命,权力在皇帝手中,五品到三品官的任命,一般是在宰相手中,而六品及以下,铨选任命是在吏部。

    张亮的从三品左卫将军,就是监国太子李世民直接提名,然后政事堂通过,交吏部发官告。

    而这正五品上的治书侍御史,则由李逸在政事堂会议上推荐,宰相们商议后上奏监国太子,由他同意后再正式下诏任命。

    不经中书门下,

    李世民就算是监国,他直接任命张亮为治书侍御史,那是非法,属于墨敕斜封。

    必须得经过中书草诏门下审议,然后交付尚书执行,这一道流程都不能少。

    好在如今政变后,

    中书和门下的四位宰相,都是新太子的人,门下省两位仆射虽是老宰相,但他们左右不了政事堂。

    “下次你来我家,别再给门房送门包了啊,别搞的那么见外,更别带坏了我家的人。”李逸笑骂。

    张亮赶紧应下。

    “听说你要休妻另娶?”

    “嗯,到时定要请司空赏光喝喜酒。”

    李逸对着他摇了摇头,“古人说的好,糟糠之妻不下堂,你怎么能富贵之后,马上就休掉原配发妻,你可要三思而后行。”

    张亮咬咬牙,

    “不是我嫌弃糟糠之妻,实在是这个女人又蠢又贪,我如今刚富贵,她就背着我干了许多上不得台面,甚至是犯法的事。

    背着我收别人的礼,纵容她娘家人在乡里胡作非为,甚至打着我招牌招摇撞骗了,

    什么钱都敢收,什么话都敢答应,这种蠢女人,我再不休掉,只怕我就要被她毁了。”

    李逸知道张亮的妻子是他当年还没发迹时娶的,当年的张亮,农家子,娶的当然也是个平头百姓的农户女,

    长相一般,粗手笨脚是必然,缺少见识,陡然富贵,一时贪婪也是必然。

    可张亮没想着教导其改正,只想着要休妻另娶,

    说到底还是他要娶的李氏,是五姓七宗里的赵郡李氏女,哪怕是个寡女,名声还不怎么好,张亮也不在乎了,

    他想娶五姓女,哪怕是个寡女,名声还不好,他依然要娶。

    休妻也要娶。

    李逸劝说都不管用。

    见状,李逸也只能是皱皱眉头,没再劝说,但心里却在思量着,张亮这般富贵后就抛弃原配去跪舔五姓的人,

    并不太适合去主持御史台事务,御史负有监督大责,本身就是要监督百官的,你自己道德品行都不行,还怎么监督别人。

    要不,干脆让张亮外放做个都督,在地方上先历练几年。

    治书侍御史此职,还是换个人吧。

    他想到一个人,代王府的录事参军张玄素,也是出身寒门,从流外吏做起,隋末做到河北景城户曹,被窦建德俘虏后,先后授他治书侍御史和黄门侍郎。

    后来李逸随李世民平河北,张玄素成了他的王府属官,虽仅是录事参军,但这几年表现很出色。

    或许,

    可以推荐他给李世民,让他来做治书侍御史,也好过现在一心要休掉糟糠之妻,另娶赵郡李氏寡妇的张亮要强。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179/111104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