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257 农村的资源整合——集中市场

257 农村的资源整合——集中市场


  关于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为了一个司令员争论不休的情况,高兵是不知道的。

  毕竟相对于李云龙,丁伟,孔捷这三位老战友来说,高兵自然是后辈,所以李云龙三人也不可能当着高兵的面儿去争论这个司令员的归属问题。

  要不,用李云龙的话说:那咱仨岂不是把老脸都丢尽了?

  返回第一穿插团团指挥部的高兵,则是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随着此次冬季大反攻的展开,第一穿插团顺利的拿下了阳泉周边偏远的五乡三镇。

  第一穿插团原本就并不算小的根据地再次得到了迅速的扩大。

  此时,第一穿插团的根据地所占领的地方,少说也有近千平方公里。

  这么大的地方,坐落着数百乃至数千个村庄,这些村庄大多都是零散着分布,却是八路军最重要的民众基础。

  往后,一支队根据地想要迅速的发展起来,就少不了这些农村资源,少不了农民基础。

  这自然让高彬想到了一个问题,整合农村资源的问题。

  至于如何整合这个农村资源呢?

  作为后世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高兵对此并不陌生。

  后世已经想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成立以服务农民为主的集中市场。

  ……

  在返回指挥部之后。

  高兵当即召集各级干部,另外第一穿插团的后勤干部和经济部门的相关干部,也全部参与这场会议之中。

  在会议上,高兵直接提出:“同志们,随着咱们第一穿插团的迅速发展,眼下咱们第一穿插团根据地也是越来越大,甚至还包括了最近冬季大反攻打下的五乡三镇。

  在咱们根据地内,眼下主要的基础是广袤的郊区,大量分散坐落的村庄。

  那成千上万的农民,就是咱们最重要的民众基础。

  但是这也涉及到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

  那就是随着咱们根据地的扩大,随着咱们根据地内部的村庄越来越多。

  这么多的村子,咱们就涉及到一个管理的问题。

  要如何配合地方政府把这些村庄全部管理到位,让咱们的农民同胞们可以更快的把经济发展起来,过上富裕的日子呢?

  另外,话说回来,作为咱们八路军部队最重要的民众基础之一,农民们一旦富裕了,这也就意味着是咱们八路军有了后勤保障。

  要不连自己的日子都过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老百姓又如何能够拿得出粮食和物资,支持咱们八路军作战呢?

  所以我认为,咱们第一穿插团除了军事上的发展和建设之外。

  经济上的发展和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如何对咱们的广大农村进行发展建设。”

  高兵的这个话题提出之后,干部们积极的讨论起来。

  对于高兵的看法,大家是深以为然。

  政委杨毅更是直接表示道:“农民几乎是咱们八路军最重要的民众基础,这些年,咱们八路军部队越发的壮大。

  这么多部队,这么多张嘴巴需要吃饭。

  除了咱们自耕自种,积极的投入大生产运动之中之外。

  主要就是咱们朴实的乡亲们,愣是节衣缩食,给咱们省下了不少的抗日粮食。

  如果没有咱们的乡亲们,咱们八路军部队恐怕早就饿死了,又怎么可能在敌后和小鬼子坚持到现在?

  所以团长所说咱们要把经济发展中心放在广大村庄,广大广大的农民身上,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话锋一转,政委杨毅也直接提出了想要发展农村的难题所在:

  “相对于小鬼子的占领区,那些作为军事和经济中心的县城,还有乡镇,咱们郊区地域面积虽然广泛。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村庄也是分散着的,再加上这晋西北一带多是山区,大山阻隔之下,交通就不便利。

  因为交通的不便利,咱们分散坐落的村庄与村庄之间根本就建立不了密切的联系。

  另外,由于政治上也并没有采取特别有效的措施。

  咱们的村子与村子之间除了一些离得近的,有些交流之外,老百姓们偶尔可以拿一些农产品或农作物彼此交换之外,远一些的根本没有什么交流。

  农民们在农耕生产上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每年到了春耕的时候,有不少农民甚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对应的作物种子。

  另外,农具呀,耕牛啊,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花钱的。

  咱们乡亲们本来就穷,手头也没有钱。

  平时中的农副产品中出来之后还要挑着赶到几十里外的县城,才能卖上一些,还需要购买一些盐巴,布料,油之类的。

  没有渠道,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上对应的种子,往往每年春耕的时候,所用的种子都是头一年由咱们乡亲们自己留下来的种子。

  可有的时候碰到了灾年或者是育种的时候并不顺利,来年甚至连农耕的种子都没有。

  这些都是导致咱们广大的农村无法迅速的把经济发展起来的原因所在。

  相比之下,鬼子占领的一些县城和乡镇有便利的交通,还有随时可以交流的市场。

  农民们可以便利的把农产品从集市上售卖,还可以从集市上方便的买到他们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还有油、布、盐之类的生活产品。

  所以一直以来,鬼子占领的县城还有乡镇才是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

  政委杨毅三言两语之下,直接说出了眼下八路军根据地广大的农村,经济无法迅速发展起来的最根本的困难。

  这些困难就像是横亘在农民群众们眼前的一座大山。

  如果不能想办法翻越过去的话,农村想要发展起来,可并没有那么容易。

  而实际上,农村想要迅速发展起来自然是很困难的,即便是后世,也是先发展的城市,然后又以城市带动了农村的振兴和发展。

  所以高兵此刻所能做的,也就是把后世更为先进的制度,还有一些应对措施,提前拿到当下这个时期来使用罢了。

  杨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农村想要大搞经济发展的弊端之后,高兵紧接着就提出:

  “咱们政委说得好哇,咱们的农村想要发展起来,咱们的农民想要把生活过得富裕起来,这面临的困难是很多的。

  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关于咱们农村发展面临的这些阻碍,我最近倒是了一个办法,或许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困难。”

  此话一出,干部们无不是眼前一亮。

  政委杨毅更是脱口而出:“老高,你想到什么好法子了?”

  高兵说道:“老杨,你说的不错,这制衡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个是交通上的不便利,阻隔了咱们村庄与村庄之间的交流。

  一旦少了这样的交流,农民与农民之间就无法方便地进行生产资料的交换。

  你总不能种地的还得去染布吧?

  你总不能染布的,还得去做衣服吧?

  这各行各业都是有了交流,各司其职,各有分工,才能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蓬勃兴起。

  对于交通的不便利,咱们也要加大努力,多修建一些马路,哪怕是一些小山路也行。

  只要能够打通村庄与村庄之间的联系。

  另外,老杨,我上次也和你说过,我准备打造属于咱们第一穿插砖的民工团部队。

  招收大量的民工,由地方政府,包括咱们部队统一指挥协调,将劳动力集中起来使用。

  比如进行一些集体化的劳作,修路,建设之类。”

  “另外,咱们的农民同胞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手头有用的信息不足,进货的渠道不多,卖粮的渠道也很少。

  运输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些偏远的村庄,离了县城甚至足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乡亲们没有马匹,也坐不上车辆。

  这粮食又是笨重的东西,总不能背着粮食,一口气跑上几十里的路程去售卖吧?”

  “所以我一直在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集中化的市场,统一的将各个村庄里老百姓需要售卖的粮食,全部的集中收集起来。

  以合理的价格从咱们农民同胞们手中把这些粮食等农产品全部收购,然后再以这个集中化的市场,更加丰富的信息、便利的渠道和便利的交通,将这些农副产品集中到一些集市、县城进行售卖呢?

  另外,这个集中化的组织除了起到收购老百姓手中农产品的作用,还应该为咱们农民们提供生产资料,和一系列相应的作物种子,甚至是农具,耕牛等等。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

  相当于给了老百姓们打造了一个最便利的服务中心。

  可以把每年收获的粮食卖出去,还可以从通过这个组织便利的购买到对应的生活产品。

  如此一来,良性循环之下,既可以刺激老百姓们农耕的积极性,还可以刺激各个农村的发展。

  甚至可以将一些分散的农村的资源集中在一起。

  原本一个村庄里的粮食,此时可以十个甚至上百个村庄的粮食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售卖管理等等。

  这岂不是会方便的多?”

  高兵的这番话说的一众干部们陷入了思索。

  半晌之后,政委杨毅率先问道:“老高,真有你说的这样一个组织吗?”

  高兵笑着说道:“咱们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个组织的作用,就算没有,咱们还不能自己组建一个吗?”

  “那这个组织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高兵道:“按照他的功用来起名吧,不如就叫集中大市场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077/265692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