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年代影综:1947我来了 > 第240章 团圆

第240章 团圆


李天佑顺着秦淮如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杨婶正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舀起米汤,吹凉了才送到勇子嘴边,动作轻柔,眼神里满是疼爱。阳光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看起来平和又满足。

“在这种‘有了孙子’的巨大慰藉下,杨婶仿佛找到了活下去的新支柱和精神寄托。”秦淮如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她把所有的母爱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勇子身上,跟着我一起照顾孩子,帮着打扫院子、择菜,整个人就像从那种行尸走肉般的状态里彻底‘活’了过来。慧真姐说,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勇子不仅是咱们的孩子,也是拯救杨婶的小天使。”

李天佑静静地听着,心里百感交集。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给杨婶带来这样的“新生”,也没想到,后院竟然会有这样意外的暖意。他看着眼前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杨婶在照顾勇子,秦淮如站在一旁帮忙,晾衣绳上的小衣服随风摆动,阳光温暖而明亮,突然觉得,之前旅途的所有艰辛,似乎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听完秦淮如的解释,李天佑看着院子里那个忙前忙后、小心翼翼吹凉米汤、试图喂给“孙子”喝的杨婶,眼眶瞬间就湿了。他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感动。战争带来的创伤如此深重,而生命自我疗愈的方式又是如此奇妙而心酸。

他走上前去,声音有些哽咽:“杨婶……”

杨婶抬起头,看到李天佑,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热情:“是天佑回来啦,快来看看你侄儿,俺的大孙子小宝。你看他长得多俊,多像他爹小时候……”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把怀里的孩子往李天佑面前凑,眼神里充满了骄傲和慈爱,完全没有了过去看他时的茫然。

李天佑接过儿子,看着杨婶那焕发着生机和希望的脸庞,重重地点点头,声音沙哑:“嗯,像,特别像!杨婶,谢谢您……谢谢您帮着照顾小宝。”  他顺着她的话,叫出了这个承载着两代人伤痛与希望的名字。

杨婶高兴得直搓手:“谢啥,俺自己的孙子,俺不疼谁疼。你们忙你们的去,小宝有俺呢。”  说着又风风火火地去收尿布了,脚步轻快,背影里充满了力量。

李天佑抱着儿子,和秦淮如相视一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战争的阴影或许永远不会完全散去,但生活总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在废墟上开出希望的花。杨婶的“错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反而成了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一份意外而珍贵的礼物,一种带着泪光的圆满。

而此刻,李天佑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看着焕然一新的“母亲”,心中那份归家的圆满感,终于变得无比真实和沉重。他知道,所有的责任和担子,在这一刻,才真正地、完全地落回到了他的肩上。

杨婶刚收完晾衣绳上的尿布,转身见李天佑抱着孩子站在院中,脚步立刻就挪了过去。她伸出双手,先是轻轻摸了摸襁褓里勇子的小脸蛋,随后便一把抓住李天佑的手,仿佛是刚意识到他从战场归来。

那双手干枯瘦弱,指节因为常年劳作和病痛有些变形,却带着惊人的力气,紧紧攥着他的手腕,仿佛怕一松手,眼前的人又会像儿子小宝那样消失不见。

“天佑啊,你可算回来了!”  杨婶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眼眶瞬间就红了,“你走的这些日子,俺天天在院子里盼,盼着你能平平安安的。有时候夜里睡不着,就想着你在东北冷不冷,有没有吃饱饭,会不会受欺负……”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李天佑手背上的老茧,那是他在部队和东北劳作留下的痕迹,“你看你这手,糙得都起茧子了,肯定在外面遭了不少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家里有热饭,有暖炕,店里生意也不错,糊口没有问题,咱再也不用去受那份苦了。”

说着,她又把目光移到李天佑怀里的孩子身上,语气瞬间软了下来,满是慈爱:“你说这小宝,多懂事啊,知道你回来了,今天都没怎么哭。刚才俺喂他米汤,他一口一口吃得可香了,不像昨天,还闹着要找娘。你看他这小耳朵,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还有这小手,胖乎乎的,将来肯定有力气,能帮你干活儿……”

她越说越起劲,从她儿子志远小时候爬树掏鸟窝的趣事,说到如今家里的变化,又叮嘱他回来后要好好歇着,别太累,饭馆的活儿让慧真多担待些,还说要去厨房给他们煮鸡蛋,补补身子。

那双手始终紧紧拉着李天佑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带着一种久违的、亲人般的温暖。李天佑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她,只是偶尔点点头,心里却泛起一阵酸楚。

杨婶的话里,有对他的牵挂,有对孩子的疼爱,更藏着对儿子志远的思念,这份混杂着期盼与慰藉的话语,让他格外动容。

就在这时,正房的门开了,徐慧真端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托盘里放着几碗菜和一碗米饭。她看到站在院中的李天佑,眼神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杵在那儿干嘛?进来吃饭。”  李天佑心里一紧,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但看着后院这意外的温暖,他又多了几分底气,朝着徐慧真走去,声音带着几分讨好:“来了来了,慧真,辛苦你了。”  徐慧真没接话,转身进了房。李天佑连忙跟上,心里却悄悄松了口气。至少,她还愿意让他一起吃饭,这“考验”,似乎也不是那么难扛。

午饭时分,金色的阳光透过老式的窗棂,斜斜地洒在堂屋中央那张厚重的八仙桌上,将桌面映照得暖融融的。这张见证了无数家常便饭和悲欢离合的桌子,今日头一回显得有些拥挤,却也前所未有地满当、热闹。

上首的位置,钱叔被小石头和李天佑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坐下。老人嶙峋的手紧紧抓着李天佑的手臂,借着力道,每一步都迈得缓慢而艰难,胸腔里那破风箱似的咳嗽声依旧不时响起,听得人心头发紧。

然而,他那张因病痛而瘦削凹陷的脸上,气色却比往日好了不少,那双原本浑浊无神、常常望着虚空某一点的眼睛,此刻竟重新聚拢了些许光彩,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古井,泛起了欣慰的涟漪。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目光却舍不得离开眼前这一大家子人,尤其是那个终于归来的李天佑。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婶。她简直像换了个人,往日那身灰暗破旧、仿佛长在身上的衣服换成了干净的深蓝色棉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最让人惊异的是她那满脸的红光,那不是健康红润,而是一种近乎亢奋的、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潮红。

她几乎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霸占”着襁褓中的小勇子,乐呵呵地抱在怀里,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她小心翼翼地用勺子尖沾一点点温米汤,极有耐心地送到孩子嘴边,嘴里不停地、喃喃地念叨着:“哎呦,奶奶的小宝乖,张嘴嘴……对喽,真乖……奶奶的小宝最听话了……”

她完全沉浸在自己构建的“有孙子”的幸福世界里,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却又奇异地让她重新“活”了过来,手脚麻利,眼神专注而明亮。

徐慧真系着围裙,额角还带着一丝刚从厨房出来的薄汗,正利落地指挥着二丫和小丫端菜盛饭。“二丫,把肉放中间,小心烫。小丫,筷子摆好,每人一双。”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家之主惯有的条理,只是那语调比平日似乎更平直了些,少了几分温度。

桌子上,确实比平时丰盛太多了。一大盆红烧肉炖得油光酱赤、酥烂入味,那是何雨柱得知李天佑回来,特意起了个大早精心炮制的;一碟焦熘丸子炸得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的焦香;一盆清淡的白菜豆腐汤正冒着热气;还有一大盘金黄油亮的炒鸡蛋,以及筐子里堆得冒尖的白面馒头。

各种香气混合在一起,浓郁得化不开,这本该是充满团聚喜庆的味道,此刻却似乎被一种无形的东西包裹着,显得有些滞重。

然而,饭桌上的气氛,就在这片丰盛与忙碌之下,透着一种微妙的凝滞感,仿佛暖阳下的湖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

李天佑自然是挨着徐慧真坐下的。他脸上堆着笑,那笑容里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有对家人的愧疚,更有几分刻意的小心翼翼。

他几乎没怎么顾上自己吃,筷子不停地在几个肉菜之间穿梭,专挑瘦多肥少、炖得最烂糊的红烧肉和炒得最嫩的鸡蛋,一筷子接一筷子地往徐慧真碗里送,很快就在她碗里堆起了一座小山。

“慧真,你多吃点,你看你瘦的……”他的声音放得很柔,带着显而易见的讨好和心疼,“这半年,家里家外,都得靠你操持,真是辛苦你了……多吃点,好好补补。我回来了,往后家里有我,你就多歇歇吧。”

徐慧真垂着眼睫,目光落在自己那只瞬间变得拥挤不堪的碗里,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没有动那些菜,也没有推开,只是默默地伸出手,拿起一个白面馒头,小口小口、极其缓慢地咬着,咀嚼得异常认真,仿佛那馒头是什么需要细细品味的名点佳肴。

对耳边李天佑那充满歉意和讨好的话语,她恍若未闻,没有给出任何回应,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去看他。她就那样安静地吃着,用一种近乎固执的沉默,在身边筑起了一道无形却坚韧的、柔软的冷漠之墙,将李天佑所有的殷勤和试探,都轻飘飘地挡了回去。

李天佑夹菜的手顿在了半空,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挂不住,嘴角微微僵硬地耷拉下来。他看着徐慧真那副油盐不进、彻底无视他的模样,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最终只能在心底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他知道,这回的气生得不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化解,绝非一时半刻之功。他讪讪地收回筷子,有些失落地埋下头,扒拉了两口自己碗里的饭,那往日香甜的饭菜,此刻嚼在嘴里,却只觉得干涩无味,难以下咽。

桌子对面,二丫、小丫和小石头这三个半大孩子,仿佛组成了一個无声的同盟。他们小心翼翼地扒拉着碗里的饭粒,眼神却像不安分的小蝴蝶,在李天佑和徐慧真之间飞来飞去,时不时地互相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哥哥回来了!那个会给他们讲新奇故事、会偷偷塞零花钱、会用宽厚手掌揉他们脑袋的哥哥,就真真切切地坐在那里!他们心里像揣了只欢快的小麻雀,扑棱着翅膀,有无数的话争先恐后地想往外冒。

前线打仗吓不吓人?美国鬼子长啥样?哥哥你是怎么立功的?家里这半年发生了好多事,钱叔咳得更厉害了,杨婶之前可吓人了,现在好了,嫂子一个人撑得多不容易,小石头又闯祸被老师找了……千言万语堵在嗓子眼儿。

可是,嫂子那明显比平时低几度的气场,那目不斜视、沉默吃饭的样子,像一块无形的寒冰,把他们所有雀跃和倾诉的欲望都冻了回去。他们不敢造次,在这个家里,嫂子才是真正掌管一切的人,她高兴,家里就是晴天;她若不高兴,谁也不敢大声喧哗。

于是,那汹涌的思念和欢迎,只能被压缩成一个个小心翼翼、近乎地下接头般的隐秘动作。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059/224988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