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年代影综:1947我来了 > 第246章 贤惠

第246章 贤惠


李天佑语气里满是歉意,还有一种准备面对  “家底所剩无几”  的惨淡预期。他清楚自己留下的物资虽然还算丰厚,但这几年他在前线兵荒马乱,家里上有生病的钱叔、精神恍惚的杨婶,下有一群要吃饭长身体的孩子,徐慧真一个女人独自支撑,既要顾着饭馆生意,又要照顾一大家子,消耗必然巨大。他甚至已经做好了  “大部分物资都已用完”  的心理准备,只盼着能剩下一点应急就好。

谁知,徐慧真闻言,却只是轻轻一笑,眼底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透着一股子胸有成竹的精明和从容。她起身,走到炕边的柜子前,打开最底层一个带铜锁的小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本子,油布上还印着淡淡的花纹,是她特意挑选的耐磨布料,又拿出一串沉甸甸的钥匙,钥匙串上挂着好几把样式各异的小钥匙,还有一个小巧的铜制暗扣。

“走,带你看看去。”  她语气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  “让你开开眼”  的俏皮意味,率先迈步朝屋外走去。

李天佑心里满是疑惑,却还是起身跟上。徐慧真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径直走向饭馆后院那个不起眼的地窖,地窖入口藏在柴房后面,上面盖着一块厚重的木板,平时还用柴火堆遮挡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弯腰挪开柴火,掀开沉重的木盖,一股阴凉干燥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泥土清香。

她从口袋里掏出煤油灯,举在身前照明,熟练地跳下地窖。地窖不大,角落里堆放着过冬用的白菜和萝卜,还有几个空的陶罐。徐慧真走到角落,弯腰拨开堆放的白菜,又挪开两个空坛子,露出后面一面看似与别处无异的砖墙。

她从钥匙串上找出一把形状特殊的黄铜钥匙,钥匙头部是不规则的锯齿状,小心翼翼地插入砖缝里一个隐蔽的小孔,轻轻一别,只听  “咔哒”  一声轻响,几块砖竟被轻松取了下来,后面赫然露出一个半人高的暗格。

李天佑凑过去,借着煤油灯的光往里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暗格里铺着干净的油纸,上面整整齐齐码放着的,正是他当年精心藏匿的美军军用罐头,有午餐肉罐头、果蔬罐头,还有几罐咖啡粉,旁边还堆着几包压缩饼干和巧克力棒,甚至还有两罐婴幼儿奶粉。他粗略数了数,数量似乎……  并没减少太多?只是午餐肉罐头少了两三罐,奶粉也空了一罐,边角零星空了一点位置,大部分物资都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

“这……  这怎么会?”  李天佑彻底愣住了,手里的煤油灯都晃了一下,“我还以为……”

徐慧真站在一旁,看着他惊讶的模样,轻声解释道:“你留下的罐头和奶粉,我确实用了一些,钱叔生病时,需要补充营养,我就开了几罐午餐肉给他熬粥;孩子们长身体,偶尔会给他们冲点奶粉,或者分一小块巧克力当奖励。但我一直控制着用量,没敢多动。”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清明:“粮食和布匹,公家都有定量供应,饭馆也能赚些钱,我尽量走明路,能从外面买的,就不轻易动这里的东西。你这些物资太扎眼了,美军罐头在市面上很少见,压缩饼干更是稀罕物,一旦露出去,容易引人注意,说不定还会招来麻烦。不到万不得已,这些紧要物资,绝不能随便动用。”

她的思路极其清晰,每一步都考虑得周全,既照顾了家人的需求,又守住了这份  “家底”,还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李天佑看着暗格里整齐的物资,又转头看向徐慧真,眼神里满是敬佩和心疼。他一直知道她能干,却没想到她竟如此精明谨慎,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连他留下的  “后手”  都守护得这么好。

“慧真,你……”  李天佑张了张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你真是……  太不容易了。”

徐慧真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现在你回来了,这些就不用我一个人操心了。走,上去吧,地窖里凉,别冻着。”  说着,她小心地把砖块复位,又将白菜和坛子挪回原位,动作熟练得仿佛做过无数次。

徐慧真没有停下脚步,又带着李天佑借着夜色的掩护,沿着胡同的阴影,悄悄往南锣鼓巷东跨院走去。这里是他们家另一处房产,平时很少有人来,地窖入口藏在院子西角的杂物间里,外面堆着破旧的桌椅和陶罐,不熟悉的人就算走进杂物间,也绝不会想到脚下还藏着暗室。

徐慧真熟练地移开杂物,揭开一块伪装成地面的青石板,露出一个更深的地窖入口。她点燃一根长柄油灯递给他,自己则先顺着木梯爬了下去。李天佑紧随其后,刚落地就感觉到这里比前一个地窖更宽敞、更干燥,空气中弥漫着布匹和粮食的淡淡气息。

借着油灯的光,他看到地窖深处有一个更大的暗格,徐慧真用另一把钥匙打开暗格门,里面的景象让他再次屏住了呼吸,左侧整齐叠放着数十匹布料,有厚实的棉布、耐磨的麻布,甚至还有几匹少见的细棉布,都用油纸仔细包裹着,防止受潮;中间码着数十袋封装完好的粮食,袋口用麻绳扎紧,上面还贴着标注品种的纸条,是大米、面粉和小米;右侧则放着几个沉甸甸的小木箱,铜锁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徐慧真打开其中一个木箱,黄澄澄的金条瞬间映入眼帘,在昏暗的地窖里闪着温润的光;另一个木箱里是摞得整整齐齐的银元,用牛皮纸分成一沓沓,每沓五十枚,码得像小山一样;最后一个木箱里,是几捆用油纸包好的美金,纸币崭新,边角都没有褶皱。李天佑粗略估算了一下,数量几乎与他离开时一模一样,连摆放的顺序都没怎么变。

“金子、大洋和美金太惹眼了,我更不敢动。”徐慧真蹲在木箱旁,声音压得很低,怕惊扰了周围的邻居,“倒是银元,有两回饭馆进货钱周转不开,我怕耽误了生意,就让蔡全无帮忙,偷偷去黑市换过几块,换成旧币支付了货款。后来店里营收上来了,我又让他想法子换了银元补回来,没少一块。”

她一边说,一边轻轻抚摸着银元,眼神里满是谨慎,这些不仅是钱财,更是一家人的保命钱。  离开东跨院,两人悄悄回到家中。徐慧真把李天佑拉进卧室,将那个用油布包着的本子郑重地摊开在炕桌上。

煤油灯的光洒在纸页上,李天佑看到上面是徐慧真用工整的小楷写的账本,每一笔记录都清晰得无可挑剔:

“1951年10月15日,取用婴幼儿奶粉一罐,承安腹泻初愈,冲调补充营养。”

“1951年11月2日,取用牛肉罐头两个,钱叔风寒加重,炖汤补元气,剩余汤汁分给孩子们。”

“1951年12月8日,以银元三块,通过蔡全无兑换旧币二十五万元,用于支付饭馆冬季白菜、萝卜货款,避免断供。”

......

“1953年1月12日,售出陈家屯老山参一株(注:此为天佑东北所留,非地窖物资),得款旧币一百二十万元,并入账,用于垫付伙计工资。”

“1953年2月5日,取用压缩饼干两包,大雪封路,饭馆食材短缺,分给伙计应急。”

每一笔物资的取出、消耗,甚至她用李天佑留下的本金“赚回来”的收入,都记得明明白白,连兑换的汇率、售卖的价格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末尾还有她画的小勾,代表“已核对”。账本最后一页,是总金额统计,不仅把初始本金都算在内,还加上了售卖山参、饭馆盈余的钱,总金额比他离开时还多出了不少。

李天佑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再想想地窖里几乎没怎么减少的物资,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出发前无数次想象过,自己不在家的这半年,徐慧真肯定过得捉襟见肘,要靠变卖物资才能支撑家用,甚至做好了“家底缩水大半”的准备。

可眼前的现实却完全相反,他的妻子不是在苦苦支撑,而是以一种超乎他想象的精明、冷静和魄力,成了这个家的“当家人”。她非但没有坐吃山空,反而在照顾好老幼、维持饭馆生意的同时,守住了所有“底牌”,还靠着自己的经营头脑,让家里的积蓄多了不少。

“慧真……你……你真是太……”李天佑的声音都有些发颤,满是难以置信的敬佩和激动,他一把将徐慧真紧紧搂进怀里,手臂用力得仿佛要把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我真是……上辈子积了德,娶了个宝回来。”

徐慧真靠在他怀里,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骄傲的神色,但更多的是卸下重担后的平静。她轻轻拍了拍李天佑的后背,声音低了下去,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知道这些东西是你冒着风险留的,是给我们娘几个保命的底牌,不敢乱动。幸好饭馆生意还行,平时能周转过来。就是……就是有时候看着钱叔咳得睡不着,孩子们盯着别人碗里的肉咽口水,我明明有罐头,却不能大大方方拿出来给他们吃,怕被人看见起疑心,心里就特别难受……”

那些她独自扛过来的委屈、谨慎和无奈,在这一刻终于说了出来,声音里的酸涩让李天佑的心揪得生疼。他紧紧抱着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心中百感交集。他留下的物资是“死”的,是冰冷的钱财和物品,可徐慧真却用她的智慧、坚韧和对这个家的爱,让这些“死物”变成了守护家人的屏障,让这个家在风雨飘摇中不仅存活了下来,还守住了根基,甚至有了盈余。

“好了,好了,都过去了。”李天佑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现在我回来了,以后不用你一个人扛了。这些底牌还在,咱们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以后你想用什么、想做什么,咱们商量着来,不用再那么提心吊胆了。”

夫妻俩坐在炕桌旁,就着煤油灯的光,细细盘点了许久。他们把物资重新分类登记,把账本上的金额核对清楚,还初步说了说未来的规划,饭馆想再添两个伙计,让徐慧真能轻松些;钱叔的病要找更好的大夫看看;杨婶的情况稳定了,以后就让她帮忙照看孩子;至于地窖里的金银和美钞,依然是这个家最深沉的底气,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动用。

窗外的月光依旧清冷,屋里的煤油灯却暖得让人安心。账本摊在桌上,物资清单放在一旁,夫妻俩的身影在灯光下紧紧靠在一起,既是对过去半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日子的期许,有这样的彼此,再难的路,他们也能一起走下去。

夜色已沉到最深处,胡同里连虫鸣都淡了下去,可卧室里的两人心中却一片亮堂,像被油灯的光彻底照透。经过这番细致的“家底盘点”,李天佑对妻子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近乎震撼的认识,他原以为她只是能守好家的贤内助,却没想到她不仅守住了家业,还凭着精明和魄力让“家底”更厚;而徐慧真也清晰地感受到了丈夫全然的信任与依赖,他看着账本时的震惊、抱着她时的激动,都让她知道,自己半年来的谨慎与坚持,没有白费。

这份共同守护的“家底”,早已不只是冰冷的物资储备,更是两人之间信任与责任的交融,像一根无形的线,把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也让这个家的根基,扎得更稳。  油灯的光芒在墙上投下两人依偎的身影,随着灯芯的跳动微微晃动,暖得让人安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059/222872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