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流放辽东,朕要做人族大帝 > 第221章 招兵

第221章 招兵


福宁领命,身影很快消失在宫殿的拐角。

陆准则是转身,对着侍立在身后的一名亲卫,沉声下令。

“传令给李天和。”

“告诉他,达力瓦若是带着那群乌合之众,滚回草原,便由他去。”

“若他敢调转马头,南下一步。”

陆准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杀伐之气。

“那就让本王派出的那支‘后手’,配合他,将那二十万匈厥人,永远地留在多伦草原。”

“一个,不留。”

亲卫的心,猛地一颤。

“属下遵命。”

亲卫领命而去。

养心殿外,重新恢复了平静。

但整个京城,却因为陆准接下来的两道命令,彻底沸腾了。

第一道,是盖着传国玉玺的罪己诏。

由太和帝“亲笔”书写,痛斥自己宠信奸佞,识人不明,险些令大雍江山毁于一旦。

诏书中,更是对摄政王陆准,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的盖世奇功,进行了毫不吝惜的褒奖与赞美。

当这份罪己诏,被张贴在京城各大告示栏时,百姓们先是震惊,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我就说,陛下是被奸佞蒙蔽了,如今终于幡然醒悟了。”

“什么幡然醒悟,这分明是摄政王殿下的功劳。”

“没错,若不是摄政王殿下,咱们现在,恐怕早就成了匈厥人的刀下亡魂了。”

“摄政王殿下,才是真正为我们百姓着想的青天大老爷啊。”

一时间,陆准的声望,在民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他成了救世主,成了大雍最后的希望。

而就在百姓们对摄政王歌功颂德之际,第二道告示,悄然贴出。

这道告示,没有贴在繁华的街市,而是贴在了城中几处最大的流民聚集地。

告示的内容,简单粗暴,却让每一个看到它的流民,都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

“奉摄政王令:”

“匈厥生变,新单于达力瓦狼子野心,恐将大举南侵,辽东边防,岌岌可危。”

“为保我大雍疆土,护我万千子民,今特扩充辽王亲军,镇守国门。”

“凡大雍子民,不论出身,不问过往,年十六至四十者,皆可应征入伍。”

“凡入伍者,月饷,白银一两。”

“若战死,抚恤金,五十两。”

“若有家眷,可随军前往辽东就藩,分田三十亩,屋舍一间。”

“吃不饱饭的,本王管饭。”

“没地方住的,本王给房。”

“想挣前程的,本王给你机会。”

“本王只要你们,拿起刀,跟着我陆准,去杀他个天翻地覆,去挣一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告示的末尾,是摄政王陆准,鲜红的王印。

死一般的寂静。

聚集地里,成千上万的流民,看着那张告示,仿佛被施了定身法。

月饷一两?

那是什么概念?

京城的禁军,一个月,也不过五百文钱。

一两银子,够一个五口之家,舒舒服服地活上两个月。

战死,还有五十两的抚恤金。

这笔钱,足够让他们的家人,一辈子衣食无忧。

更让他们疯狂的是,家眷可以随军,还分田,分房。

对于这些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连明天都不知道在哪里的流民来说。

这哪里是征兵告示。

这分明是,一道从天而降的,救命符。

“我,我没看错吧,一,一两银子?”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揉着眼睛,声音都在发抖。

“还分田,分房,这是真的吗?”

“上面盖着摄政王的王印,还能有假?”

“摄政王,这是要给咱们一条活路啊。”

短暂的寂静之后,人群,瞬间爆炸了。

“老子去。”

一个满脸胡茬的壮汉,猛地将手里啃了一半的窝窝头,狠狠地摔在地上。

“横竖都是死,饿死也是死,战死也是死。”

“与其在这里像条狗一样活着,不如跟着王爷,去辽东,拼一个前程。”

“说得对,老子也去。”

“算我一个。”

“王爷给咱们活路,咱们就得把命卖给王爷。”

“报名处在哪儿?老子现在就去。”

“同去,同去。”

情绪,是会传染的。

尤其是在这种,绝望与希望交织的时刻。

成千上万的流民,像是一股被点燃的洪流,从阴暗的角落里,汹涌而出。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

城东的征兵处。

他们要去当兵,他们要去辽东,他们要去追随那个,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的,白发王爷。

京城的官员们,还沉浸在匈厥退兵的喜悦中。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

陆准真正的杀招,不是对外的雷霆手段。

而是对内,这釜底抽薪的,阳谋。

这一日,京城的天,彻底变了。

城东征兵处,人满为患。

负责登记的文吏,手里的毛笔都快写秃了,面前排队的队伍,却依旧望不到尽头。

那一张张被饥饿和绝望,折磨得麻木的脸上,此刻,都燃烧着一种,名为希望的火焰。

他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仿佛不是去投军,而是去奔赴一场盛大的迁徙。

一夜之间,京城内外,数十万流民,尽数归心。

这股力量,若是放在以前,是足以颠覆朝廷的乱匪。

但现在,他们成了陆准手中,最锋利,也最忠诚的刀。

次日,太和殿,早朝。

文武百官,列队而立,气氛却与往日,截然不同。

龙椅,依旧空着。

太和帝“龙体欠安”,已经多日不曾上朝。

摄政王陆准,高坐于侧旁的王座之上,满头白发,玄色王袍,不怒自威。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众人。

那些曾经眼高于顶的世家官员,此刻,都谦卑地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诸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陆准的声音,淡漠而疏离。

百官默然。

京城内外,军政大权,尽数归于摄政王一人之手。

他们这些所谓的朝廷栋梁,如今,不过是些摆设。

就在这压抑的沉默中,一个身影,越众而出。

是吏部侍郎,王柬。

此人出身江南王氏,乃是南方世家在朝中的领袖人物,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臣,有本启奏。”

王柬躬身行礼,姿态恭敬,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

“说。”陆准的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启禀摄政王殿下。”

王柬朗声道,“殿下昨日颁布征兵令,招募流民,扩充辽王亲军,此乃保家卫国之壮举,臣,佩服之至。”

他先是戴了一顶高帽,随即话锋一转。

“然,京城乃国之根本,如今殿下一次性,便要将城中数十万青壮,尽数迁往辽东。”

“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恐将动摇国本。”

“再者,月饷一两,随军分田,如此厚待,前所未有。国库空虚,不知这笔巨款,将从何而出?”

“若因此加重百姓赋税,岂非与殿下爱民如子之心,背道而驰?”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053/251392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