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吓晕马皇后,朱元璋坐不住了 > 第474章 朱标:爹,这都是黄兄弟的注意。

第474章 朱标:爹,这都是黄兄弟的注意。


大明的海船今日起航了。

只是城里的商人却是失望又焦急。

今日出去的海船,除了携带了几个商会少量的货物,搭载的全是军人。

大明军制改革后,军人成为了职业军人,只负责打仗,而被淘汰下来的兵卒怎么办?

要知道大明的军制是延续之前各朝的军制,当兵的是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

现在,忽然这兵当不了了。

屯田……

大明现在田地都有定数,想要多屯田,只得开垦荒地,把荒地变成能耕种的田地。

不过,军户不是农民,让他们整日劳作,他们真的干不惯。

况且,看着新兵整日训练,吃香喝辣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去年年底,各地官员述职的时候便提过这个问题。

说淘汰下去的军户,怨言挺多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迟早是个隐患。

大明军户几十万,老朱跟朱标自然是非常重视。

老朱甚至把六部都叫到一起商议了一番。

最后朱标才出一个法子。

把这些当兵的,派出去。

首先,大明拿下了缅甸,交趾,高丽。

这些地方,都需要大明驻军,防止叛乱的发生。

未来还有西域、吐蕃等地方。

派这些兵卒去驻守,在合适不过。

除了这些地方,去年航海,跟好多国家都签订过“租界”的协议。

那些“租界”也能容下一批兵卒。

让他们先去打头阵,未来才能让大明的商品一点一点的把当地市场一点一点的蚕食完。

即便是当地百姓闹事,租界的士兵也能保护好大明的商人。

所以,这次出海,就是朝廷抽调了一批淘汰的兵卒,运输到“租界”去。

之前朱棡攻打高丽,带了一批船只走。

剩下的船只并不多,让士兵上船后,没什么空间来装载货物。

能上船的,都是之前在各国租了店铺  、土地的商贾。

去年到现在,半年时间过去了,他们留下的货物想来也卖得差不多了。

不给他们带点货,好像说不过去。

至于其他商人,那就没办了。

码头上,海风猎猎,旌旗招展。

数十艘海船整装待发,甲板上站满了身着大明军服的将士。

岸边的商人们个个面露失望之色。

张掌柜搓着手,对身旁的李东家叹道:“本以为这次能多运些货去南洋,谁知船上全是兵爷。”

李东家苦笑着摇头:“朝廷这也是没办法。听说这些军户安置不下去,只好往海外派。只是苦了咱们,好不容易等来开春的航期……”

人群中,一个精明的泉州商人低声道:“诸位不必过于忧心。方才不是曹府尹说,下个月就会组织一场真正的海贸?”

其余人闻言,唉声叹气,不过却没有丝毫办法。

去年参加海贸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让其他商人患了红眼病。

大家卯足了劲,又是扩大作坊工厂,又是到处招人,一天五个时辰的让工人做工。

仓库里的商品都堆积如山了。

大家不仅不觉得商品压太多资金,反而担心海贸时商品太少。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今年海船出航,结果……是运兵的?

看着鸣笛,慢慢驶出港口的船队,众人无可奈何,只得回去找商会商议,该怎么办。

但愿能如同刚才曹大人说的那样,下月就能海贸。

码头上,朱标与朱元璋并肩而立望着远去的轮船,老朱感叹道:“标儿,你这主意不错。既安置了军户,又巩固了海外租界,一举两得。”

朱标笑道:“爹,这还是黄兄弟的主意。”

“既然大明现在有了租界,租界里面一切都需要按照大明律法来行事,没有军队的维护,这怎么行。”

朱标顿了顿,补充道:“儿臣还打算在租界推行‘兵屯制’,让驻军就地垦荒种粮,既能自给自足,又能为后来商队储备粮食。”

反正租界的地皮不小,目前租界没大明的百姓,军队去了,不找点事做也不行。

等以后租界繁荣了起来,再细化他们的职责。

老朱回头望了一眼围观的商贾,道:“大明的海贸还要继续开起来。”

城里发生的事,老朱又不是不知道,商贾又是买地,又是招人,还不惜提高工钱待遇,就是为了想吃上海贸这一口肉。

朝廷去年的海贸非常成功,让商人人看到了海贸的暴利。

不过,只见刮风,不见下雨也不行。

现在都三月了,今年朝廷还未组织一次海贸。

回宫后,他立即召见曹廷训:“曹大人,立即着手准备第二批商船。待军户在租界站稳脚跟,就要大规模组织商队前往。”

曹廷训领命,又道:"殿下,各商会都在打听下次航期的事。臣已经让人去统计各个船厂还剩余多少船只。”

大明现在造船厂扩大到五个,每日不停的造船,从去年到现在,大大小小的船只造了近百艘。

只是,晋王之前带走一批,还有一批要留给征讨天竺大军使用,今日又走了一批。

这船……,实在是不够用。

朱标点了点头:“让他们不要急,下次航期,不仅能带货,还能带家眷,工人过去。”

既然要发展租界,没有人长期留在租界怎么行?

家眷仆人带过去,仆人工人带过去,一些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可以在那边生产。

方便又快捷。

并且,像矿石,石油这些东西,可以在那些国家提炼后,把半成品、成品运回大明。

……

“会长,兄弟们仓库实在是压着太多货了。如果下月还不进行海贸,我连年底都撑不到。”

兄弟同盟会,几百人聚在一起。

今日他们也去了码头,除了上次跟着航海的几个兄弟,其余人连一件货都塞不进去。

沈会长最近可是忙得很。

一边要盯着京城的生意,一边又要跑到广州去置办各种产业。

还好现在有蒸汽轮船可以乘坐,只需七八日就能抵达。

有人提议道:“会长,要不咱们工会集资,从朝廷买一艘海船回来?”

“这样,咱们可以用海船带队,再配以木船,弄个十来艘的船队,自己出航海贸?”


  (https://www.24kkxs.cc/book/4231/4231919/231958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