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陆正田的办法,他们不适用!
“陆大人,陛下对你的奏折内容非常满意,特地命咱家来给你送上赏赐。
还有,陛下让咱家给您带句话。
往后若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您可以多写几份奏折。”
传旨的公公看着陆正田,甩了一下手中拂尘后,说出了这句话。
而陆正田,在同僚们羡慕的眼神中,接下赏赐,送走了传旨公公。
接着,他就听右都御史慕容觉说道:
“陆大人,恭喜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慕容觉的目光,看了眼不远处头发花白,明显是在混最后的日子,这几年就能乞骸骨正式告别官场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大人。
在慕容觉看来,右副都御史这个职位,未来差不多就属于陆正田了。
毕竟,有陆承安这个儿子,陆正田能力也不差,在地方上的政绩也很亮眼,现在连奏折,都能因为内容写得好得到陛下夸奖。
若有人能抢在陆正田之前,成为下一任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那肯定是朝中出大事了。
要不然,陆正田的那位儿子陆承安,能答应?
就在慕容觉说完这话,心里想着这些时,被恭喜的陆正田干笑一声。
他奏折里写着什么,自己最清楚。
想来,是夹在里面,陆承安写好的求生须知,让他有了这次的赏赐。
哦,还有差不多算是他预定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个职位。
现在,就等过两年,现在的这位李大人乞骸骨后,由他继任了。
这一天,面对同僚们隐晦的询问,陆正田简直是度日如年。
最后因为他一句:“写完奏折后,陆某让小儿子帮忙润色了一下。”
话落,大家带着羡慕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就再也没人继续询问。
看来,太子的喜好,还是要他们自己观察才行。
陆正田的办法,他们不适用!
接下来的几天,周臻正式接手了批阅奏折的事。
而周启明,则是安排人,先让可能会被齐国地动影响到的上虞府两个县城范围内的百姓,先收拾好财物,随时准备撤离。
至于陆承安,那更是忙碌起来。
周启明差人送来了几十份舆图,他需要将这些年来总结下的地动板块,在舆图上标出来。
等他忙完了,这些舆图,会送去相对应的地方。
若这次上虞府两个县城会被齐国地动影响到,到时候,只要大周境内,甚至包括周边诸国某个地方发生地动,大周各地知府,就必须按照舆图所示,安排好下辖之地百姓撤离的事。
而这,将是未来大周各地官员考核的任务之一。
等陆承安忙完这些,再次清闲起来时,才发现,周围的同僚,现在都满脸的苦相。
见状,他也没多问,而是在下值后,找到了陆正田。
毕竟,亲爹当然会给他实话实说,别人就不确定了。
“承安,你不用在意。
大家这段时间也只是在适应太子对奏折还有工作能力的要求,等过段时间,就能满足太子的要求了。”陆正田开口道。
此话一出,陆承安了然的笑了下。
每一任的皇帝,要求和习惯那都不会完全相同。
周启明这个皇帝,是经过儒家经典与道德修养,借鉴历史经验学来治国之道的传统皇帝。
对他来说,手下的官员只要听话,他将各个小势力的官员平衡好,就能安稳的掌控朝政。
就算些废话折子多了点,他也习惯了,大不了耽误一点时间。
至于官员的一些小毛病,或是工作中犯的小错误,他也很能容忍。
可周臻就不同了。
赤血卫,那可是一点小问题就能放大了查的势力。
作为赤血卫的指挥使,周臻早就习惯了铁血的手段,还有零容忍的习惯。
若是发现某个官员有点小问题,周启明没准只是说一两句,但周臻,那可就是需要彻底查清才行。
现在周启明一放权,以前轻松为官的官员,可不就要难受了?
想到这,陆承安看向陆正田,说道:
“爹,周大哥其实脾气很好。
您只要少说废话多干实事,在周大哥眼中就是好官。
当然,要是做错了什么,可要赶紧认错改正才行。
嘴犟的,赤血卫等着呢。”
“放心,你爹我对太子殿下还是了解的。
再说了,我现在工作,做完了那都是要仔细检查好几遍,才敢结束的。”陆正田啧了一声说道。
他最近,就是因为了解周臻,才没有被骂或被罚。
按照以前习惯行事的同僚们,可都遭受过来自周臻的打击,现在苦哈哈的面对多了不少的工作,头发都落得快了不少。
而且,陆正田最近觉得,最近年纪大的官员,表情从一开始的愁眉苦脸,已经变为了纠结后的一脸轻松。
很明显,这些年岁颇大的官员,在心里经过一番争斗后,做出了某种决定。
现在,他们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李大人,每次看到他都欲言又止的。
经过他认真观察,陆正田总觉得李大人貌似有些受不住周臻要求的工作强度,想要提前乞骸骨离开。
因为这,陆正田最近更是努力表现。
为官者,可没有什么不争不抢的人。
他自己自认为本事不差,再加上他儿子明显分给他的功劳,这到手的右副都御史可不能因为李大人提前乞骸骨,被别人截胡了。
想到这,陆正田赶紧提醒陆承安:
“承安,你最近可要留意你们户部年纪大的官员。
我觉得,他们可能受不住太子殿下严格的要求,干不了多久。
若是这些官员提前离开,你可要安排好户部其他官员的升迁才行。”
听到这话的陆承安,看了他爹一眼后,才开口道:
“爹,户部官员谁适合干什么,我都清楚得很。
而且,户部已经开始按照政绩评分。
功劳或是失误,每一次都记录在册,谁升谁降,一目了然。
他们的身份背景或是师生关系等,我也不是不理会,但该如何升迁,我早就考虑好了。”
说到这,陆承安看了陆正田一眼后,接着说道:
“就像你,右副都御史的职位若是给了别人,那就是无视了我的功劳,你的上官不会这么傻的。
所以,我户部官员的升迁,其实早就定下,大家也心知肚明。
你们都察院张大人,现在是什么意思?”
陆承安可不相信,陆正田说的那些话,只是提醒他户部年岁大的官员没准要乞骸骨离开,让他早点决定好其他官员的升迁问题。
肯定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大人也是坚持不住的那一拨人,陆正田才能这么快发现的。
既如此,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张大人,这两日也该表态了。
当然,官员的升迁,并非六部尚书能决定的。
就算是以前姚相爷在的时候,也没能力自己定下五品以上官员升迁之事。
现在相位空悬,官员升迁,肯定是由周臻来做主。
至于周启明?
连批阅奏折都交给周臻了,陆承安可不相信,周启明没打算让周臻趁着这次机会,给自己换上一些顺眼的班底。
就在陆承安这么想着的时候,陆正田嘿嘿一笑,眼中都带着喜意。
很明显,张大人已经找过陆正田了。
而此时,皇宫内。
找周启明的官员,简直络绎不绝。
有觉得自己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想让周启明提醒一下周臻,对他放松一点的。
有想要让自己儿孙继承自己的功劳,他本人乞骸骨退出的。
当然,也有打着感情牌,想要周启明为他做主的。
面对这些官员,周启明劝说几句后,就说了句:
“诸位爱卿,朕近日颇感身子骨没以前硬朗。
这大周的未来,总是要交到太子手中。
你们也清楚,太子多年来掌管赤血卫,跟朕的脾性差别有些大。
这入朝为官,除了造福百姓,也要适应太子这个下一任的皇帝才是。
毕竟,总不能让太子适应你们吧?
说到最后,周启明看向其中一个隐晦的挑拨他和周臻关系的官员,语气都冷了一些。
而此时,听出周启明现在开始放权给周臻,是准备提前退位,当太上皇。
一时间,在场的官员除了咂舌外,脑海里马上分析起现在趁机乞骸骨的可能。
周臻还没登基,在某些方面需要周启明做主的情况下,他们都有些受不住了。
若是周臻登基,他们这身老骨头,该不会交代在朝堂上吧?
这么一想,不少官员,已经跟周启明请辞。
甚至,有那聪明的,从袖袋中拿出了自己早就写好的乞骸骨奏折。
本来,官员乞骸骨,为了面子上好看点,周启明也该推辞几次。
等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以前的感情也维持住了,才会批准。
可这次,请辞的官员有些多,再加上自从将政务交给周臻干,周启明轻松了一段日子,现在可不想继续过以前那种生活。
在年老的官员请辞后,周启明看着他们苍老的容颜,感慨了一句:
“诸位爱卿,朕老了,也该歇息了。
你们既然想过几年轻松日子,朕也不拦着你们早点享受。
既如此,你们的奏折留下,朕会让太子应下你们乞骸骨的事。”
年老的官员:“……”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想要乞骸骨,和周臻想要享受轻松日子不一样?
都是十年苦读,拼了命才爬上高位的人,他们若是有选择,那真的想留在朝廷,直到自己生命走到最后。
可现在,迫于无奈,只能提前退场了。
不过,周启明都这么说了,大家也只好陪着笑,表示自己很高兴能在将来过上轻松日子。
等留下乞骸骨的奏折,出了皇宫,这些年老的官员,就赶紧忙碌起来。
快速的联系亲朋好友或是同一个势力的人,他们需要在周臻同意乞骸骨之前,赶紧安排好家中后辈或是学生。
再晚点,就真的来不及了。
“早知道,今天就不入宫找陛下了!”
这个想法,是很多年老官员后悔后,心中的感叹。
可惜,周臻速度真的很快。
因为他对奏折的挑剔,最近朝中官员都识趣的没在奏折上表现自己的才华,而是有事说事,绝不会多出一句废话。
也因此,奏折比以前少了不少,内容也简单省事,节省了他批阅的时间。
这不,周启明一送来乞骸骨的奏折,正好忙完的周臻就批准了。
这速度快的,甚至有家中居住稍微远点的官员,顺路去了亲朋好友家说完几句话就回家,等待他的,就是周臻同意他乞骸骨的消息。
当然,周臻也送上了一点送他离开的小礼物。
这天,京城的气氛,莫名的都有了些许伤感。
而周臻,则是在御书房内,心情不错的将一些早就看好的官员,调去年老官员腾出来的位置上。
回到府中的时候,他想了下,就去隔壁找到了陆承安。
“承安,你爹从明日起,就是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
我没有让他轮转别的部门耗时积累,希望他能对得起我这次的破格提拔。”周臻看着陆承安说道。
听到这话,陆承安眼睛一亮。
接着,他马上说道:
“周大哥,你放心吧,我往后会看着我爹。
他的功劳,绝对会对得起那身官服。”
随着陆承安这话说完,周臻满意的点了下头。
有陆承安的话在,陆正田绝对不会让他失望的。
毕竟,陆正田若是政绩不够,陆承安来补。
摸了下陆承安的脑袋,疲累了一天的周臻,才赶紧回了自己府中。
以前看着他父皇每日除了处理政务,还要平衡后宫和前朝。
抽空,他父皇还能满足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
看的时候不觉得,现在自己才接手了他父皇部分政务,已经觉得有些累了。
就这,还是他一开始,就赶紧给自己减少了批阅奏折的难度。
躺在床上准备休息的时候,周臻想到自己现在连每日练武时间都不能保证了,脑海里就浮现出陆承安的身影。
貌似,每次他父皇给陆承安安排完任务,没多久,陆承安就能又快又好的做完。
相处的这些年,他见陆承安忙碌的时间,远远小于轻松悠闲度日的时间。
能者多劳。
要不,往后多给陆承安安排一些任务?
陆承安都想当他徒弟,师父这么累,徒弟怎能清闲?
(https://www.24kkxs.cc/book/4231/4231915/224129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