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定中原,赵匡胤崩(下)
赵匡胤死了。
这位崛起于乱世、誓要一统江山的英雄,终究敌不过岁月,如同原本历史中所记载的那样,倒在了追寻理想的征途之上。
顾易留意到了这一幕,不过心中倒并未掀起多少波澜。
无论如何,赵匡胤的结局已经比原本历史中的那个他要好上许多。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他被后世诟病的起点;
杯酒释兵权,成为许多人将两宋积弱之罪归咎于他的理由;
烛影斧声,则是这位枭雄原本悲怆的终局。
在原史之中,他始终伴随着无数争议。
而这一世,他虽然仍未能踏破中原、实现大一统,但所行所为,早已超越了原本的历史轨迹。
他做的已经足够多了。
就正如原史那般。
一个全新的时代,将随着赵匡胤的崛起而正式到来。
而这一次的新时代将注定会遥遥领先!
太原。
顾瑾几乎在同一时间便得知了消息。
赵匡胤虽下令瞒他,可他们二人之间,向来惺惺相惜。
顾瑾,又怎会毫无准备?
此刻,他双眼通红,浑身抑制不住地颤抖。
却仍咬紧牙关,一次次深呼吸,强迫自己不发出一点声响。
主帐之外。
赵匡胤生前安排的中书舍人尤辰风,正朗声宣读皇帝最后的圣旨。
旨意行文依旧霸气纵横,气吞山河。
宣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计策,就是在引诱敌军出击。
命诸军专心听从顾瑾指挥,务求大胜。
这是赵匡胤最后所能做的事——以一纸从容,稳军心、定大局。
可这一切,落在顾瑾耳中,却只觉得分外苍凉。
大业未竟,中道崩殂。
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这大抵是最深的憾、最沉的痛。
“杀!!!”
“杀!!!”
“杀!!!”
“.”
随着尤辰风话声落下,一声声震耳的喊杀之音也是在这一刻响了起来。
听到这阵喊杀之音。
顾瑾终是站了起来,又大口呼吸了几口后,这才朝着帐外而去。
这一仗,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大胜!
纵使赵匡胤已然崩殂。
他也必须要让赵匡胤走的安心!
于众将士们面前,一身战甲的顾瑾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将士们!”
他的声音沉厚有力,顷刻间压过了校场上的喧嚣。
顾瑾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战意昂扬的脸:“陛下运筹帷幄,以自身为饵,诱敌深入,等的就是此刻!”
“此乃惊天谋略,更是我大宋决胜之机!”
他高举长枪,枪尖在风中发出铮鸣:“我等身受皇恩,蒙陛下信重托付全军,此战——唯有全胜,方可报陛下深谋奇策!”
“唯有敌军尽灭,方不负陛下以身涉险!”
“此战,必胜!!!”
随着传令军的声声喊声相继落下。
那一声声喊杀之音,几乎瞬间便再次响了起来。
就连顾瑾都不得不承认赵匡胤这道圣旨的作用。
作为开国之君。
此,便是稳定军心最好的利器。
就连如今的顾瑾都比不了!
时间匆匆。
辽国的进攻仍是在继续,甚至其主力已经逼近了太原。
对于辽国之内与宋境之内所发生的一切。
这些人自是不得而知。
他们如今的眼中,也只剩下了那赤裸裸的功勋。
顾瑾所实行的战术其实还有着一个目的,那就是能够让辽国精锐的戾气全都爆发出来。
这就是每一个外族精骑都有的弱点。
——劫掠与贪念。
虽然王应琛自出任丞相之后便一直在竭力控制这一切,但却还是不够。
当王应琛被禁足,这些将士们连战连捷之后。
这种问题便会迅速爆发出来。
甚至会比以前还要过分。
这就是人性。
而无论是在任何时代,一个能时刻保证军心听令的队伍,其所发挥出来的实力都将会远远超出普通将士!
这就是,当前这些辽军最大的弱点!
大战不断!
——整个太原城上下,一声声的喊杀与悲鸣之音响彻天际。
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
数架高大的云梯死死搭上城墙,悍不畏死的辽军精锐口衔利刃,疯狂向上攀爬,眼中闪烁着对功勋与财富的贪婪。、
城头宋军虽面色凝重,却阵型不乱。
滚木礌石轰然砸落,伴着凄厉的惨叫声,将攀登者连人带梯一同砸翻。
滚烫的金汁兜头泼下,焦臭的气味瞬间弥漫战场,中者皮开肉烂,哀嚎着坠落。
但哪怕就是这样。
这些辽军亦是没有丝毫的退却。
他们仍是坚持着自己的判断,认为这些宋军会像先前那般,在经过些许的抵抗之后,便会主动的放弃城池。
整个太原城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展开了长久的攻防战。
一日.两日三日
在坚固的城防之下,这些本就不擅长攻城的辽军将士根本就不可能跨越太原。
但饶是如此,他们却亦是疯狂依旧。
纵使已经察觉到了宋军不会轻易放弃太原又能如何?
他们的精锐已经陆续赶到了!
没错——
随着时间的流去,各路人马已经相继杀到了太原城下。
他们又岂能放弃这样的机会?
大战不断。
其实顾瑾这一次敢于这样冒险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太原的地势与城防。
包括辽军不善于攻城这一点。
这都给了顾瑾十足的底气。
他有能力拖下去!
拖到辽军心中的斗志渐渐耗尽的那一刻!
十日;
二十日;
三十日;
整个太原完全成为了一个绞肉机,时时刻刻都在收割着性命。
宋军自是有恃无恐。
冷兵器时代的攻防战向来就是如此。
守城方天然便占据着十足的优势。
但这一切对于辽军而言,却堪称为毁灭性的打击。
但他们又岂能退去?
纵使他们已经获取到了不小的利益,但只要王应琛还没有死,这群人就不可能退去。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若是如此退去的话,他们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代价。
权利向来不是游戏,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这一点在中原王朝如此。
在辽国亦然。
他们退不了,也没法退。
当前的局势已经完全将这些人给架在这里了,他们就只能去竟全功!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
眼看着一个个同僚倒在了太原的城下,当辽国将士们的军心出现了动摇的那一刻,宋军一直都在等待的时机便彻底的到了。
石岭关。
此地位于忻州与太原之间,两山夹峙,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刻,就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
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将士从密集的山林之中杀出,每一个人的眼神都是十分的坚定。
而其中为首者——正是杨业!
没错,这便是杨业所率领的精锐!
其中不仅仅包括了杨业的一众心腹,同样还有着顾瑾这些年来所培养的精锐。
可以说,除却赵匡胤亲率的禁军之外。
这两支军队,绝对堪称当下大宋最锋利的刀刃!
“传我将令!”杨业声音沉肃,目光如炬,“立刻派人前往汾河河谷、天门关、井陉道三处,通告我军各部——绝不可放辽军残部安然通过!”
虽已在这深山密林中潜伏多日,杨业始终未曾忘记顾瑾交付他的重任。
——此战成败,系于他一身!
顾瑾必须坐镇太原。
长期的攻守对峙,纵使太原城防坚固如山,也须有一位足以凝聚军心、令将士誓死效命的统帅镇守其中。
而顾瑾,正是唯一人选。
正因如此,杨业与顾氏几位子弟才毅然肩负起外围歼敌的重任。
他们既要隐匿行迹,又需协调各地埋伏的兵马,彼此呼应、密切配合。
太原周边山峦重叠、地势错综,极易藏兵。
杨业此前长期驻守于此,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
也唯有他,能在这复杂地形中运筹帷幄,执此重任。
“喏!”
麾下甲士毫不迟疑,纷纷领命策马而出。
杨业用兵一贯谨慎。
他一边命人将藏于林中的战马逐一牵出,一边派出斥候再度打探太原军情。
直到几天后,各路信使陆续带回消息,他方才下定决心。
横刀跃马,振臂一呼:
“弟兄们,随我杀回太原!!!”
大军顷刻朝着太原而去。
犹如一把利刃一般,于后方直接遭汝了辽军主力的阵型!
几乎是同时间——
汾河河谷、天门关、井陉道等地的伏兵亦是相继而动。
他们并不是单纯的去冲击辽军后方!
同样的,还包括了占据各个要地,皆是辽国兵马要彻底的必经之地!
——局势骤变!
在长时间攻城不下的状况之下,辽国将士们的士气本就不足。
更不要在面对如今的这种状况了。
“宋军!是宋军的援军!”
“从哪来的?!”
“后军被冲散了!”
“.”
一声声充满了畏惧的喊声率先打破了寂静的黑夜,恐慌如同瘟疫般瞬间在辽军后阵蔓延开来。
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县的崩溃。
纪律无度的问题,在当前的这种状况之下就全然显现了起来。
纵使辽军的宗室将领们想要稳住阵势。
但除却最为精锐的那一批之外。
在这种混乱之下,他们就压根不可能稳得住整个大军。
这可是全线的崩溃!
同样,还有着太原城内守军的反攻!
顾瑾布局已久的各路伏兵,如同早已张开的巨网,联合着早已蓄势待发的太原守军,对各路辽军进行了围剿。
反击的号角正式打响!
攻守之势亦然逆转!
一个个宋军就犹如看到了兔子的饿狼一般,朝着辽军不断地杀去。
谁的心中又没憋着一口气呢?
现在的宋军,可并非是原史之中那般的宋军。
他们的统帅同样也不是那个成为历史笑柄的车神!
至少——
这个将军不会弃他们而去,而是始终都会冲到最前方!
大战四起。
数不清的辽军在这种情况之下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可能,只能毫无纪律的记忆之中的来时路而撤退。
纵使宋军的包围网再怎么全面,也完全不可能拦得住所有人。
但,别忘了太原的地形!
河流山脉
这一切都足以影响到很多的东西,为了争夺功劳快速行军那混乱的路线在这种时候便是恶果。
更别说,顾瑾早已下令镇守各个要地!
纵使不能全歼这些人!
但他们也绝对不可能轻易逃的出去!
——局势彻底扭转!
顾瑾显然也是心中憋着火气,他竟然将所有的人马都放了出去,让他们肆意的宣泄心中憋着的火气!
他唯一定下的规矩便是,不可掳掠百姓!
并非是仁慈!
顾瑾这已然是将北汉当做了大宋的土地。
北汉百姓已经遭受到了太多太多的劫掠,顾瑾必须要让这些百姓在这种时候感受到一丝的希望。
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其彻底安定!
而同样的——
他也正是要借助这些百姓,尽可能的去消灭一切敌人!
局势突变,整个北汉之地到处都充满了逃亡的辽军。
而同时间顾瑾也是彻底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他不会给与辽国任何的准备时间,在一边追击敌军的同时,一边让各方人马去占据各地。
开宝八年,十二月。
宋军夺回岚州。
同月——
忻州等地相继平定。
整个太原连其周边之地再次回到了宋军的手中,同时间宋军一路飞驰,杀向各地。
就是趁着辽军反应不过来的时候,相继占领各个要地。
当然,消息自然是不可能一直瞒下去。
就在宋军已经占据了大半北汉之地时,耶律贤终是也收到了消息。
纵使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但得知此事之时,亦是被吓的不轻。
他在第一时间便放出了王应琛,想要让王应琛去救援辽军。
但王应琛在得知具体的情况后便直接摇了摇头。
按照他的话来说——
他救不了这些人了。
这些人已经完全被宋军吓破了胆,哪怕再带人马去救这些人,也定会受到影响,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
他唯一的建议便是镇守雁门关。
以免让宋军杀入辽国境内。
对此,纵使耶律贤心中有些怀疑,但也只能听从。
他没法去赌。
就连他在听到当前的局势之时都心生胆寒,更别说那些被追杀的将士了!
开宝八年——
顾瑾率军破辽军于太原,大捷。
斩敌十余万。
大宋彻底占据北汉全境。
一战,中原定!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鱼万分的感谢。)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1/4231843/111108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