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 > 第三十二章高产作物

第三十二章高产作物


“王钊!”

朱高炽的声音再次在大殿中响起。

“末将在!”

王钊高声地回应着,他身穿盔甲,单膝跪在地上。

恭恭敬敬等候吩咐。

“从现在开始,京城内进入戒严状态,只许进,不许出。

你接管城防营,禁军营,巡防营,京畿地区等等所有军事力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摸查。

你还要带领三大营和你自己的麾下军进行京城的巡逻。

不得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务必要保证京城的安全。

接下来可能还有一些硬仗要打。”

“末将领命!”

王钊抱拳领命,他神情有些激动。

他也知道,现在殿下还没有正式登基,这后面还有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虎视眈眈呢。

现在,京城的安危就全部交给他了。

就像之前太子要起事的时候,将他的安危托付给他一样。

王钊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厚爱和信任。

“工部尚书何在?”

“臣在!”

工部尚书一个老臣,他看到夏元吉表现得十分好,他也有了施展手脚的机会了,也是一脸的精神饱满。

“朕命你在京城附近建设国营砖厂和水泥厂,还有木工厂和炼铁厂等,相关的业务和技术,会有方如晦与你接洽,你拟出相关的计划来,找户部进行拨款建设。

可以招募那些在京城里面没有生活条件的民工和有困难的退役老兵等社会困难人群,给予他们报酬,让他们可以有一口饭吃,有一个事情做。

工钱要和京城的普遍水平相当不得克扣,如果住房有困难的,可以免费提供简易住房,在国营厂赶工的人,可以提供吃食,就按照二荤一素的标准实行!

今年年底就要形成大规模的材料生产,届时大明的京城要实现水泥铺路,宫殿翻新。

明年,朕的大明京城城墙还要高上数米,守护大明的子民。

之后,工部还需要开办研究学院,专门发展各种技术,无论的造船还是造车等等,都是由工部牵头,在朕的时代,工部将是六部仅次于户部的重要程度!

爱卿可得好好努力啊!”

“微臣遵旨!”

工部尚书吕宸,激动无比,目光坚定。

他感到任务巨大,但地位上升也让他无比的幸福。

六部从来都是礼部排在第一,吏部排第二,接着就是户部和兵部,刑部和工部!

他们工部一般都是排在最后的,除了有昏君要大动土木的时候,工部才会被真正重视一下。

不然,他们工部的存在感一直要低他们一些。

可是现在,他工部却直接升到了第二,还有如此重要的任务。

以后大明的建设都将出于工部之手,还特许他们研究技术。

这在以儒家为主导的礼仪社会,他们的工部技术很多时候都被称为是奇技淫巧的。

现在他可是充满了信心了,有了陛下这样的承诺,他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发展技术了。

他的手下人很多时候有些奇思妙想都不实施,就怕被主流的儒家官员所鄙视。

这下好了。

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我工部吕宸一定为陛下鞠躬尽瘁。

他定要让工部实至名归。

“农业部们要尽快把各种种子的生长特性,生长习惯,以及种植的技术等,做成一个手册来,将最新的粮食种子,可以发放给京城百姓种植。

第一期种子由朝廷免费提供,后期的种子则需要在农业部门购买了。

京城周边要在明年出现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业物的丰收情况。

你们要持续跟进,如果有不好的情况及时调整。

你们也要成立一个研究部门,专门研究种子等。”

朱高炽高度重视粮食的发展和安全。

他深深地知道,这是人们的食粮,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切的问题之根本就是人要吃饱饭,饭都吃不饱后续的问题就会是一大堆。

“是陛下。”

农业部门这是第一次亮相,是朱高炽在太子时期成立的,那个时候朝廷的人也知道有这个部门,但是不是正统的部门,也没有人在意。

那个时候对于农业部的态度,就是用来给朱高炽玩的。

现在算是正式的正名了。

农业部的官员有了这一次正名的机会,那是无比的高兴。

而且他们的地位还十分的高,仅次于六部尚书。

与六部九卿的九卿是一个级别的。

这对于大明的农业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朱高炽这一连串命令下下去,这些臣子们都十分的向往,但后面一些政策是他们的认知不太清楚的。

对于工部的安排,他们还算是可以想得通,但是对于农业部的什么新粮食。

土豆之类的农作物,他们非常的陌生。

这些东西是什么鬼,陛下如此重视?

姚广孝作为一个手眼通天的人,他的消息十分的灵通。

他们还肩负着要回去给朱棣汇报情况的使命。

因此,他就一定得搞懂这里面的情况。

于是,他还是迈步向前,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有些疑惑,这土豆玉米是什么作物,还要普及给天下,我们都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呢。

是古书上面记载的吗?”

朱高炽坐在龙椅上,看着姚广孝,微微一笑。

他也猜到了会有人提出质疑。

很正常,他们不知道这种东西太正常不过了。

其实他也知道现在主要是小麦和大米为主。

可是现在这种作物的产量太差。

即便是后世已经有了杂交水稻技术,可是他也不懂啊。

他要成立农业部门,成立研究院,就是想要攻克这些啊。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

只能先填饱大家的肚子,用这种产量高的东西,又好种植的东西代替。

他的目光在群臣之中搜寻了一遍。

最后落在了一个精明的年轻人身上。

“你可是在京畿地区的农业技术员陈长寿,是那一批里面最优秀的新农业专家!”

“回禀陛下,微臣是陈长寿!”

年轻人恭恭敬敬的站了出来。

他身姿挺拔,气质淡然,年纪轻轻就有一种,荣归故里的闲适感。

与其余的官场之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就由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土豆红薯玉米,他们的产量如何,可以怎么吃等等,都介绍详细一些!”

“遵旨!”

陈长寿领旨后,转而面向大家开始介绍起来。

“这玉米,土豆,红薯是陛下精心培育出来的作物,经过数代的更新,由农业部门进行迭代,陛下曾经每日钻进地也是在研究这个。

现在京畿地区的人家,每天都能看到这些食物,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做成菜。

就拿其中的土豆来说。

它非常好种植,而且产量非常高,一亩地就可以产出二千斤,够一般的三口之家吃一年!

产量超过所有作物!”

姚广孝听到这里,眼睛都瞪大了。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玩意能吃,可以当口粮,亩产两千斤?

有了这个还愁军粮吗?

他还是想再确认一下,问道:“陈大人,这土豆是亩产多少?”

“两千斤!”

“是估计还是?”

“是取的平均值,有些土地肥沃的可能达到三千斤左右,一般的土地可能一千多斤!”

此话一出,不仅仅姚广孝,就连其余的老臣都震惊到了。

这太吓人了吧。

陈长寿不敢自己邀功,很有智慧的说道:“这是上至陛下,下至农业部的各级专家们共同努力的成果,红薯和玉米与土豆牙差不多要持平了!”

这话一说完,更如一道炸雷打在了朝堂之上,先前土豆就足够震撼了。

现在却说还有两种也势均力敌。

我大明当真要富起来了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31/4231786/111111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