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又一位大佬
陈松立马给刘静打了个电话,把这边的情况跟她说了一下,让她再安排一个人过来接替吴友梅的工作。
另外,他让吴友梅这边也做一下准备,把需要交接的事务都提前准备好,等新的财务人员来到了就立马交接离职。
“刘大哥,我不能一直待在五羊城这边,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随时给我打电话吧,我会尽量帮忙。先提前祝贺你们了,到时候我尽量赶过来喝你们的喜酒!”陈松笑着说道。
刘大根也笑着说道:“老板,你这就已经很照顾我们了。您就放心吧,这边有东北帮的兄弟们帮忙,也有武门八虎帮衬着,应该没什么事情,等我订好了结婚的时间和地点,就提前给你打电话哈。”
陈松点了点头,说道:“行!那我可就等着喝你们的喜酒了?!到时候给我发请帖或打电话啊!”
刘大根高兴地笑道:“一定一定!”
下午的时间,陈松又去了第二分厂,跟吴友梅见了个面,聊了聊。
晚上的时候,陈松作为这两家服装厂的大老板,约了官方的郭局一起出来吃了顿饭,然后又把他送到了洗脚城。
而陈松自己则是找了个宾馆,住了下来。
这次可不是那个什么红星宾馆了,因为那宾馆的条件太差,陈松在前期起步阶段的时候比较穷,才在这里住过几次。
现在他住的是另一家酒店,装修得更新一点,价格也更贵一点,但陈松已经完全不差这点钱了。
陈松又考虑到一个问题,现在帝都、盛海、五羊城这三座城市,经济已经越来越发达了,全国各地的倒爷也经常来这些地方,但这里却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酒店。
所以陈松就想,等有空的时候,应该在这三个地方建立一个连锁的星级酒店了。
这个也不急,反正现在有钱人还不算太多,就算把星级酒店建起来了,能住得起星级酒店的大老板也未必有太多。
所以这件事完全可以从长计议,等以后慢慢来。要知道,经济越发达,有钱人越多,才越有适合星级酒店生存的土壤。
陈松从宾馆里出来,然后就坐上了前往深市的火车。
五羊城与深市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中间只隔着一个莞市。
从深市下了火车,陈松多方打听,几经周转和波折,终于来到了一处平房前面。
院子的门没有锁,就这么大开着。
陈松迈步走了进去。
北屋的一个窗台前,此时有一个年约40岁左右的中年人,正在伏案读书。
这个中年人,比陈松记忆中那个老年人要瘦削一些,但是精神都是同样的矍铄。
而且从这人的五官眉眼之间,能看出他老去后的几分模样。
陈松站稳脚步,高喊了一声:“请问这里是任鸿飞先生的家吗?!”
(PS:这里是借用了后世的某位大佬的一些生平经历,但具体年代和事迹做了一丢丢修改,请家人们不要对号入座哈。)
任鸿飞抬头,看了院子里的陌生人一眼。
他确定自己以前从未见过这个陌生的年轻人。
但他依然是从屋里迎了出来,问道:“我就是任鸿飞,不知这位小兄弟找我有何贵干啊?”
陈松仔细看了看这任鸿飞的脸色,苍白之中带有几分憔悴,头发之中隐藏着不少白发,显然是最近遇到难事了。
要说起这位任大哥,那可真是一位传奇人物!
1944年10月25日,任鸿飞出生于贵省顺市的宁县,一大家人靠当老师的父母的微薄薪水度日,没有其他来源。
任鸿飞记得,每个学期每人缴纳2—3元的学费时,母亲每次都为之发愁。
每到月底,经常看到母亲到处向人借3—5元钱度饥荒,而且常常是走了几家都未必借到。
任鸿飞的少年时期是在贫寒的生活环境中渡过的。他在镇里从小学读到初中二年级,后来因为父亲工作调动,他从初三到高三都在另一个地方生活与学习。
高中三年,任鸿飞最大的愿望是吃一个白面馒头。临近高考时在家复习功课,他饿得实在受不了,便用米糠和菜掺和一下,烙着吃。
母亲经常在早上悄悄塞给他一个小小的玉米饼,使他安心复习功课。正是在饥饿中,家庭的亲情和父母的言传身教,给予任鸿飞无穷的动力。
1963年,他毕业于贵省某地的第一中学,后就读于渝市建筑工程学院的暖通专业。
任鸿飞还差一年毕业时,那场大风暴开始了,任父是知识分子,其背景和职业经历让他扣上“臭老九”的帽子,很快身陷囹圄。
在牢狱中,任父希望儿子的学业不会因此受阻,任母写给儿子的信中也不曾提及父亲的遭遇。
后来,任鸿飞从一位老乡的口中得知了父亲的遭遇,一路“扒火车”回家,路上因为没有车票而被反动派们痛打,或被列车管理人员赶下火车。
最终他一路颠沛流离地回到家中,目睹家中一片狼藉。
家中所遭遇的一切,任鸿飞历历在目,他觉得愧对父母。
任父倒是打起精神,在困境和压力下表现出难得的意志,给了任鸿飞莫大的勇气。
任鸿飞想到,如果要做一个孝子,就得马上回去继续在学业上深造。
回到学校以后,任鸿飞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学科全部自学完成,还自学三门外语。
1967年,在离开家庭以后,任鸿飞面临毕业就业的问题,并于1968年迎来分配工作的机会。
按照通例,他应该成为工农大军中的一员,然而他毅然选择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任鸿飞所属的部队是基建工程兵部队,在国家基本工程建设和国防施工布局方面地位很高。
任鸿飞所在的部队很快有机会参与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工程建设任务,有幸参与其中的任鸿飞和战友们所要做的,是建立起成规模的军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工厂。
经过这次军事工程建设任务,任鸿飞体悟到团队的力量和组织的重要。
这些都为他日后创建中华有为公司发挥了借鉴作用。
(https://www.24kkxs.cc/book/4231/4231764/111108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