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逢千金:重生嫡女翻身记 > 第74章 闹上公堂,没有这样算账的

第74章 闹上公堂,没有这样算账的


“大哥,你眼睁睁看着我被婆家赶出大门,走投无路吗?”

她哭的太惨了,赵老大忍不住心软。

赵瑶儿又说了一句:“爹,这个事必须说清楚,否则,别说十万两银子,就是一千两银子,也会把我给害死。”

“死我一个,就算了,就怕那些江湖大盗找不到这银子,还以为是我藏到了村里去的,再去把家里也翻了底朝天,他们辛辛苦苦地找不到银子,为了泄愤,再对爷奶,还有你们动起手来,咱们老赵家,可就要到地底下一大家子团聚了。”

话说这里。

赵老大顿时白了脸。

这就是灭门惨案啊!

赵老二和赵老三也都齐齐吓了一个哆嗦,浑身寒毛直竖。

“对,对,就是得到衙门说清楚。”

“小妹,你真是要害死我们了。”

两个人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把赵冬梅暴揍一顿。

有银子,也得有命花啊!

杨捕头将几个人,全都押到公堂上去。

珍味楼的东家,作为买方子的人,也被请了去,等听清楚是为什么传唤他之后。

李东家站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

胡知县光听一听,都知道这是一场来源于贪婪的闹剧,十万两,就是他,现在口袋里也没有超过一万两过。

十万银子,当它们是脚底下的土,随随便便就能挖出一箩筐吗?

李东家摇头:“大人,这可真是冤枉死我了,我珍味楼能挣多少银子,为了一个卤肉方子,我就给赵瑶儿十万两,我又不是疯了?”

“我卖房子,卖地,卖铺子,恐怕都不够。”

一听这话,赵老大臊红了脸,气狠狠地瞪了赵冬梅一眼,只觉得丢人现眼到了极点。

赵冬梅忍不住顶撞:“怎么没有十万两,你说你会分她珍味楼的一成红利,你们珍味楼开了三十家的店,要是按着三十年来算,到她四十四岁的话,不就有十万两……”

现在,胡知县和李东家算是知道,这十万两怎么来的了。

要是按着她这样算,那还真是算少了。

只是,天底下就没有这样子算账的,中间没有变故吗?

万一客人吃你了卤肉,这道菜卖的不好了呢?万一珍味楼换了东家,要重新算账呢?万一赵瑶儿和以后珍味楼当家做主的人意见分歧,合作到此为止了呢?

“无稽之谈!”李东家气脸都变了:“我的本意是分紫云县这家店的红利,珍味楼又不是我一个人说的算的。”

其实,他有写信回去告诉主家,这卤肉卖的很好,利润大有可图。

主家的意思是,暂时先在他掌管的几个店面卖,若是好了,再扩大到其他店面去。

说不定到时候,赵瑶儿真能靠这个方子赚个几万两的。

可这女人真是好大的口气,张嘴就给赵瑶儿算了一笔十万两银子的账。

“什么?是一家店的?”

赵冬梅傻了眼,巨大的落差,就像一桶冰水,哗啦一声,把她浇了个透心凉。

一家店的一成红利,这样一想,好像卖一个卤肉方子,恰好的,其实也就该是分这么多。

那又不是吃了就能成仙的灵丹妙药。

赵冬梅木头一样呆呆站在公堂上,疯魔了似的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呢,怎么就没有这么多呢,银子呢,怎么就没了呢?”

到最后,辩无可辩,挨了二十大板,才被衙门的人抬回焦家去。

赵冬梅疼的哭死哭活,也喊不出一个“冤”字来。

说到底,也是她自己的贪婪惹了祸,它就像藏在她脑子里的巨兽,把她的欲望无限放大,她自己想要那十万两,想要得到这十万两银子,小猫就在她脑子里变成了大老虎。

焦大娘因为这个儿媳妇,丢了大脸,人拍了半天门,她也死活不开,到最后,衙门的人把人丢在她门口。

又有左邻右舍围着不停喊痛的赵冬梅议论纷纷,焦大娘实在顶不住,才急忙忙把人弄出家里去。

赵老二和赵老三,也各挨了十个大板。

虽然比赵冬梅少了十个大板,可因为衙役故意下狠手的缘故,照旧把两个人打的爬不起来。

赵老大雇了牛车,才将两个人拉了出去。

临走。

赵老大眉头紧皱,看着赵瑶儿颇为烦心的样子:“你要是老老实实在家里跟我种地,就不会闹出这些事来,干脆,等你从阳州府回来之后,就把店关了,回家种地算了。”

赵瑶儿看他一眼,没说话。

赵青青和赵小花缩在赵瑶儿背后,不敢吭声。

赵老大看自己这三个女儿,就觉得闹心,气狠狠地去了。

等回了小饭馆,赵瑶儿叹了口气,默默地想着,虽然这事已经说不清楚了,可保不齐就有些脑子糊涂的人,认为他们就是有钱,依旧不安全。

次日,赵瑶儿便去药材铺子里买了一下药材,一整日,什么也不敢,制出一些药粉和药丸,对赵青青和赵小花详细解说了一回。

临走之前,又拜托了胡知县命人维护她们的安危。

万事俱备以后,赵瑶儿依依不舍的跟两个妹妹告别,与胡夫人一起,登上了去阳州府的客船。

此时的阳州府。

倪家的老婆婆,正在跟刚从娘家回来的儿媳妇说话:“只是娘过生日,又没到时候,用得着你隔三差五的往娘家跑吗?”

“这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娘家也没个自觉,我当亲家的都不好说。”

虽然她家跟胡家,只隔了两条街,走路一刻钟就到,那也不行。

胡氏略显消瘦的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蜡黄,有些憔悴,面对婆婆阴阳怪气地指责,她一句话都不敢说。

但是倪家老婆婆偏就是爱说教的人,每次把儿媳妇说教一回,她就觉得浑身舒坦,比吃药还管用。

因此,她就继续说道:“你已经嫁到了我们倪家五年了,不说安安稳稳的给我们倪家生个儿子,心思净是往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放,这儿子你怎么能生的出来?”

生不出孩子的事,倪家老婆婆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当初说什么,也不该为了儿子有一个当知县的大舅子,就娶了胡氏这只不下蛋的鸡。


  (https://www.24kkxs.cc/book/4055/4055893/111110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