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乌金炭
边元礼几人又嚎了几次“请陛下下旨”。
龙椅上,天子眉目低垂,始终不应。
殿外薄云遮住晨光,金銮殿的金砖,好似都没那么亮了。
“都记下了吧?”余时章下巴微抬,看着跪地那几人,低声道:“谁是谁的人,你心中总要有个谱。”
沈筝捏着笏板,视线滑过崔相后脑勺,缓缓点头。
此时的她,觉得人心甚是奇妙,又觉得这场朝会,简直无聊透顶。
她低头看向依旧伏地的通政使。
不禁想到——对方急匆匆赶来之时,心中在想什么呢?
是想着有百姓受灾,要及时上报解救灾民,还是想着......今日又有好戏看了?
正当她开始恶意揣测他人之时,天子终于有了动作。
他和沈筝一样,看着伏地的通政使,问:“可还有何详况?”
通政使终于能抬头了。
回想着驿卒的话,他颤颤道:“回陛下话,驿卒有说,落霞村中......只有西侧低洼地发烫,东侧靠山的地方,却毫无异常。在无日晒之时,地凉如常,依旧可赤脚于上面行走。”
分明是同一个村子,却一半滚烫,一半如常.......
如此诡异的情况,让不少官员心中开始发怵。
莫不是......真让边元礼说中了?
天子眉目更沉,唤通政使:“继续。”
百官目光相继落在通政使身上,压得他额间冷汗密布,脊背更低,“陛下,只有这些了......”
季本昌闻言轻“啧”。
就这点消息,简直让人抓瞎。
岳震川脑中快速整合已知信息,上前问道:“驿卒人呢?他可有说,在这之前,浑源县可有其他异常?譬如......地动?”
通政使小心答道:“回大人话,驿卒抵京后体力不支,高热不退。至于地动......”
他仔细想了想,最终摇头:“他未有提及。”
心中猜测未被证实,岳震川眉头皱起,不再开口。
殿内一时陷入寂静,崔相眸光微闪,高举笏板出了列。
“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当着人前往浑源县,探查真相,安抚灾民。至于边大人所说之祭祀,亦可举行,只要......不误探查便可。”
话音落下,百官神色各异。
崔相此言,看似身处中立,提议“两手抓”的解决办法。
但实际呢?
一边探查救灾,一边祭祀,既让岳震川等人挑不出理,又落实了沈筝的“灾星”之名,压得沈筝难以翻身。
说到底,崔相一党分明是打着“祭祀”的旗号,实驱邪之举。
但不论是天子或沈筝,都不可能让他们得逞。
君臣二人目光于半空相接,天子微颔首,问:“沈爱卿,对浑源地炙一事,你有何见解?”
在心头夸天子“上道”后,沈筝出列。
“陛下,微臣有一惑,还想问问通政使大人。”
通政使连忙抬头,“沈大人请讲。”
这殿内之人,他是一个都不想得罪。
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沈筝问道:“敢问大人,驿卒所说,落霞村中,只有西侧低洼地发烫,你可确定没有听错?”
“这......”
通政使仔细想了一会,眉目染上笃定:“下官确定。驿卒晕厥前,曾复述三次,是低洼地发烫,而整个落霞村是一个大斜坡,由东至西,地势越来越低。而越低之处,地面便越烫。”
沈筝闻言笑了起来,在百官注视下,掀袍跪地,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浑源地炙,乃天佑我大周之象!”
天子毫无理由地选择相信她,面上微喜。
百官则神色怪异,议论纷纷。
“沈大人这是被祭祀吓傻了,开始胡言乱语了?”
“地炙是大灾之象,谈何上天庇佑?”跪在前方的边元礼回头,哼声道:“浑源百姓因地炙流离,还望沈大人,莫要拿百姓安危开玩笑!”
“下官拿百姓安危开玩笑?”沈筝虽跪着,但腰板却直得吓人,“下官乃就事论事,谈何玩笑?倒是边大人您,三言两语间,便给下官扣了个莫须有的帽子。若要说开玩笑,谁能比得过大人您?毕竟下官可同您不熟,不愿与您玩笑取乐!”
说话之时,她一直用下巴看着边元礼,是半分面子都没给对方。
季本昌闻言眉毛都飞了起来,鼓掌高呼:“好!”
不愧是小沈!
这番话落入耳中,当真让人舒坦极了!
鲁伯堂也高声唤好,甚至还不嫌事大道:“沈大人,文官不好当!要不你别做文官了,来咱武将这边,我给你保证,没人敢开你玩笑!若谁敢开,老子肉馒头伺候!”
说罢,他举起右手,给众文官特意展示了一番他的“肉馒头”。
边元礼气得爬了起来,一会看沈筝,一会转头看鲁伯堂。
一时之间,他竟不知该先反驳哪头。
“朕允你起来了吗?”
天子的声音轻飘飘在耳畔响起,他暗中咬牙,掀袍跪了回去。
还未开口,便又听天子道:“沈爱卿,起来说话。方才你说,浑源地炙,乃天佑我大周,这是为何?”
沈筝依旨起身,绯袍下摆扫过砖面,声音清亮:“回陛下,浑源地炙,并非异象,也非天灾,而是因浑源地下,有天赐重宝——乌金炭!”
“乌金炭?!”
三个字似惊雷炸在金銮殿,檐角铜铃被震得 “叮铃” 乱响。
岳震川更是直接走到沈筝身旁,急切问道:“沈大人,你是如何确定,浑源地底有、有乌金炭的?”
对如今的大周来说,燃料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油,二是木炭,三是石炭,也叫煤炭。
地下浅层的石炭,被称为“粗炭”,这种炭色中带灰,不易点燃、火力弱、黑烟大,常用来普通冶炼煅烧。
再往地底深处探去,便能发现另一种更为优质的石炭。
这种石炭被称为“百工良炭”,其质地较密,表面泛有暗色光泽,容易点燃,且火力持久,朝廷东西坊中煅烧冶炼,便多用此炭。
而沈筝口中的“乌金炭”,则是如今大周已知最优质的石炭。
(https://www.24kkxs.cc/book/3114/3114012/223724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