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论撞柱致死的可能性与实用性
静太妃是先帝遗妃,皇室宗亲。
余时章是异姓伯爵,朝廷勋臣。
论礼制身份,太妃地位远高于异姓伯爵,余时章见了静太妃,得行大礼,而静太妃只用颔首便是。
可若论实权,情况便不一样了。
尽管静太妃是皇室宗亲,可她与承安王都并无实权。
说到底,她母子二人,只是天子“彰显孝道、稳定宗室”的工具。
若他们生了野心,动了朝局,天子不仅不会再给他们面子,甚至天子手下的勋臣,都能随意踩上他们两脚。
比如眼下。
“老臣不知,老臣与沈筝到底哪里得罪了承安王!”静太妃生气,余时章比她更生气,“老臣为大周,为朝廷,战战兢兢数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沈筝入仕堪不到两年,便遭此大劫,险些命丧黄泉,无法报国!”
“太妃娘娘,老臣就想问问您,承安王的命是命,老臣和沈筝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了吗!陛下仁厚,念及先帝,念及兄弟之情,只是削了承安王的亲王爵位,难道您还不满意吗!”
被朝臣如此质问,静太妃只觉颜面尽失。
眼下能助她扳回一局的,好像也只有这条“太妃性命”了。
“是臣妾和承安.......对不住陛下,对不住先帝!”
她面上悲痛欲绝,哀嚎一声后,强撑着身子起身,奔向殿中大柱。
“太妃娘娘!”
洪公公嘴上惊呼,身上却毫无动作,只有一双眼紧紧看着天子,等候天子吩咐。
沈筝蜷了蜷手指,莫名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则研究文献——《论撞柱致死的可能性与实用性》。
文献指出,欲撞柱致死,“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点缺一不可。
一,要选砖玉硬柱去撞;
二,要精准撞击最脆弱的颞骨和颅底骨;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撞柱之人必须全力以赴,要抱着“必死”的决心狠狠一撞,且不能被外力阻拦。
综合以上三点,沈筝认为,此时静太妃撞柱死亡的可能性,为零。
分析如下:
一,她准备撞的,是包了绸缎的木柱。
二,她冲过去的姿势不对,压根撞不到颞骨和颅底骨。人的脑门儿是很硬的,照她这样,说不定能反过来撞凹木柱。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人拉她,但她自己却迟疑了,根本没有“全力以赴”。
总结——静太妃并不想求死,只是表演性撞柱,以性命给天子施压,以达目的。
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很容易分析出真相。
“太妃娘娘,您若有个三长两短,就没人给承安王求情了。”沈筝看着抱着柱子的静太妃,冷静道。
此话落到静太妃耳中,妥妥的风凉话。
但她的确不敢死。
她转头看向天子,眸底的惊骇之色无处躲藏——天子非但没派人拦她,反而能冷眼看着她去死......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和承安的性命,天子当真不在乎!
说明先帝留下来的东西,天子也不在乎!
一股寒意从脚底蹿起,犹如吐着信子的毒蛇一般,缠得她浑身发抖,呼吸受阻。
“陛下.......”
“削去爵位后,五弟搬去宫外别苑,与太妃同住,也算全了他的孝心。”天子无情地打断了她。
“王府抄没的家产,一半送往永宁伯府,另一半拨去同安县衙。至于太妃名下的静云庄,便当做给沈卿的私人赔礼,聊补她遇刺受惊之苦。”
“静、静云庄......”
静太妃嗓音破了调,脸上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早在入宫前,她便猜测,天子会不会已经察觉了静云庄的事,否则怎会不顾先帝遗志,硬要削了承安爵位。
而此刻,天子的话彻底为她解了惑。
静云庄的事,他果真早已知晓......
既如此,她今天就算真的撞上殿柱,撞个头破血流,他绝也不会放过承安。
“送太妃回去。”天子不再看她,唤来别苑侍从,下了禁足:“太妃情志郁结,好好在别苑休养半年,待身子大好后,朕亲自去探望。”
侍从鱼贯而入,看似扶她,实则直接将她架了起来。
她心知再无转圜余地,只得磕头谢恩:“谢过陛下恩典,臣妾......告退。”
闹剧落幕后,天子仰头靠上椅背,闭目轻叹,“余卿、沈卿先去御花园吧,朕与皇后随后就来。”
沈筝满脑子都是“静云庄到底有什么”,闻言,便跟着余时章起身告了退。
待离开暖阁后,四下无人,她再也按捺不住,开口问道:“伯爷,太妃名下的静云庄,究竟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同承安王有关?”
余时章面色凝重,压低了声音:“静云庄......位于燕州与上京交界,风光旖旎,有千亩良田、大片山林。平日,庄上产出的粮食、山货,也都送往京中各大商号售卖,看着,倒与寻常勋贵的产业并无二致......”
沈筝还未开口,他又道:“问题就出在......静云庄虽地处偏僻,却紧邻盐道,故我猜测......”
沈筝心中一惊,抬袖挡嘴:“是私盐?!”
无论是皇室勋贵还是平头百姓,只要碰了私盐,便形同谋逆!
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但......
沈筝想不明白:“为何陛下只削了他的亲王爵位?不提刺杀,就说他沾染了私盐,陛下竟还能留他一命?”
这很不对劲。
“这点,我也想不明白。”想着方才殿中情形,余时章略显担忧:“陛下......好像在顾虑什么。或许,此事与先帝有关。”
与一个死了二十多年的人有关?
沈筝算了算日子。
那会儿的她,估摸着刚学会走路。
这其中内情深远,连余时章都猜不到,更别说她了。
“既琢磨不透,就先别琢磨了。”眼见就要走到御花园入口,余时章安慰她道:“陛下既将静云庄给了你,便不会留尾巴,你只管等着收地契便是。”
沈筝默默叹了口气。
话虽是这么说,可这么大个山芋,莫名其妙就到了手里,她岂能不多想。
也不知天子究竟想做什么。
(https://www.24kkxs.cc/book/3114/3114006/222236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