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441章 事不关已(第三更,求订阅)

第2441章 事不关已(第三更,求订阅)


下午三点的阿萨布港,突然绽放出一朵刺目的橙红色蘑菇云。那团裹挟着烈焰与碎石的烟云在海平面上空迅速膨胀,如同远古巨兽苏醒时掀起的气浪,瞬间吞噬了码头的起重机、堆积的集装箱与沿岸的贫民窟。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以超音速横扫红海之滨,将渔船撕成木屑,把混凝土建筑夷为平地,连十公里外的军事基地都能感受到地面的剧烈震颤,哨兵险些被震倒在地。

    总之,一场爆炸之后,整个港口都消失了。

    当第一架苏联侦察机掠过爆炸区域时,镜头捕捉到的画面让克里姆林宫的决策者们倒吸一口凉气:原本繁华的港口区已成一片焦黑的废墟,扭曲的钢筋如同枯骨般刺向天空,海面漂浮着油污与残骸,空气中弥漫的硝烟甚至在卫星云图上形成了淡淡的灰雾。

    这组画面通过苏联电视台发布的新闻传遍全球,主播用沉重的语调播报:

    “阿萨布港遭遇了蓄意的破坏性袭击,爆炸规模堪比小型核武器,这是sEA特务机构对国际秩序和国际法则的公然挑衅。”

    长安立刻通过官邸发言人予以驳斥,称苏联的指责“毫无根据且别有用心,他们的无端指责,不过只是为了混淆视听。”

    与此同时,发言人暗示爆炸可能是苏联自身武器失控导致。一时间,各大通讯社的头条被“阿萨布疑云”占据:路透社援引匿名专家分析,认为爆炸物可能是储存不当的军火;法新社则刊登了当地幸存者的模糊证词,有人说看到了不明国籍的船只在爆炸前驶离港口。

    联合国紧急召开安理会会议,大国代表们唇枪舌剑,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结论,这场发生在非洲之角的爆炸,成了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又一个焦点。

    但在远离地缘政治漩涡的普通家庭里,这场震惊世界的爆炸更像是电视屏幕上一闪而过的灾难纪录片。

    伦敦郊区的公寓中,主妇玛格丽特正准备早餐,电视里循环播放的废墟画面让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随即换台到娱乐频道——屏幕上立刻出现了戴安娜王妃的婚纱设计草图,解说员兴奋地介绍着即将举行的王室婚礼筹备细节。

    “上帝,看看阿萨布的惨状,我的上帝啊!简直就像广岛一样。。”

    丈夫乔治端着咖啡路过客厅,瞥了一眼被切换掉的新闻,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谈论天气,虽然经历过战争的他,曾经在在电影上看过广岛的模样,但现在看到城市的惨状时,他也就是惊讶一声而已。

    然后就再也没有其他了。

    “不过那地方在哪儿?埃塞俄比亚?从来没听说过。”玛格丽特头也不抬地回应:

    “管它在哪儿,反正离我们远得很。倒是下周三的婚礼,孩子们肯定想看直播。”

    接着她有种激动的语气说道。

    “你能够相信吗?安德鲁王子和戴安娜是在长安的街头相遇的,就像是《长安日记》里一样,只不过这是王子和灰姑娘的相遇。”

    自从安德鲁和戴安娜的恋情曝光之后,他们的这段恋情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虽然戴安娜同样出生于贵族家庭,但是作为没落贵族,在某种程度上,她是被视为平民的。

    王子和平民之间的爱情,这简直就是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

    不知道让多少女孩为之心动,更何况一直以来安德鲁都是国王室的颜值担当——比他的那个哥哥英俊多了。

    虽然女孩们在得知安德鲁有了恋人之后无不是伤心到极点,但是与此同时,她们对戴安娜却是羡慕的。

    羡慕着对方的幸运,并且还在那里幻想着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像戴安娜一样幸运。

    也正因如此,这场王室婚礼,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相比于发生在非洲的爆炸,人们更关心戴安娜的婚纱,关心那场婚礼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举行?

    纽约的地铁上,上班族们看着手中的报纸,看着报纸上被夷为平地的城市,有人短暂地抬头议论了两句,很快又低头刷起了报纸上的体育新闻。而在这里,女人们同样也在那里关注着那场盛大的婚礼。

    无论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这些天真的女人们总是喜欢做灰姑娘的梦。

    霸道总裁,或许是存在于小说之中的,但是,王子却是现实的,而现在王子和灰姑娘的婚礼。又怎么能不让人为之激动呢?

    更何况他们的相遇相爱又是如此——他们是在新年的街头庆典上相遇的,巧合的就像小说一样。

    现在王子和灰姑娘即将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相比之下,阿萨布的爆炸?

    那是什么鬼地方?

    对大多数人而言,阿萨布这个名字太过陌生,非洲大陆在他们的认知里,似乎永远充斥着战争、饥荒与灾难,这场爆炸不过是又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悲剧,无法真正触动他们的生活。

    然而,在世界各国的权力中心,阿萨布的爆炸声并未被王室婚礼的喧嚣掩盖。

    在白宫当卡特总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立即下意识的问道。

    “这件事儿是我们干的吗?”

    得到答案是否定的。

    在中央情报局经历了那场大清洗之后,超过800名一线特工被解雇。导致中央情报局的一线行动能力几乎降为零。

    可以说,自从中央情报局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失去前线行动能力,别说是实行这样的秘密任务了,连最起码的情报收集能力都失去了。

    所以,中央情报局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件事儿和我1毛钱关系都没有。

    话虽然如此,但是卡特一边看着爆炸现场的卫星照片,一边听着国务卿万斯的汇报:

    “无论如何,虽然苏联的职责是极其严厉的,但是这次爆炸却摧毁了他们在红海地区所掌握的最大的港口,这无疑不利于他们在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

    不仅如此,失去了卡萨布港之后,他们在红海的部署能力也大大锐减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好吧,既然如此,那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儿。

    而在另一边,在唐宁街虽然首相同样也在关注着非洲之角的爆炸。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的目光转向窗外——现在对于伦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王室婚礼。

    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婚礼场地,工人们正在悬挂彩带与鲜花。

    没有什么比这场王室婚礼更重要的事情了。不过,虽然如此,他仍然需要表示一下关注。

    “非洲的局势也不能忽视,尤其是东非那边的动向,密切关注苏联在埃塞俄比亚的驻军调动,安德鲁国王现在在伦敦,我们必须要确保俄国人,不会对东非轻举妄动,虽然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这方面的能力。”

    是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爆炸之后,俄国人已经失去了在埃塞俄比亚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能力,因为那是唯一的出口港口——他通过铁路一直延伸到埃塞俄比亚腹地。

    没有了港口,自然也就没有了大规模的补给。苏军拿什么去支撑他们的大规模进攻呢?

    巴黎爱丽舍宫、波恩总理府、罗马奎里纳莱宫,欧洲各国的决策者们都在召开紧急会议。他们表面上专注于讨论阿萨布爆炸引发的地缘政治危机,实则暗中关注着即将举行的那场盛大婚礼——东非联邦国王安德鲁陛下和戴安娜的婚礼。

    这场婚礼看似是英国和东非联邦的事情,但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东非联邦,实际上就是欧洲在非洲利益的某种代表。

    所以各国自然是非常关注的。

    尽管阿萨布的废墟仍在冒着浓烟,电视屏幕上的灾难画面与王室婚礼的筹备新闻交替播放。世界被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一个是非洲之角的焦土与哀嚎,一个是欧洲宫殿里的鲜花与盛宴。

    普通人虽然震撼与爆炸所带来的毁灭性,但是他们压根就不关心那里的人们的死活。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非洲实在是太遥远了。

    而且,即便是那些执掌权力的人,他们的关注也不是卡萨布本身,而是苏联,是关心苏联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除此之外,他们一点都不在乎。

    事实上压根就没有什么人在乎,即便是苏联动用了他们所有的宣传工具,在那里宣称这是自二战广岛之后,惨烈的一次爆炸,而且是一次蓄意的毫无人性的破坏,并且通过电视,报纸向人们展示着爆炸给城市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以及现场的惨状,但这压根就引不起任何人的兴趣。

    因为相比于远在非洲犄角旮旯里的大爆炸,人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比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更吸引人?

    所以,俄国人的这场舆论战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果——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因为压根就不会有任何人会去在意几万里之外的人们的死活。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1671/1671190/111086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