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很简单的道理
李平生听到这话,差点当场就想打爆徐长生的脑袋。
平安镇先出?
平安镇是什么情况你交通局长不知道吗?
镇财政穷得叮当响,连给干部发工资都紧巴巴的,哪来的几百万上千万去垫资?
就算有,又凭什么?
这笔钱明明是县里挪用了,现在却要镇里来垫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李平生强压着怒火,冷冷地说道:“徐局,您真会开玩笑。平安镇要是有这个钱,我们还用得着眼巴巴地盼着这笔验资款吗?”
徐长生似乎也知道这个建议不靠谱,尴尬地笑了笑。
“我也就是这么一说,提供个思路嘛。”
他话锋一转,又说道:“如果不行,那就先把路修起来吧?”
李平生被他这神逻辑气得有些发懵。
“徐局,我没听错吧?钱没有,怎么修路?让施工队免费干活吗?”
“哎,你怎么这么死脑筋呢。”徐长生一副高深莫测,“钱是没有全到,但事情可以先做起来嘛。”
“你让施工队先把设备开进场,搞个开工仪式,先把声势造起来。”
“你记住,赵书记的指示是不能不干,这路要是迟迟动不了工,到时候上头追究下来,板子会打在谁身上?”
李平生听着这番话,真的是被气笑了。
资金被县财政挪用,县委书记的命令被阳奉阴违,交通局长在这里和稀泥,让自己一个镇书记去垫资,去空手套白狼。
最后事情办不成,责任还要自己来扛?
这怎么就成了我的责任了?
李平生站起身,脸上最后一点客气的笑容也消失了。
他一肚子气,憋得胸口发闷,一句话也不想再跟徐长生多说。
从县交通局出来,李平生一言不发地回到车上。
施逆从后视镜里看到李平生阴沉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哥,怎么了?”
“回镇上。”李平生靠在后座上,闭上了眼睛。
胸中的那团火,却越烧越旺。
财政局的陈局长、交通局的徐长生,这些县里的大人物一个个打着官腔,把一个关系到平安镇几万百姓生计的民生工程,当成了一个可以随意拿捏的筹码。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这帮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平生能怎么办?
只能等!
接下来的几天,平安镇表面上风平浪静。
李平生没有再往县里跑,每天按部就班地处理着镇上的公务,偶尔下乡转转,看看春耕的情况。
李向前也按照约定,每天正常上下班,只是人变得比以前低调沉默了许多,见了谁都只是点点头,很少主动说话。
平静只是暂时的,更大的暴风雨正在酝酿。
周一,暴风雨终于来了。
出差多日的镇长杨霄,终于回到了平安镇。
上午九点,镇党委会准时在二楼会议室召开。
林海洋坐在主位,左手边是镇长杨霄,右手边是副书记李平生,其余班子成员依次落座。
杨霄今天穿着一件崭新的夹克,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他似乎完全没把李向前那点事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李向前捅出来的那个窟窿,不过是三十几万的招待费,算个什么大事?
三十万,对他杨霄来说,就是几顿饭、几瓶酒的钱。
只要他动动脑筋,随便搞个项目,别说三十万,就是三百万都能轻轻松松地平掉。
——还能顺便捞上一笔。
会议按部就班地进行。
讨论了几个常规议题后,杨霄清了清嗓子:“下面,我提一个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咱们镇政府这栋办公楼还是十年前翻新,墙皮脱落,线路老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平安镇的对外形象。”
杨霄环视一圈,继续说道:“一个破破烂烂的政府大院,怎么能体现出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所以,我提议,对镇政府办公楼进行一次全面的翻新升级。”
“初步预算,大概在三百万左右。”
三百万!
这三个字一出口,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平安镇财政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别说三百万,三十万的机动资金都得镇长书记一起签字才能动用。
杨霄这狮子大开口,到底想干什么?
只有李平生和李向前心里跟明镜似的。
杨霄为了填补那二十多万招待费窟窿,顺便给自己捞好处的幌子。
一个三百万的工程,虚报个一两百万的预算,简直是轻而易举。
到时候,不仅能把李向前的账平了,还能分点好处给施工的王德发老板,他自己也能剩下不少。
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杨霄说完,自信满满地看着众人,尤其是在李平生的脸上一扫而过。
在他看来,这个提议合情合理,既是改善办公条件,又是提升乡镇形象,谁能反对?
谁敢反对?
林海洋第一个表态,他用力的点了点头。
“我同意杨镇长的意见。”
“咱们的办公楼确实太旧了,每次县里领导来视察,我看着都觉得脸上无光,早该修修了。”
其他人没有立刻说话,都在观察着李平生的反应。
杨霄笑容扩散,还不等笑出来。
“不行。”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跳。
来了!
新任副书记和镇长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终于来了!
杨霄不觉得意外:“李书记,你说什么?”
“我说,不行。这个提议,我不同意。”
杨霄眯缝着一下眼睛,呵呵冷笑。
他仗着自己的父亲是县长,在平安镇说一不二惯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党委会上,如此干脆利落地当面驳斥他。
你毛都没长齐,就敢反抗我?
“理由呢?”杨霄冷笑。
“理由很简单。”李平生的声音很清冷,“第一,没钱。”
“镇财政什么状况,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清楚。”
“现在镇里还有好几个村子的路没硬化,学校的桌椅板凳都该换了,敬老院的补贴也该提高了,哪一笔不比翻新办公楼更重要?”
李平生的话,让在场的几位班子成员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实话。
“第二,没必要。”李平生继续说道,“镇政府是什么地方?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
“我们的职责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办公楼旧一点,有什么关系?”
“就算是在马棚里办公,只要心里装着百姓,那也是人民政府。”
“相反,如果我们把办公楼修得富丽堂皇,跟皇宫一样,老百姓走进来都觉得心里发怵,那我们离人民就远了。”
“就是很简单的道理,你们不会不明白。”
(https://www.24kkxs.cc/book/1671/1671007/502340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