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 > 第216章 建宁公主

第216章 建宁公主


公元一六七一年十月,苏宁踏入满目疮痍的紫禁城,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尘埃的混合气味。

昔日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如今多半只剩下断壁残垣,焦黑的木梁和碎裂的琉璃瓦诉说着那场炮火的残酷。

苏宁行走在瓦砾之间,身后跟着一众神情肃穆的将领。

“苏帅,”参谋长002(AI)的声音在他身侧平静地响起,与周围的破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初步统计,燕京城内抵抗力量已基本肃清。但如何处置城中大量前朝官员、尤其是那些主动投降满清,并为之效力的文人士大夫,亟待决议。部分将领请求……严惩不贷。”

苏宁的脚步在一根倾倒的盘龙柱前停下,目光扫过柱身上残存的精美雕刻,眼神冰冷。

一股难以抑制的杀意在他胸中翻涌。

他想起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想起了文字狱,想起了无数因不肯剃发易服而惨遭屠戮的仁人志士,更想起了这些士大夫们如何匍匐在异族统治下,歌功颂德,维系着这套压迫机器。

“杀了干净!”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手握成了拳,“这些软骨头的蛀虫,留着也是祸害!”

然而,他深吸了一口带着焦糊味的空气,强行将这股戾气压了下去。

苏宁清楚,杀戮固然痛快,却非治国之道。

这些士大夫阶层盘根错节,掌握着知识、地方影响力乃至一定的行政经验。

若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屠戮,不仅会引发巨大的恐慌和动荡,更可能导致北方乃至整个新占领区治理体系的真空,反而会拖累他统一全国的步伐。

“但是……不现实。”苏宁缓缓松开拳头,语气带着一丝不甘的疲惫,“清算需要证据,需要程序,更需要时间。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接着苏宁转过身,看向一直默默跟在身后,一个穿着普通灰色长衫、面容平凡无奇,眼神却深邃如渊的阿福。

这是他从空间世界带出的最高级别的AI类人机器人之一,集成了超越时代的行政管理、工程规划、社会分析等海量知识库。

“阿福。”苏宁沉声道。

“主人,阿福在。”阿福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声音平和而毫无波澜。

“燕京,还有这整个直隶地区,就交给你来管理了。”苏宁指着周围的废墟,语气郑重,“三天炮火,摧毁了旧时代的顽固堡垒,也几乎将过去的罪恶埋葬。现在,这里是一张白纸,我需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它恢复秩序,恢复生机,成为我们稳固的根基。”

“是!主人。”

“迅速组织人手,清理废墟,掩埋尸体,防止瘟疫。搭建临时住所,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发放必要口粮,稳定人心。”

“组建临时的治安管理队伍,颁布简明扼要的安民告示,重申红旗军“驱除鞑虏、再造华夏、均田免赋”之纲领,严厉打击趁火打劫之徒。”

“对那些前朝官员、士绅进行初步甄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者,公开审判,明正典刑;有能力、愿意合作、且无重大劣迹者,可暂时留用,观其后效,纳入新的行政管理体系进行考核。”

“优先修复道路、桥梁、以及关乎民生的水井、沟渠等。规划新的城市布局,统一规划五层高楼的现代化小区和商铺,不要在原样修复那些象征皇权的宫殿上浪费过多资源。在原来紫禁城的位置上修建现代化的中央朝廷办公区,西苑附近选址修建现代化的居住小区。”

“你要记住,”苏宁盯着阿福那毫无表情的脸,“效率第一,稳定至上。用结果说话,我不看过程。遇到任何阻碍,你有权调动必要的军队配合,先斩后奏。”

“明白,主人。”阿福平静地领命,眼中数据流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已然开始调用庞大的数据库,生成初步的重建方案。

“阿福会以最高效的方式,让这片土地重现生机,并为主人下一步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好!这个副本世界是我们的了。”

将燕京这个烂摊子交给阿福,苏宁心中稍安。

他相信这个超越时代的AI有能力处理好这一切,至少比他现在手下任何一个人都更擅长这种千头万绪的行政管理和重建工作。

接着苏宁的目光随即投向了挂在指挥部墙壁上的巨幅地图。

燕京虽下,但天下未定。

“华北,必须尽快彻底掌控。”苏宁的手指划过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地,“这些地方刚被打通,需要驻军、需要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需要推行我们的政策,消化成果,将其真正转化为我们的力量。”

至于关外……他的手指在山海关外停顿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

“关外,不是最紧迫的。”他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让神龙岛洪安通那条老泥鳅,还有那些罗刹鬼,跟逃回去的满清铁帽子王们,先在黑山白水之间打生打死吧。他们互相消耗,正合我意。等我们稳固了关内,整合了力量,再出关收拾残局,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当下最重要的,是巩固根本,消化胜利果实,而不是盲目扩张。

于是,在阿福默默于燕京废墟上开始描绘新蓝图的同时,苏宁麾下的红旗军主力,如同高效的齿轮,开始向华北各地铺开,剿抚并用,建立政权,推行新政。

一个以燕京为中心,以钢铁、混凝土和信念为骨架的新秩序,正在旧时代的废墟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悄然构建。

……

燕京易帜,赤旗高悬。

自1644年清军铁蹄踏入山海关,至如今1671年红旗军的炮火犁平紫禁城,满清入主中原,不过短短二十七年。

这二十七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而言,不过弹指一瞬。

尽管清廷推行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高压政策,试图磨灭汉人的民族记忆与气节,但文化的根脉、反抗的火种,从未真正断绝。

无数仁人志士或隐于山林,或密谋于地下,或泣血于诗文,等待着复兴的契机。

如今,这契机以最猛烈、最迅捷的方式到来了!

红旗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短短数年间席卷中原,直捣黄龙,将看似庞然大物的清廷彻底摧毁。

这一壮举,如同在沉寂的油锅中投入了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绪与反抗热血!

“王师北定中原日!”

这句在无数遗民口中默念了二十七年的话语,如今终于成为了现实。

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在那些深受清廷盘剥、心中仍存华夷之辨的底层民众和热血青年中,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反响。

从河北平原到齐鲁大地,从中原腹地到江淮水乡,无数青壮年告别家人,怀着“驱除鞑虏、再造华夏”的朴素信念,向着燕京,向着红旗军控制的各大城镇汇聚。

他们中有关内饱受压迫的农民,有秘密结社的会党成员,有读过几本书、心怀理想的年轻学子,甚至还有不少看清时势、主动来投的前绿营底层士兵。

“爹,娘!苏帅打下了北京城!鞑子皇帝跑了!我要去投红旗军,给咱汉人争口气!”河北某村庄,一个青年将锄头一扔,对父母激动地喊道。

“同去同去!听说红旗军分田地,打土豪,是咱们穷苦人的队伍!”他的同伴们纷纷响应。

招兵处前,人潮涌动,群情激昂。

负责登记的军官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振奋的笑容。

这股自发投军的热潮,其规模与热情,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民心与兵源,苏宁自然是来者不拒。

因为苏宁明白,欲定天下,非有百万雄师不可。

红旗军的规模,如同滚雪球一般急速膨胀。

然而,兵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亟需整合与训练。

此时,那些来自空间世界的AI机器人教官再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座座新兵营在燕京外围及各地迅速设立。

AI教官们以其特有的精准、冷酷和高效,将这些满怀热情但缺乏军事素养的新兵,投入到地狱般的强化训练中。

队列、体能、格斗、射击、战术协同……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AI教官不知疲倦,要求严苛到极致,但也绝对公平,且能将复杂的战术动作分解到极致,让新兵得以最快速度掌握。

同时,AI政工人员深入营地,不断强化“为华夏和家人而战”的信念教育。

在AI系统化的训练和思想灌输下,这些新兵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一盘散沙的民众,蜕变为纪律严明、信仰坚定的红旗军战士。

兵锋既锐,自然要指向顽敌。

“直隶、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尚有大量满清残余势力,以及一些依附清廷的地方军阀、蒙古部落。”苏宁在军事会议上指出,“必须趁其惊魂未定、未能有效联合之前,以泰山压顶之势,迅速西进,扫荡残敌,将整个北方连成一片!”

“西进兵团,由第一、第二和第四团扩编为第一野战军,负责主攻山西,叩击潼关,威胁关中!”

“北路,以第三和第五团、第六团为基础,组建第二野战军,向宣化、大同方向推进,肃清长城沿线之敌,并监视关外动向!”

“另以第七团为基础组建第三野战军,作为战略预备队,并负责河北、山东等地清剿维稳。”

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

经过短暂休整和补充的红色铁流,携带着部分由阿福组织恢复生产的兵工作坊提供、以及空间储备的武器弹药,浩浩荡荡,兵分多路,向着广袤的西部进军。

他们的目标,是尽快解决内陆最后的满清成建制的抵抗力量,为下一步南征或解决关外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于那些在清廷为官,乃至身居高位的汉臣,苏宁的态度则显得颇为务实甚至有些冷酷。

“首恶必究,胁从……看其用处。”他对负责新政权政务的阿福交代,确定了对那些满清官员的暂时处理,“虽恨不得将这群数典忘祖之辈尽数清算,但眼下稳定压倒一切。你主持的‘临时统筹委员会’,需要人手运转。有能力、肯配合、且民愤不大者,可以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放在你的严密监管下使用。若有不轨,或毫无价值,再处理不迟。”

他顿了顿,看着阿福,语气带着绝对的信任:“朝廷的日常运营,律法的初步编纂,地方官的考核任免,钱粮的调度……这些繁琐政务,就全权交给你了。你办事,我放心。”

“是!主人,阿福一定会尽快搭建好政务中心。”

相比于那些心思难测、可能怀有异志的前朝降臣,苏宁无疑更信任自己亲手创造、绝对忠诚、且能力超群的AI类人机器人。

阿福,以及即将被安排到关键岗位的其他AI,将成为他构建新朝官僚体系的核心骨架,确保他的意志能够高效、准确地贯彻下去。

旧朝已覆,新朝初立。

在以阿福为首的AI体系治理下,核心区域开始恢复秩序;在滚滚铁流的西进征伐中,版图不断扩张。

一个以钢铁、数据和绝对忠诚为核心,融合了部分旧时代人才,但内核已然不同的的全新政权,正以前所未有的模式,在华夏大地上快速成型。

……

燕京的重建在阿福高效到近乎冷酷的统筹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废墟被清理,流民得到初步安置,新的秩序如同初春的冻土,虽仍显僵硬,却已开始松动。

这一日,苏宁正在原紫禁城武英殿内,批阅着由AI机器人整理汇总的各地军报与政务简报。

殿内陈设简单,昔日的皇家气象已被务实高效的氛围所取代。

殿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阿福那特有的、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响起:“主人,阿福求见。”

“进来。”

阿福推门而入,他身后还跟着两名面无表情的红旗军卫兵,以及一个被反缚双手、身形纤细的身影。

那身影穿着一身料子虽好却已显脏污破旧的旗装,头发有些散乱,低垂着头,看不清面容,但从那微微颤抖的肩膀可以看出其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主人,我们在清理西苑一处隐蔽地窖时,发现此女。经初步核实,其为清廷伪帝康熙之妹,封号建宁。如何处理,请主人示下。”

苏宁闻言,从公文上抬起头,目光随意地扫了过去。

他对什么前朝公主并无兴趣,是杀是留,本就在一念之间。

然而,就在那名女子似乎感受到他审视的目光,带着极大的恐惧与一丝残余的倔强,微微抬起头的刹那,苏宁的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

殿内光线不算明亮,但足以勾勒出那张梨花带雨的脸庞。

肌肤胜雪,此刻因惊惧更显苍白;一双杏眼极大,眼眶泛红,泪光点点,眼神中混杂着惶恐、无助,还有一丝被深深掩藏起来的、属于金枝玉叶的骄傲。

尤其那小巧的鼻子和微翘的唇形,竟与苏宁记忆中某个以娇媚灵动著称的港星邱淑贞有着惊人的七八分神似!

只是眼前的女子,更多了几分落难后的凄楚与柔弱,宛如一只受惊的雀鸟,更能激起男人骨子里的占有欲。

再想到小郡主沐剑屏酷似那个吴倩,苏宁便是明白这是一个融合世界。

苏宁并非急色之人,但身处这个时代,手握至高权柄,面对如此绝色,且是敌国公主的身份,一种微妙的、混合着征服感与欣赏的心态,自然而然地滋生出来。

阿福静静地等待着,没有任何催促。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那女子压抑的、细微的抽泣声。

半晌,苏宁打破了沉默,语气平淡,“松绑。”

“是!”

卫兵立刻上前,利落地解开了绳索。

突然获得自由,建宁公主下意识地揉了揉被勒出红痕的手腕,身体依旧紧绷,警惕而又茫然地看着宝座上的那个年轻男人……

就是他,毁掉了她的家国,如今也掌握着她的生死。

“抬起头来。”苏宁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缓和了些许。

建宁依言微微抬起下巴,泪眼婆娑地看向苏宁,眼神复杂难明。

苏宁仔细端详了片刻,那张与记忆中容颜高度重合的脸,确实让他感到几分赏心悦目。

一个前朝公主,无兵无权,留下她,既能满足自己一丝私欲,或许在某些时候,也能起到一点象征性的作用。

“带她下去,”苏宁对阿福吩咐道,“安置在……景阳宫吧!找几个可靠的嬷嬷和侍女伺候着,洗漱更衣,好好调养,别亏待了。”

阿福躬身:“是,主人。”

随即阿福对着眼前的俘虏建宁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动作标准却毫无温度。

毕竟她不论多漂亮都是亡国公主,以前的权势和趾高气扬已经不存在了。

建宁似乎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深深地看了苏宁一眼,眼神中有屈辱,有认命,或许还有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没有哭闹,也没有反抗。

只是默默地转过身,跟着阿福和卫兵,离开了武英殿。

看着那抹纤细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苏宁收回目光,重新投向桌上的公文。

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收留一个前朝公主,如同收藏一件精美的战利品,在这个刚刚平定北方的时刻,显得无足轻重。

……


  (https://www.24kkxs.cc/book/1670/1670935/8732775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