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十三岁的我被大领导召见 > 第892章 孩子名字叫海婴

第892章 孩子名字叫海婴


产房的门再次打开时,顾从卿几乎是弹起来的。

只见两个护士一左一右扶着刘春晓,她穿着病号服,头发松松地挽着,脸色依旧苍白,额角却带着一层薄汗后的光泽,脚步虽慢,却很稳。

“春晓!”顾从卿心脏一缩,下意识就想冲过去把人抱起来,胳膊刚抬起来,就被刘春晓抬手虚虚按住了。

“别抱,”她声音还有些哑,却带着松快的笑意,“我能走。

大夫说,产后多走走,能帮着排血块,恢复得快。”

她顿了顿,轻轻吸了口气,“刚才最疼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就是有点累。”

顾从卿这才看清,她的手搭在护士手臂上,指节还带着用力后的泛红,可眼神里却有种卸下重担的轻松。

他连忙收住脚步,改为小心翼翼地扶在她另一侧腰后,力道轻得像怕碰碎了瓷器:“慢点儿,咱不急。”

土豆也凑过来,想帮忙却不知道该扶哪儿,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嘴里念叨:“嫂子,你渴不渴?

陈阿姨炖的汤在保温桶里,温着呢。”

刘春晓笑了笑:“等回病房再喝。”

她侧头看了眼顾从卿,见他眼眶红红的,眼底全是心疼,忍不住抬手拍了拍他的手背,“真没事,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嗯,好好的。”

顾从卿喉结动了动,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这一句,目光却一瞬不瞬地跟着她的脚步,生怕她脚下不稳。

回到病房,护士帮着刘春晓躺好,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才离开。

陈阿姨赶紧打开保温桶,盛了小半碗鸡汤递过来:“快趁热喝点,补补力气。”

刘春晓刚喝了两口,就问:“孩子呢?”

“护士抱去育婴室了,说等会儿给送过来喂奶。”

顾从卿坐在床边,帮她掖了掖被角,指尖轻轻拂过她汗湿的鬓发,“你先歇着,等你有力气了再看。”

刘春晓点点头,眼皮渐渐沉了下来。

生产耗尽了她所有力气,此刻靠在熟悉的人身边,终于能安心地闭上眼。

顾从卿握着她的手,感受着她掌心慢慢恢复的温度,心里那块悬了一夜的石头,总算稳稳落地。

土豆趴在床边,看着嫂子睡着了,又看看哥紧握着嫂子的手,悄悄退了出去。

他要去育婴室门口等着,等小侄子被送回来的时候,他要第一个告诉嫂子——他们的宝宝,眼睛长得像哥,鼻子像嫂子,好看得很。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刘春晓脸上,给她苍白的脸颊添了点暖意。

顾从清静静地看着她,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

这个他爱入骨髓的姑娘,为他生下了一个小生命,此刻就安安稳稳地躺在他身边。

原来幸福就是这样,是产房外焦灼的等待,是她平安走出时的释然,是此刻握着她的手,就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温暖。

刘春晓在麻药劲儿过后浅浅睡了一觉,呼吸均匀,眉头也舒展了些。

陈阿姨见她睡熟,轻手轻脚收拾好带来的东西,低声跟顾从卿交代了几句“看好孩子,别让风吹着”,就拎着空饭盒匆匆往家赶。

回到家,厨房立刻热闹起来。

砂锅上架,当归、黄芪、红枣咕嘟咕嘟炖着乌鸡汤,这是补气血的。

另一边小锅里,鲫鱼豆腐汤正泛着奶白的泡,据说催奶最是管用。

灶台上还蒸着松软的小米糕,炒了盘清淡的青菜——顾从卿和土豆这几天跟着熬,也得吃点热乎的。

陈阿姨围着围裙转来转去,时不时掀开锅盖看看火候,嘴里念叨着“得烂乎点,春晓刚生完嚼不动”,手上的活儿却半点不慢。

忙了三个多钟头,天近晌午,她提着三个沉甸甸的保温桶回到医院。

一进门,正看见刘春晓半靠在床头,怀里抱着襁褓里的小家伙,正笨拙地试着喂奶。

小家伙含着哼哼唧唧,刘春晓脸上带着点无措,额头上又沁出了薄汗。

陈阿姨拎着三个沉甸甸的保温桶回到病房时,正看见刘春晓半靠在床头,怀里抱着那个小小的襁褓,有些笨拙地调整姿势。

小家伙闭着眼睛,小嘴巴在胸前拱来拱去,发出细碎的哼哼声。

“醒啦?”

陈阿姨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把保温桶放在桌上,眼睛先落在孩子身上,忍不住笑,“这小家伙,真有力气,饿了就急得哼唧。”

刘春晓抬头看她,脸上带着刚睡醒的倦意,却漾着温柔的笑意:“陈姨,你回来了。

我还好,就是刚喂他吃奶,总找不准姿势,折腾了好一会儿。”

“慢慢来,头回当妈都这样,”陈阿姨一边打开保温桶,一边絮絮地问,“肚子还疼不疼?

下身坠得慌不慌?

我给你炖了红枣乌鸡汤,补气血的。

还熬了花生猪蹄汤,催奶的,等会儿趁热喝。”

她把一个青花瓷碗推到刘春晓手边:“先垫垫肚子,我给你盛了点小米粥,放了点红糖,好消化。”

顾从卿从外面打水回来,看见陈阿姨,连忙接过她手里的布包:“陈姨,你受累了,跟着折腾一晚上了。”

“累啥,高兴还来不及呢,”

“赶紧洗手吃饭,我给你和土豆做了红烧肉,知道你们哥俩爱吃这个。”

刘春晓小口喝着粥,看着陈阿姨忙前忙后地摆碗筷,顾从卿在旁边帮着递这递那。

土豆则在婴儿床旁边一直盯着大侄子看。

“陈姨,您也坐下来吃点。”刘春晓说。

“我不急,”陈姨帮她掖了掖被角,“等你吃完了,我把猪蹄汤热一热,你得多喝点,才能有奶水喂孩子。”

她看着刘春晓苍白的脸,又心疼起来,“这生孩子就是过一趟鬼门关,可得好好补补。”

顾从卿端着碗,目光时不时落在刘春晓和孩子身上,嘴角噙着藏不住的笑意。

陈阿姨做的红烧肉还是熟悉的味道,可今天吃着,总觉得比往常更香甜些。

刘春晓喝着粥,听着陈阿姨的唠叨,看着身边的丈夫和弟弟,怀里抱着小小的婴儿,忽然觉得,所有的疼痛和辛苦,都在这一刻变成了最值得的馈赠。

陈阿姨收拾着碗筷,忽然想起什么,笑着问:“光顾着忙了,孩子的名字起了吗?”

顾从卿正给刘春晓削苹果,闻言抬眼看向她,两人目光在空中一碰,都笑了。

“想好了,”顾从卿把削好的苹果切成小块,递到刘春晓手里,语气里带着郑重,“叫海婴。”

“大海的海,婴儿的婴。”

刘春晓接着说,指尖在床单上轻轻写着这两个字,眼底漾着温柔的光,“我们在海外有了他,希望他像海一样宽广,也像初生时一样纯粹。”

陈阿姨琢磨着这两个字,连连点头:“好名字!海纳百川,婴是新生,又跟你们在海外有关联,有意义!”

土豆凑到婴儿床边,小声念着:“海婴,小海婴……”

他戳了戳小家伙的小脚丫,“以后我带你去公园玩,教你打篮球,好不好?”

顾从卿走过去,摸了摸儿子柔软的胎发,声音放得极轻:“等你长大了,爸爸带你回中国,看万里长城,——那是我们的家,也是你名字里‘海’的根。”

刘春晓靠在他肩上,看着父子俩的侧脸,心里一片安宁。

在异国他乡迎来这个小生命,名字里藏着对故土的牵挂,也藏着对未来的期盼,再好不过了。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婴儿床上投下一块温暖的光斑,照亮了小家伙酣睡的眉眼。

海婴,海婴,这两个字像一粒种子,落在这个小家庭的土壤里,带着跨越山海的思念,也带着落地生根的安稳。

陈阿姨收拾好东西,笑着说:“我这就回去把名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家里,算是认门了。”

这是他们那边的习惯。

她说着,脚步轻快地往外走,心里盘算着该给小海婴准备个什么样的长命锁才好。

病房里又安静下来,只有婴儿偶尔发出的轻哼。

顾从卿握住刘春晓的手,两人一起看着熟睡的孩子,眼里的笑意藏不住——从今天起,他们的家,又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乘风破浪的勇气。

因为爱,因为家,因为这个叫海婴的小生命,再远的漂泊,都有了归处。


  (https://www.24kkxs.cc/book/1670/1670430/420934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