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海婴的满月宴
孩子满月了,正常在国内的话就要办满月酒了。
但是他们现在在国外,周边亲人什么的都不在。
所以顾从卿和刘春晓本来想着就不办了。
但是两个人吧,又不舍得委屈孩子,觉得满月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中的第一个,所以两个人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小办一下。
分别邀请他们的同事、同学、朋友来家里一起庆祝一下。
既然在英国嘛,那就入乡随俗。
两个人都亲手给自己要邀请的同事、朋友、同学都写了邀请函。
顾从卿邀请的都是大使馆的同事领导,刘春晓邀请的是她关系比较好的同学、留学生,还有老师。
顾从卿还邀请了他在英国认识的关系比较好的,比如说出版社的主编,还有一些其他的外国的朋友。
两人加起来大概有四五十人那么多。
海婴满月前三天,顾从卿下班回来,手里拎着个纸包,里面是裁好的米白色卡纸和一管金漆笔。
“咱动手写邀请函吧?”他把卡纸摊在桌上,笔尖蘸了点金漆,在边角试了试,“虽然简单,但亲手写的,总比打印的有心意。”
刘春晓抱着海婴坐在旁边,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了:“好啊,我来念名字,你写抬头,我来写正文。”
海婴在妈妈怀里咂着小手,偶尔发出咿咿呀呀的声。
顾从卿的字迹遒劲有力,刘春晓的则娟秀清丽,金漆在卡纸上晕开淡淡的光泽,映着灯下两人的身影,格外温馨。
“蔡大使和夫人肯定要请,”顾从卿写下第一个名字,“还有使馆的几位同事,之前多亏他们照应。”
刘春晓点头,笔尖在纸上滑动:“我得请安娜她们几个,孕期多亏她们经常来陪我。
还有我的导师,他总问起孩子呢。”
“出版社的怀特主编也得算一个,”
顾从卿想了想,“上次他来家里,还说等孩子出生,要送套莎士比亚全集当礼物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要邀请的人一个个数过来。
顾从卿写得快,写完一张就递给刘春晓,她在末尾添上“期待您的到来”,再一起吹干墨迹,放进信封。
土豆凑过来,看着堆成小山的邀请函,眼睛亮晶晶的:“哥,嫂子,我来帮忙跑腿送,我认识路!”
“辛苦你了,”顾从卿揉了揉他的头发,“等写好,就交给你这个邮差。”
三天后,邀请函都送了出去。
蔡大使收到时,笑着跟夫人说:“这俩孩子,在国外也把仪式感做足了。”
安娜收到信,举着跟室友炫耀:“你看,春晓的字真好看,我一定要去!”
满月宴这天,顾从卿和陈阿姨一大早就开始忙活。
陈阿姨的丈夫和儿子也都过来了,她丈夫帮着顾从卿他们一起做菜,他也会做饭,做的还不错。
清晨六点,厨房的灯就亮了。
陈阿姨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她丈夫正蹲在地上处理一条鲜鱼,刀工利落,刮鳞、开膛一气呵成。
“从卿,这鱼用红烧还是清蒸?”
顾从卿正往烤箱里放烤盘,闻言回头:“一半红烧,一半清蒸吧,照顾着点外国朋友的口味。”
他袖子挽到小臂,脸上沾了点面粉,是刚才揉面团时蹭上的。
“妈,顾哥,我把海婴抱到客厅了,他醒了,正蹬腿呢!”
陈阿姨的儿子凑过来喊,手里还攥着个拨浪鼓,“土豆正跟他玩呢,说要教他认颜色。”
“轻点折腾孩子,”陈阿姨回头叮嘱,又对顾从卿道,“夫人呢?让她再睡会儿,不用起来太早。”
“我刚去看了,她醒了,在屋里换衣服呢。”顾从卿的擦了擦手,“我说让她躺着,她非说今天得好好打扮。”
快十点时,门铃声“叮咚”响起。
刘春晓正坐在沙发上逗海婴,闻言笑着起身:“肯定是我同学来了。”
开门一看,果然是七个熟悉的身影,手里还拎着水果和鲜花。
“春晓!”领头的安娜举着束向日葵,金发在阳光下晃眼,“我们来给你们帮忙啦!”
“快进来,外面冷。”刘春晓侧身让他们进屋,目光落在几个公派留学生身上,“你们怎么也这么早?”
“知道你家今天人多,过来搭把手啊。”
其中一个男生放下手里的果篮,搓了搓手,“有啥要干的,尽管吩咐!”
陈阿姨从厨房探出头,看见人来了,笑着招呼:“是夫人的同学吧?
快坐,我这锅里炖着汤,马上就好。”
“你们先坐着歇会儿,想吃点啥?
我刚炸了点小酥肉,尝尝?”
安娜他们哪肯歇着,安娜拉着刘春晓问:“我们先看看小海婴!”
另外几个男生则直奔厨房:“顾大哥,需要切菜不?
我们几个在宿舍经常合伙做饭,手艺还行!”
土豆和小陈正趴在婴儿床边,对着海婴的小脸蛋指指点点。
“你看他睫毛好长,跟嫂子一样!”
土豆说。
小陈戳了戳海婴的脚丫:“他刚才还抓我手指呢,力气不小!”
听见脚步声,两人回头,看见安娜他们涌进来,连忙让开位置。
“这就是海婴呀?”
安娜凑过去,声音放得软软的,“哦,真是个小天使!”
英国本地的同学也跟着惊叹,:“他太可爱了。”
厨房更热闹了。
顾从卿和陈姨掌勺,几个男生打下手,洗菜、切菜、递盘子,配合得倒也默契。
陈姨儿子跑进来拿水果,被他爸瞪了一眼:“别偷懒,去给客人倒点热饮!”
“哎!”小陈应着,拉着土豆往外跑,两人端着果汁和热茶,在客厅和厨房间穿梭,像两只忙碌的小蜜蜂。
第一批客人带来的不仅是祝福,更有实实在在的热络,像一缕暖阳,把这个清晨烘得暖融融的,也预示着这场热闹的满月宴,才刚刚开始。
下午三点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客厅,给原木色的地板镀上一层暖金。
顾从卿刚把从邻居家借来的第二张长桌摆好,用米白色桌布罩住,土豆和陈姨儿子就忙着往桌上摆。
餐具是顾从卿特意去唐人街买的青花瓷碗碟,边缘描着细金线,透着点中式的雅致。
“哥,椅子够了吗?我数了数,我这边三十把呢。”
土豆踮脚往客厅门口望,已经能听见外面的说话声。
“够了,”顾从卿抚平桌布上的褶皱,“五十个人,三桌正好,多出来的椅子放旁边,谁累了能歇会儿。”
话音刚落,门铃就接连响起来。
蔡大使带着夫人和晓雅来了,身后跟着使馆的几位同事。
主编捧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笑着跟顾从卿打招呼。
刘春晓的导师拄着拐杖,被两个学生搀扶着走进来……
客厅里很快热闹起来,中文、英文、夹杂着几句法语的交谈声混在一起,像一首轻快的曲子。
刘春晓抱着海婴坐在沙发上,身边围着她的女同学。
蔡晓雅挤过来,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海婴的小手:“顾叔叔说,他叫海婴?
像大海一样的名字。”
“是啊,”刘春晓笑着点头,“等他长大了,带他去看真正的大海。”
顾从卿在人群里穿梭,给这个递杯酒,跟那个聊两句。
看见邻居家的太太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小礼盒,他连忙迎上去:“玛莎太太,您怎么来了?
快请进。”
“不了不了,”玛莎太太笑着摆手,把礼盒递给他,“给小家伙的礼物,祝他健康长大。
我们晚上要去女儿家,就不打扰了。”
她往屋里看了眼,“真热闹,你们玩得开心。”
顾从卿接过礼盒,连声道谢。
虽然没过来参加,但这份心意,已经够珍贵了。
大盘的红烧鱼、清蒸虾被端出来,西式的烤鸡和蔬菜沙拉也摆上了桌。
陈姨儿子和土豆,给每桌添菜,两人额头上都冒了汗,却笑得停不下来。
“开饭啦!”顾从卿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就座。
几十把椅子坐得满满当当,三桌人举杯相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响。
“祝海婴满月快乐!”
蔡大使站起来,举着酒杯,“愿这孩子像他的名字一样,有大海的包容,有新生的力量!”
“干杯!”众人齐声应和,笑声差点掀翻屋顶。
刘春晓抱着海婴,坐在顾从卿身边,看着满屋子的笑脸——有黄皮肤黑头发的同胞,有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有看着他们一路走来的师长,有并肩作战的同事。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此刻都因为同一个小小的生命,聚在一起,分享着同一份喜悦。
主编举着酒杯走到他们桌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顾,春晓,恭喜。
海婴……是个好名字。”
顾从卿笑着与他碰杯:“谢谢。。”
夕阳透过窗户,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着桌布的餐桌上,落在盛满食物的盘子里。
顾从卿看着身边的刘春晓,又低头看了看她怀里的海婴,忽然觉得,所谓圆满,大概就是这样。
有爱人在侧,有稚子在怀,有友朋环绕,哪怕身在异乡,也能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模样。
(https://www.24kkxs.cc/book/1670/1670430/420721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