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还我正义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稀世孤品

第二百四十九章 稀世孤品


前言

据说,在隋炀帝称帝的十四年中,有十三年生活在吴州,主要原因就是他酷爱吴州的琼花。还因此将吴州改成了琼州。

琼州市在江河市的北面,两市隔江而望。自架起了润琼长江大桥后,两市的距离开车只需半个小时。

2007年春,叶雨菡在琼州市投资了一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并请了当地文化名人罗德明为顾问。

万万没有想到,罗德明因为发现和保护一件稀世国宝——宋代三菊汝窑洗,而迎来了一场惊涛骇浪。

叶雨菡也深陷其中。最终,她凭着超人的智慧和能量,与正义之士一起,制服了邪恶势力,让这件稀世国宝和一大批重要文物转危为安,重放异彩。

......

正文

晚上,将近十点钟,罗德明教授正欲关掉手机睡觉,突然有电话打过来:

“喂,罗教授,我是盛天集团的盛晖,这么晚打电话给您,真不好意思。”

罗教授略作思索,道:“盛总呀,久不联系,想必一切安好吧?你认识我这么多年,应该知道我有十点钟上床的习惯,有事能不能明天再谈?”

盛晖说:“老师,请恕我冒昧,因为这事实在太重要了,并且时间上十分紧急,我必须马上见您,相信您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定是会感兴趣并原谅我的。”

罗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道:“你现在也是个大忙人,那……好吧,我在客厅等你。”

言罢,罗教授把家中的大门打开,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盛晖,今年虽然只有四十岁出头,但已是本市民营企业盛天集团的董事长,主业房地产经营得风声水起,财力雄厚。

同时,他爱好收藏古玩,建有一个规模和等级都不容小觑的私人博物馆——盛天博物馆。

因为盛晖的再三邀请,加之他是凡淑娴的丈夫,罗教授才勉强当了这家博物馆的顾问。

令他顾虑的是,他怕这个博物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过是以弘扬中华文明为名,行借道敛财之实。

因此,他这个顾问,真可谓“顾问顾问,顾而不问”,很少参与其活动。

不知何因,盛晖已有近半年未与自己联系,今晚他又有何“要事”来相扰呢?

虽然大门开着,但盛晖仍礼节性地敲了敲门。

罗教授走到门口将气喘吁吁的盛晖迎进客厅。

盛晖先将两斤包装精致的“云雾”牌绿茶放在桌上,然后才坐到罗教授旁边,说:

“这是正宗的‘雨前’茶,这几天每天只生产几公斤,给您尝个鲜,也算得上礼轻情意重吧。”

罗教授对礼品没有拒绝,也没有说客套话。

他打量盛晖时的心情是复杂的。

二十年前,盛晖在琼州大学读书时曾是自己的学生。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对文物鉴定很有天赋,他所有的上学费用都是靠在古玩上捡漏而赚取的。

所以,自己对他青睐有加。

大学毕业后,盛晖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不到一年,就辞职自己创业,如今已是身价数十亿元的企业家。

不过,罗教授隐约感到,随着他身价的提高,他的商业习气也在增加。

原来那双明朗的大眼睛,显得有些狡黠,矫健的身形也有些发福。

盛晖见罗教授出神地盯着他,一言不发,显得有些局促不安,道:“老师,您看我的眼神怎么变得……有些陌生了?”

罗教授微微一笑,道:“有句俗话不是叫老眼昏花吗?人一上了年纪,眼神就不行了,这很正常。

你现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就别拐弯抹角,直接说吧。”

盛晖一听这话,敏锐地感觉到罗教授对自己可能有些看法,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罗教授不仅长得文质彬彬,与人说话也温和而直接,从不冷嘲热讽,今天有点反常,一定事出有因。

由于有事相求,盛晖也无心追问,他急忙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精雅漂亮的锦盒。

他将锦盒打开,从里面捧出一件像盆子一样的瓷器,轻轻地放在罗教授面前的茶几上。

罗教授一看,心中顿起波澜:这不是一件正宗的汝官窑(简称汝窑)笔洗吗?

他戴上老花眼镜,用高倍放大镜细细地察看起来。

此器形为标准的平口葵口洗。

胎质细腻,为典型的香灰胎。

釉色莹润肥厚,是少见的天蓝色,迎光微微泛着肉红光泽,显出玛瑙釉的特点。

开片细密,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呈“蟹爪纹”,这种开片方式是后世最难仿制的。

最为奇特的是,内壁有三朵菊花,菊花的每个细部,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都精细入微,栩栩如生。

三朵菊花,在道教中有特别的寓意,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汝窑无纹饰的历史定论。

不可思议的地方出在反面,三支钉烧造循规蹈矩,可靠近边缘处出现了一道浅浅的一公分长的指纹凹印。

按理,如此精美的器物,决不应该出现这种状况,这到底是瑕疵抑或是特殊的标记?这让罗教授这个国内的顶级瓷器鉴定大师都无法判定。

虽然还略带春天的寒意,但罗教授鉴定完毕,额上已沁出一层汗珠,他对盛晖说:“能否请你说说这件东西的来历?”

盛晖诡秘一笑,道:“您是琼州大学的历史学知名教授,又是省收藏协会会长,对行内的规矩应该很清楚,有些东西是不该问它的出处的。”

罗教授说:“你说得不错,这些规矩我比你懂,有些东西不该问它的出处,而这件东西我却必须清楚它的出处。”

盛晖问:“为什么?”

罗教授说:“我如此坚持,自有道理,只是……暂时不便对你讲。”

盛晖双手作揖道:“老师,这里面有重要的商业秘密,恕学生现在暂时不能说,以后,我一定如实向您禀告。

当务之急,我等着要您的鉴定结论,您就帮帮忙快告诉我吧。”

罗教授见盛晖如此为难,也就不再追问,道:“要说结论嘛,既可以说是开门见山的真品,又可以说是仿品。”

“此话听起来费解,能否请您说得详细、确定一点?”盛晖听得焦灼不安,不由得站起身来,两只原来紧握着拳的手心因为紧张也变得有些湿润。

罗教授见他这副样子,忙安慰道:“别急,别急。

说它是开门见山的北宋汝窑真品,是从形、胎、釉、工等特点综合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说它是仿品,是因为这东西与我十年前见到的那件一模一样,包括它的纹饰和凹印这两个特殊之处。

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都不可能有两件完全一样的汝窑器物,所以,我可以推定为仿品。”

“会不会是同一件东西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盛晖问。

罗教授说:“应该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为何要弄清它来源的主要缘由。

你既不肯说,自有苦衷,我也不能强求,对吧?

但是,对于我在哪里见过的,你也不能追问,问了我也不会回答。

因为,除了职业道德,还有另外一些因素。”

盛晖见罗教授对“另外一些因素”讳莫如深,知道必有缘故,便起身欲走,但站起来又坐下,说:

“老师,我还得问最后一个问题,这件洗的背面底部有一个指纹凹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罗教授回道:“这个指纹凹痕非常浅,明显是在上釉之前就有的。

它可能不一定是瑕疵,而是工匠故意为之。而工匠出于什么动机,我就不清楚了。”

盛晖对这一回答虽不十分满意,但感到多少有些启迪,加之卖家还等待着他的最后决定,他必须抓紧时间。

他从拎包里拿出一个鼓鼓的大信封,里面装的是两万元钱,塞到罗教授手里,说:

“那今天就这样吧,老师,打扰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务必收下。”

罗教授把信封挡回,道:“小盛,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

但是,因为你没说出这件东西的来源,这钱我不能收,如果收了,我就不是一般的犯错,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我好歹也算是你博物馆的顾问,举手之劳,收钱也太见外了。”

其实,这只不过是罗教授冠冕堂皇的理由,个中隐情,他这时是不愿道明的。

在盛晖看来,在古玩界请专家鉴定重要器物给一个红包,这是约定俗成的礼数,何况罗教授在瓷器鉴定方面是全国名列前茅的大家。

但对方已把拒收的理由说得很明确,自己也就不好再坚持了。

他红着脸收回红包,将装着宋代三菊汝窑洗的锦盒放入拎包,向老师再次道谢后便离开了。

但在他的心中,对这件稀世孤品的来历,却升起了一片疑云。


  (https://www.24kkxs.cc/book/1659/1659868/503406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