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354、宋应星的发现,亚欧大陆桥的方案

354、宋应星的发现,亚欧大陆桥的方案


朱慈烺的问题没毛病。

虽然这个时代的海外也有橡胶。

但是对于橡胶的应用还没有研究,更没有普及开来。

更何况在明朝初期的人,他们有橡胶可用吗?

宋应星赞叹的说道:“前人先贤的智慧不可小觑,他们找到了一种叫胶草的东西,这种东西的根茎可以炼出一种胶状物,可以用来密封蒸汽机的缝隙。

只可惜那种胶草的产量很少,所以蒸汽机在明朝初期,才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朱慈烺:“既然如此的话,为何自从明初之后,那些使用蒸汽动力的保存都没了呢?为何蒸汽机也都不见踪影了?”

宋应星:“启禀皇上,这个事情微臣还真没有考虑过,蒸汽机那么好的东西,为何没有人提及,也没有人在使用呢?这个事情背后肯定有阴谋……”

朱慈烺:“这个事情背后确实有阴谋,并且就跟我们不久前剿灭的“挑筋教”有关,只可惜剿灭了他们也没用,因为东西都被送走了!”

宋应星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说失窃的《永乐大典》,还有蒸汽机相关的技术和实物,都被“挑筋教”的人送去了海外?”

朱慈烺:“十有八九就是这样子的,不然那么多的蒸汽机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消失掉了呢?还有《永乐大典》的原本,又是被谁偷走了呢?

不知道大明的世家大族,还有佛门之类的势力,都已经被剿灭掉了,却没有发现《永乐大典》和蒸汽机的痕迹!”

宋应星:“问题是光凭“挑筋教”的话,他们肯定做不成这些事情,配合他们的人肯定不少。那些家伙真是该死,蒸汽机这么好的东西和技术,他们竟然会拱手送人?”

朱慈烺缓缓说道:“不管是那些世家大族,还是隐藏的很深的“挑筋教”。他们习惯了暗中掌控一切,做事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

应该是利用了儒教一家独大的心理,利用那些对奇技淫巧深恶痛绝的腐儒,悄悄的在暗中完成了他们的偷窃计划。”

宋应星又问道:“那些腐儒真是该死,他们为了一己私利,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省考b校啊,彻底改变了局面,否则天下苍生还会受他们的荼毒。

不过说到西方的红毛鬼,他们有了蒸汽机和相应的技术的话,为何那些西方来的红毛鬼,没有见他们使用蒸汽动力的宝船啊?”

朱慈烺:“那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太落后了,就比如现在把蒸汽机的技术和样品,交给深山老林里面的土著,你觉得他们能够造出来吗?”

宋应星:“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就是说那些西方蛮夷在得到我们的技术之前,他们在采矿冶炼和铸造等各个方面,都还是非常的落后。

所以他们这些年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想要造出合格的蒸汽机,他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不够?”

朱慈烺:“应该就是这样了,否则这个事情没法解释。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朝廷大军早晚有一天会杀到西方去的。

到时候将敌人都消灭掉,自然能够找到丢失的蒸汽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要带着人把永乐大典多抄写几份,朕会派一批人手给你。

这一次对《永乐大典》重新抄写,至少要抄写10份,其中一份用来给你们研究,其他的九份分别收藏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以后就不用担心再失窃了……”

宋应星:“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

随后又再次对敌人进行审讯。

那些使用分子依然还是不肯交代。

朱慈烺干脆让人将他们凌迟处死。

同时他还对影卫和大明调查统计局,下达了永无休止的追杀令。

以后只要遇到了“挑筋教”的人,先抓起来进行审讯,审讯出各种信息或者是对方死都不愿意交代。

那就通通凌迟处死。

还有就是不断追查《永乐大典》和蒸汽机的下落,直至全部找回为止。

就凭大明如今的实力。

早晚有一天会完成这些任务的。

事情到了这里还没完。

朱慈烺很快就提出了亚欧大陆桥计划。

准备把铁路从大明一直修到欧洲的西海岸,铁路所到之处,就是明朝大军征战之地。

所有敢于反抗的敌人,全部都会被彻底消灭。

穿越以前的朱慈烺,曾经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帖子里面进行了各种推测和猜想,说是明朝的灭亡背后,“挑筋教”就是幕后黑手之一。

当时对方的分析和推测,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当时朱慈烺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简单看乐子。

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啊!

再联想到二战时期的河豚计划。

那些该死的王八蛋死不足惜,朱慈烺发誓一定要将他们彻底灭掉。

别说是双方有着深仇大恨,就算没仇恨朱慈烺也不会放过他们。

了解一下X德勒的结局。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心寒的,都不会放过那些该死的家伙。

不过能够存在千年的民族,可不是那么容易彻底消灭的。

所以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朱慈烺的亚欧大陆桥计划提出来。

立刻让朝堂上下大吃一惊。

因为这个计划太庞大了,需要消耗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那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现在的大明朝廷虽然很有钱,但是也扛不住这么造啊!

所以内阁和六部的官员,拿到了亚欧大陆桥的大概计划之后。

全部都陷入了沉默。

以范景文为首的文官,觉得这样根本就不划算。

在东南半岛不是准备开凿运河了吗?

走海路的话岂不是更省事?

还不如修条铁路到东南半岛,然后顺着大江大河直接进入印度洋。

那样的话走海路就更省事了。

只是他们也知道这个方案,既然他们能想到,那么朱慈烺肯定也想到了。

所以他们现在思考的事情,是要怎么才能说服朱慈烺?


  (https://www.24kkxs.cc/book/1659/1659351/283539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