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诸天影视剧变小说 > 第1315章 拿下轮台

第1315章 拿下轮台


在明白林昊的超凡能力后,加上林昊的引导,郭昕终于接受了林昊这有些不可思议的提议。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林昊率领从龟兹军中精心挑选的五千白发老兵,以及两千余名长安招募的新兵誓师出发。

    郭昕亲送至城门外,看着这支以年迈的老兵为主,新兵为辅的奇特队伍,目光复杂。

    最终重重拍了拍林昊的肩膀叮嘱道:

    “一切小心,轮台城小,也切勿轻敌!这些老卒和娃儿,都是我们宝贵的力量,别折损太多了!”

    “大都护放心,此去轮台,必定凯旋。”林昊郑重点头。

    随后林昊带着大军直接北上,跟西州而来的三千精锐会合。

    这三千人,除了西州本来的一千,堪称百战余生的老卒外,还有林昊从长安带回来的两千新兵。

    此时西州虽然依然只有两千多兵力,但其中一千是新生力量,因此战斗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地增强。

    而这次带来的老卒,同样人人皆是百战老板,他们对北庭地形极为熟悉,他们的加入,不仅增强了力量,更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地理情报。

    两方人马会合后,全军达到近万兵力,在龟兹和西州的老卒中,选出对北庭都护熟悉的老兵带领下,朝着西北方的轮台而去。

    从西州到轮台这一路,比之前翻越雪线、穿越峡谷、渡过冰河可要轻松多了,而且选择的是相对好走的古道,但对于大多数来自关中平原的长安少年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尤其是在这条艰难的路上,新老两代唐军展现出惊人的融合与传承。

    白发老兵们用他们,在西域数十年生存的经验,教导新兵如何辨别方向、寻找水源、抵御严寒,甚至在雪地里如何隐蔽宿营。

    他们讲述着过去与吐蕃人、与各部族交锋的故事,语气平淡,却蕴含着血的教训和战斗的智慧。

    长安来的少年军卒们,从最初的新奇与兴奋很快被疲惫取代,但在老兵们的带领和鼓舞下,他们咬着牙,互相搀扶,默默坚持着。

    队列中,时常能看到年轻士兵,抢着帮老兵背负装备,而老兵则在不经意间,将最后一口干粮塞给年轻人补充体力。

    林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多少有些欣慰,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战火与艰难旅途成为最好的黏合剂,将两代人淬炼成一支真正的军队。

    经过十余日的艰难跋涉,大军终于抵达北麓,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虽然依旧荒凉,但相比南麓的极度干旱,这里水草略显丰美,隐约可见远处起伏的丘陵和更远处天山的雪峰。

    这里曾经是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因此从西州来的老卒,指着东北方向:

    “都督,再往东行军三日,便是轮台城所在,此地已属吐蕃游骑活动范围,需加倍小心。”

    林昊点头,下令全军进入战时状态,派出更多斥候,前后左右撒出十里,严密侦察。队伍行进速度放缓,更加隐蔽。

    第三日黄昏,派往轮台方向的斥候带回准确消息,轮台城就在前方三十里处,城墙低矮,守军目测不超过两千,且多为仆从军,戒备松懈,似乎完全未料到会有唐军从西南方向的天山之中杀出!

    “好!”林昊眼中寒光一闪,随后对着疲惫的大军吩咐道:

    “全军听令,于前方山谷隐蔽休整,饱食酣睡!明日凌晨,拂晓时分攻城!”

    命令传下,两千将士无声地涌入指定的隐蔽山谷。

    经过林昊一路的训练,以及老兵的帮助,整个兵营没有喧哗,也没有火光,只有压抑的兴奋,和临战前的紧张在空气中弥漫。

    士兵们默默检查着刀剑弓弩,吃着冰冷的干粮,然后抱着武器,依靠着岩石或同伴的身体,努力让自己入睡,养精蓄锐。

    轮台城那低矮的轮廓,仿佛已经隐约可见在远方的暮色之中。

    林昊登上一处高坡,最后望了一眼轮台城的方向,又回身看了看山谷中安静休息的军队。

    一万对两千,又是突袭,胜算极大,即便抛开那群白发老兵,就单林昊从长安带来的新卒,也能轻松拿下这里。

    但此战的关键,并非胜负,而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座未来大都督府的驻地。

    并用这场胜利,彻底点燃这支新老结合的队伍的军魂!

    ······

    待天色将明,天山北麓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却吹不散将士心中那越烧越旺的战意,而大唐的兵峰,已然兵临城下。

    “都督,且看我等为都督取了此城!”一位须发皆白、脸上刀疤纵横的老校尉越众而出,声音洪亮如钟,带着一股浸透风沙也无法磨灭的骄傲。

    尽管已经孤军作战二十多年,这些白发兵依旧不减大唐的骄傲,面对城墙坚实的轮台城也是信心满满。

    他身后,数千名同样白发苍苍的老兵齐齐踏前一步,残破的甲胄摩擦作响,浑浊的眼眸中燃烧着灼热的战意。

    他们曾被遗忘,曾孤军奋战二十余载,但大唐军人的脊梁从未弯曲!

    面对轮台城那并不算特别高耸的城墙,他们有着源自无数次血火淬炼的信心。

    “没错!都督!让吐蕃崽子们瞧瞧,咱庭州老兵的刀还利不利!”

    “龟兹城咱都守了二十多年,还怕他这小小的轮台?”

    “请都督下令!末将愿为先锋!”此刻一众老卒群情激昂,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这些老兵,最年轻的也已年过花甲,许多人甚至已是耄耋老者(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他们本应在家乡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如今却要在这万里之外的绝域,为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

    林昊看着这一张张饱经风霜、刻满忠诚与沧桑的脸庞,压下心中的酸涩,深吸一口气说道:

    “我知诸位老将军的勇武与忠心,然,本将既受皇命,忝为这西域大都督,拿下此城,便是本将分内之责,岂有安然在后,坐视诸位前辈冒死冲锋之理?”

    他目光扫过全场,猛地拔出腰间横刀,对着长安来的军卒厉声喝道:

    “此战,本将亲自为先锋!尔等紧随其后!让城中吐蕃守军看看,我大唐旌旗所指,睥睨何在!大唐完胜,进攻!”

    话音未落,林昊身影已如离弦之箭,率先冲向城墙!身下战马其速度之快,身法之矫健,竟在身后拉出一道淡淡的残影!

    此刻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守军最为困顿松懈之时。

    城头上的吐蕃哨兵抱着长矛,倚着垛口打盹,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已被压缩在龟兹、西州两座孤城、看似苟延残喘的唐军,竟会突然从天山深处杀出,兵临这座位于他们势力边缘的城池!

    等城头守军,被急促的警锣和脚步声惊醒时,林昊直接从马上一跃而起,攀上数丈高的城墙!身影尚未站稳,刀光已然暴起!

    凭借跳跃如飞、铜皮铁骨、力大无穷,气血恢复等技能,林昊直接在城墙上开无双。

    当然,为了更多的白发老卒恢复青春,林昊主要还是伤而不死,而不是杀的头颅满天飞的那种,要杀也是那些军官,以防止他们继续指挥作战。

    “敌袭~!”一名吐蕃军官的惊呼声戛然而止,喉咙已被一道冷电般的刀光切开!

    至于那些士卒,林昊直接上前就是一刀,然后继续下一个,大多伤而不死。

    林昊如同虎入羊群,身形在城头狭窄的空间内辗转腾挪,手中横刀化作道道索命寒光,每一刀劈出,必有一名吐蕃士兵溅血倒地。

    城墙上惨叫声、兵器碰撞声、重物倒地声瞬间响成一片!

    后续跟上的唐军老兵和新兵们,仰头看着城头上那如同战神般的身影,几乎忘了呼吸!

    “都督,都督端是好武艺!恐怕昔日的神通大将李将军也远远不及吧?”一名老兵喃喃自语,脸上满是震撼。

    李嗣业,那位身高七尺、腰围也是八尺,力大无穷、陌刀所向人马俱碎的大唐战神,是所有安西老兵心中武勇的极致。

    有认识郭元正的老兵,看着对方变年轻的面容,无比好奇的低声议论:

    “林大都督昔日虽然强壮,却也没这般厉害,此次返回长安,莫不是真有奇遇?遇仙了不成?”

    “嘘,等这场仗打完你们就知道了!”郭元正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给了个模糊的说法。

    这其实是林昊此前就交代给他的,不仅是他,之前陪林昊东归长安的三百士卒,也收到了林昊让他们传递的消息,算是给这些老兵打预防针。

    在林昊堪称恐怖的清场效率下,城头抵抗迅速瓦解,甚至直接跳进城内打开城门。

    “大唐!万胜!”

    “杀进去!”

    城门洞开,唐军几乎没费多大力气,便攻进了轮台城!

    此刻积蓄已久的唐军,如同决堤洪流,怒吼着涌入城中!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毫无悬念,城中的吐蕃守军本就不多,且多为战力较弱的仆从军,主将又在第一时间被林昊斩杀,失去有效指挥,很快就被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至于零星的抵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彻底平息。

    时隔一年,轮台城,这座天山北麓的战略要点,终于再次插上了大唐的旗帜!

    790年,吐蕃趁唐朝国力衰退、北庭都护府与朝廷联系被切断之际,大举进攻唐朝在西域的据点。

    轮台守捉城作为北庭都护府的重要防线之一,在此期间被吐蕃军队攻占。

    战斗结束,林昊立刻投入到繁重的善后工作中,清点战损、安抚城中未逃走的胡人百姓、查封府库、统计缴获、巡逻城防、安排岗哨~。

    好在这些事情,不需要他事事亲力亲为,在安排好工作后,便前往俘虏营,先将那些濒死的战俘的生命给吸收了。

    从清晨一直忙到日头西斜,方才稍稍喘了口气,城内的事务也基本完成梳理。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正准备带这群白发老兵人前显圣的时候,一名从长安来的年轻军官,面色凝重,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都督,儿郎们在城中找到了一些人。”年轻军官眼圈通红,嘴唇紧抿,似乎强忍着巨大的情绪。

    “一些人?”林昊有点搞不清楚,他追问道,“是什么人?可有什么难办之处?”

    “都督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军官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没说出来,只是眼圈早已发红,眼眶中满是泪光。

    林昊跟着他出去,在城中辗转一圈儿,来到一处脏乱狭小的巷道里,见到了少年所说的那群人。

    年轻军官引着林昊,穿过一片狼藉的街道,越走越偏僻,最终来到城西一处弥漫着恶臭的肮脏巷道。

    这里堆满了垃圾,低矮破败的土屋如同蜂巢,许多甚至只有半人高,需要弯腰才能进入。

    而在巷道深处,一片稍微开阔点的空地上,黑压压地站着一群人。

    只是看了一眼,林昊的呼吸便为之一窒,其实这一幕,之前在蒲昌城(鄯善县)的时候,就已经见过一次,还招募了数百士卒!

    跟蒲昌城时候一样,这些还活着的大唐军民,此时已经不能称之为“人”,更像是一群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骷髅!

    这群人一个个衣衫褴褛、穿着吐蕃人的破衣服,脸上饱经风霜,身子由于长时间的劳累与折磨,已经变得瘦弱不堪。

    可他们见到林昊,尤其是唐军制式铠甲,看到他身后那面鲜明的“唐”字旗帜时,他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胸膛不自觉的挺了起来,竭力站得笔直。

    “将军!可是我大唐的兵马回来了?”一名看起来像是领头者的老者上前,用已经有些生涩的汉话问道。

    看到这一幕,听到他们的声音,林昊已经猜到了这些人的来历。

    眼前的这些人,不是什么俘虏或平民!他们是这么多年来,在各场战役中陷没被俘的大唐军民!是那些沦陷的军镇和守捉城里,至死未曾投降的忠魂!

    “正是!本官乃陛下亲封的西域大都督!”林昊郑重其事行了个军礼道:

    “诸位受苦了,如今吐蕃人已经被赶走,诸位又可以堂堂正正做大唐子民了!”

    轮台守捉:位于今乌鲁木齐附近,是北庭都护府下重要的守捉之一,也是碎叶道的重要交通节点。

    沙钵守捉:位于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

    冯洛守捉:位于沙钵守捉以西。

    耶勒城守捉:位于冯洛守捉以西八十里。

    俱六城守捉:位于耶勒城守捉以西八十里。

    张堡城守捉:位于轮台县以西一百五十里。

    乌宰守捉:位于张堡城守捉以西,需渡过里移得建河,七十里可达。

    叶河守捉:位于乌宰守捉以西,渡过白杨河后七十里可达。

    黑水守捉:位于叶河守捉以西,渡过黑水后七十里可达。

    东林守捉:位于黑水守捉以西七十里。

    西林守捉:位于东林守捉以西七十里


  (https://www.24kkxs.cc/book/1659/1659092/8639507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