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诸天影视剧变小说 > 第1317章 支援

第1317章 支援


而在制造的农具中,最出彩的就属曲辕犁了。

    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末期的江东地区,也被称为江东犁,就算林昊不把技术带过来,很快也会被改良出来。

    与之前的直辕犁相比,曲辕犁进行了多项重大改进,包括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这些改进使得犁架变小变轻,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使单头牛日耕面积从直辕犁的0.5亩提升至1.2亩,效率提高140%。

    可以说在耕地方面,在工业机械化之前,曲辕犁绝对是农业工具的巅峰之作。

    当然,打造农具只是为了立足,当农具打造的差不多的时候,林昊尝试着使用基因引导功能,将小麦种子进行基因改良。

    没想到居然还挺成功的,毕竟原本这个基因引导的技能,是源自于环太平洋中,先驱文明对生物的基因改造。

    原本林昊还以为只能针对生物,没想到连植物也在改造范围之内。

    将小麦使用基因引导技能,将其改造成抗干旱、抗病虫、生长期短的高产小麦种子。

    而在轮台两万军民,数千蓄力的努力下,周围三个捉守城,数十万亩土地都进行了耕种。

    “都督,这要是丰收了,咱们该能吃多久啊?怕是连西州、龟兹的大军也能全部养活了!”被林昊安排到俱六城来的屯田将领激动的问道。

    林昊笑了笑说道:“等收了粮食,自然要给郭郡王和杨都护送些过去,到时候咱们再派些人带种子过去,教他们如何种植。”

    西州和龟兹的条件,虽然没有天山以北这么好,不过种植林昊改良过的小麦倒是足够了。

    “都督,这些农具真好用啊!”这时候从长安而来的军卒期盼的问道:

    “俺能不能让商队带回长安,让俺家里也用上啊?要是有了这些,俺爹娘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此事容易,倒也不用专门送农具过去!”林昊不在意的说道:

    “等商队再回来,我就把图纸给郭家的管事,你们可以付钱,让他们打造农具给你们的家人!”

    又过了些日子,几十万亩粮食终于种下去了,甚至最开始播种的基因改良小麦,有些已经开始发芽。

    ······

    “大都督,你让俺们找的东西找到了!”林昊视察完农田,刚回到城中,又一个好消息传来。

    原来是林昊派出去的勘探队伍,从林昊指定的地方,带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石头回来了。

    有的如同黑炭一般,有的上面闪着或黄,或红的色泽。

    “好,这些是煤矿和铁矿,有了这些东西,咱们终于可以真正站稳脚跟了!”林昊高兴的说道。

    根据后世的资料,乌鲁木齐附近有多种矿藏,煤矿和铁矿就是其中比较主要的矿藏。

    而林昊选了轮台城作为西域大都督府,可不仅仅因为附近能种地而已。

    有了足够的煤矿和铁矿,接下来就是武备的问题了,随后林昊带着从长安来的工匠冶铁,开始着手制造简易机床,准备生产大唐的甲胄和兵器。

    毕竟连战马都改良过了,战马的承载能力和耐力有了极大加强,完全可以训练更强大的全具装骑兵。

    其实大唐不是没有具装骑兵,要知道大唐的军队,是整个封建王朝之中,着甲率最高的朝代。

    就连作为将领使用的明光铠,都已经普及到精锐部队的士卒当中,可以想象此时的大唐有多强大。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大唐中央军一朝尽没,西北军又跟东北军在香积寺对砍,战损率杀了个一比一,将整个大唐的精锐军队消耗了个干净,哪还有吐蕃占据河西走廊,甚至杀到长安,劫掠洛阳的事情。

    ······

    “都督,这麦苗感觉比长安的长得还好啊!”麦苗一出来,那些耕种经验丰富的士卒,马上就看出了不同。

    “这才半个月的工夫,这苗,这苗比长安上等水浇地里出来的还要精神!您看这根茎,粗壮得跟小葱似的!这叶子,肥厚油亮!”

    众人闻言纷纷凑近细看,啧啧称奇,另一名同样老于农事的士卒抓了一把脚下的土,在手里捻了捻,眉头紧锁,更是疑惑的说道:

    “奇了怪了!这地明明是才开出来的生地,土壤和肥力也稀薄,远不如关中的熟地,咋能长出这等好苗子?莫非是这西域的水土格外养麦?”

    人群议论纷纷,都将惊异的目光投向闻讯赶来的林昊。

    林昊走到田边,俯身仔细查看了麦苗的长势,心中了然。

    这些经过他利用能力进行基因优化的麦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抗逆性以及远超时代的养分吸收效率和光合作用能力,在这片未经污染、日照充足的土地上,自然表现惊人。

    他站起身,脸上带着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笑容,解释道:

    “诸位不必惊奇,此乃我精心选育的良种,最是耐旱耐瘠,再加上此番垦荒,诸位同袍弟兄不惜气力,深翻土地,引水灌溉及时,这麦苗得了人力、天时,自然长得壮实些。”

    轻描淡写地掩盖了真相,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的说道:

    “然,这仅是开始,苗好,更需后期精心管护,间苗、除草、追肥,一样都松懈不得!唯有如此,待到夏收,我等方能仓廪充实,人人饱腹,方有气力守住这轮台城,乃至光复更多失地!”

    “都督说的是!”众人纷纷点头,对林昊说的深信不疑,同时对未来的收成充满了更殷切的期盼。

    这些麦子,可是林昊参考了本地气候,特意改良出来的良种,放在如今这个年代,那就是大杀器。

    根据林昊的预估,这些麦苗要是弄好了,比关中平原的土地,产量翻上两三番也不是没希望。

    大唐时代的小麦产量,大概是一石,也就是现代大约160斤的样子,这还是水土丰茂,耕种勤勉的情况下。

    要是普通的地方,土地环境稍微差点,还要靠天吃饭,能有五六十斤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古代,需要十亩以上,才能养活人的原因。

    “前段时间大伙儿辛苦了,不过咱们还不能歇啊,接下来我们还要养地龙。”

    “地龙?”士卒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困惑之色。

    地龙(蚯蚓)他们自然认得,中药里常用,平日地里也常见,但这东西还能专门养?

    有士卒好奇问道:“都督,养地龙作甚?可是要配药?给营中弟兄治病?”军中多有跌打损伤,他们本能地往这方面想。

    “也算是治病吧,不过不是治你们想的那些病,而是治饿病和馋肉病的。”林昊笑呵呵说道。

    见众人闻言脸色变得古怪,甚至有人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似乎误会了什么,林昊赶忙笑着补充解释:

    “莫要胡思乱想!非是让你等直接去吃那地龙!”

    “想想你们年少时,是否也挖过地龙,拿去喂家中的鸡鸭?那鸡鸭吃了地龙,是否长得格外快,下蛋也更勤?”

    林昊在后世就听说过,这里就有人饲养蚯蚓,用来喂鸡和制造肥料。

    有了肥料,这些小麦就能取得更高的产量,而有了大量的鸡,就可以让士兵们多吃肉,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这么一说,许多出身农家的士卒顿时眼睛一亮,纷纷点头称是,毕竟小时候确有此事!

    林昊继续道:“我等若能大规模饲养地龙,便能有充足的饵料,在这轮台城外,建起大规模的鸡场!”

    “届时,何愁无蛋无肉?本督的目标是让我大唐,驻轮台的每一位将士,每日至少能吃上一个鸡蛋!每隔三五日,便能尝到一顿香喷喷的鸡肉!”

    “每日一个鸡蛋?”

    “隔三差五吃鸡肉?”

    士兵们顿时哗然,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这简直是他们梦中都不敢想的神仙日子!即便是长安殷实人家,也未必能如此奢侈!

    肉食,在任何时代都是珍贵的资源,对于普通士卒而言,更是难得一见。

    立刻有人激动起来:“都督!此话当真?真能养出那么多鸡?”

    也有人心存疑虑:“这地龙,真能养?那玩意遍地都是,还需专门养?”

    “自然能养!而且能养得极好!”林昊信心十足的说道:

    “本督自有妙法!不过,养殖之事,亦有讲究。地龙虽好,却也不可直接大量投喂,需得煮熟,再混以麸皮、草叶,如此方能让鸡鸭长得健壮,不易生病!”

    规模化养殖会面临疫病的危险,尤其是蚯蚓容易携带各种病菌,如果直接投喂给鸡鸭,很有可能被病毒感染。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煮熟,还有就是一次性不能喂养过多,否则鸡鸭容易消化不良,最好搭配麸糠和新鲜草叶。

    他简单解释了一些防疫和科学喂养的概念,虽未深入,却已让士卒们觉得颇为在理。

    其实优先养鸡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林昊也直言是因鸡只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能最快补充蛋白。

    养殖牛羊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只能先从养殖鸡开始,既有肉也有蛋,要想吃上羊肉串和手抓肉估计还得等一阵儿。

    尽管心中仍有几分,对养殖蚯蚓的本能抵触,但看着眼前长势惊人的麦苗。

    再回想起林昊自到来后,创造的种种“奇迹”,尤其是他始终身先士卒、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作风,士卒们心中那点疑虑很快被信任和期待所取代。

    “都督说能成,那就一定能成!”

    “跟着都督干!日后天天有蛋吃,经常有肉尝!”

    “对!干了!”

    说干就干,在林昊的亲自指挥下,一队士卒被专门分出来,负责这项“地龙养殖大业”。

    选址、挖坑、松土、填入大量收集来的腐草、落叶、牲畜粪便作为基料,每一步林昊都亲自示范讲解。

    最后,他将那些从空间装备中悄然取出的、经过基因优化、繁殖力超强的新品种蚯蚓苗,混入基料之中。

    初期,负责此事的士卒们每日与泥土腐殖为伍,难免觉得这活儿又脏又憋屈,远不如操练刀枪来得痛快。但碍于军令和对林昊的信任,还是坚持了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当地里的麦苗愈发茁壮,远远望去已是一片喜人的绿意时,负责照料蚯蚓田的士卒发出了更加惊骇的呼声。

    “都督!快来看!快来看!这,这地龙成精了!”

    林昊闻讯赶去。只见负责的士卒小心翼翼地挖开一片蚯蚓田,周围的士兵都好奇地围拢过来。

    下一刻,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松软黝黑的土壤之中,根本看不到泥土的本色,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全是粗细各异、不断扭动蜷缩的蚯蚓,数量之多,简直超乎想象。

    “老天爷,这,这也太多了!”

    “俺滴娘诶,这得有多少条啊?”

    “这,这能喂多少只鸡啊?怕是几千只都吃不完吧?”

    士卒们看着这堪称“恐怖”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随后就是对未来,肉食自由的无比憧憬!

    ······

    数月后,驻守龟兹的郭昕,再次和手下亲信聊起了林昊。

    “林大都督去轮台这么长时间了,不知道他们带的粮食还够吃不够吃!”

    老将想到林昊的处境,想了想这才说道:

    “大都护,我听西州来的商队说,林大都督在轮台城,屯田练兵搞得火热,想来粮草消耗也不小!”

    郭昕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吩咐道:“咱们算算自己的粮食,看能不能给他寄一些过去?”

    老将笑呵呵的说道:“我们都老了,少吃点也没啥,能让儿郎们吃好,咱们饿上一两顿也心甘情愿啊!”

    粮食对他们来说同样宝贵,可这些白发老兵,都把林昊带来的长安少年,当成了自己的子侄,为此他们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子侄们吃饱。

    “只是多少得留些军粮,杨都护传来消息,颉于伽斯最近似乎又有要进攻吐蕃的打算,到时候肯定得拉上咱们。”有人提醒道。

    正商议期间,有人兴冲冲跑进来,“大都护,大都护,轮台城派人来了,他们还给咱们送来了粮食!”

    “嗯?啥情况?他们怎么反倒给我们送粮食来了?”郭昕不可思议的说道。


  (https://www.24kkxs.cc/book/1659/1659092/8633769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