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召他入朝
夕阳西下。
“奉孝,你的细作要立刻行动起来。”
张新抬头看了看殿外的天色,转头看向郭嘉。
“我要蜀中所有的情报,越快越好,越细越好。”
“诺。”
郭嘉躬身行礼。
“今日就先到这里吧。”
张新看向其他人,笑道:“诸位都回去好好歇息。”
“平蜀之战,就有劳诸位费心,好好谋划一番了。”
“我们争取在明年之前平定蜀中,然后迁都!”
“愿为明公效力。”
众人齐齐行礼告退。
张新捡起地图旁的小皮鞭,准备下班。
这时一名亲卫走了进来。
“主公,奉车都尉刘璋求见。”
“刘璋?”
张新心中暗道:“他难道是听说了今日朝堂之事,过来找我求情的么?”
奉车都尉虽然是比二千石的高官,可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私人车夫而已。
属于是个亲近显贵,但没有实权的职位。
张新和刘璋只见过一面。
就是那日刘协邀他同乘车驾之时。
驾车之人,便是刘璋。
当时张新并不知情,还是后来听说了刘璋的职位之后,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那个小白胖子,就是割据了蜀地二十年的刘璋啊......
除此之外,二人之间就没有什么交集了。
刘璋今日前来,只会是为了刘焉上疏之事。
“请他进来吧。”
张新藏好小皮鞭,让典韦把地图取下,又坐回到主位上。
既然刘璋自己找上门来,正好可以见上一见,弥补一下那天错过的遗憾。
“诺。”
亲卫转身离去。
过了一会,一个白白胖胖的小胖子走了进来。
小白胖子见到张新,躬身一礼。
“下官,奉车都尉刘璋,拜见大将军。”
“季玉不必多礼。”
张新微微一笑,伸手一指。
“请坐。”
“多谢大将军。”
刘璋道了一声谢,走到张新给他指的座位上坐好。
张新趁着刘璋整理仪容的时候,仔细的打量着他。
小白胖子今年大约二十出头,面庞青涩稚嫩,看起来比他还小两岁的样子。
或许因为是家中老幺的缘故,小白胖子给人的感觉,并没有那种世家子弟从骨子里散发出的傲气,反而十分随和。
张新见他整理的差不多了,开口问道:“不知季玉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啊?”
“大将军。”
刘璋拱手道:“下官于今日听闻家父在蜀中生病,上疏请召下官入蜀探视,敢问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
张新点点头。
“大臣出镇,质子于朝,此乃惯例。”
刘璋组织了一下措辞,小心翼翼的说道:“下官知道,大将军也是不好破坏规矩,才在今日朝会之上,暂且将此事按下。”
“然,父有疾,子事之,此乃孝也,天经地义。”
“下官三兄身患狂症,无法事父,还请大将军怜惜我父老迈,兄长有疾,容许下官入蜀探视一番,以尽孝道。”
刘璋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起身走到堂中下拜。
“下官尽了孝道,立刻就回长安,朝中也有我二位兄长在此,还请大将军宽心......”
“季玉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张新走到堂中,将刘璋扶了起来,“我大汉以忠孝治国,季玉既有此孝心,我又怎么能阻拦你尽孝呢?”
“大将军可是应了?”
刘璋脸上露出一丝惊喜。
这么顺利的么?
“此事我尚需与百官商议一番。”
张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道:“今日天色已晚,季玉还是先回去吧。”
“大将军不能做主么?”
刘璋面露疑惑之色。
这朝廷现在不都是你说了算的么?
还商量啥呢?
“季玉说的这叫什么话?”
张新佯怒道:“你是将我比作董卓、李傕之流了么?”
“是下官失言了。”
刘璋反应过来,连忙道歉,“还请大将军恕罪。”
张新脸上怒色稍去,拍了拍刘璋的肩膀,温声道:“季玉放心。”
“五日之后的朝会,我一定会想办法,成全你的一片孝心。”
“那,那就多谢大将军了。”
刘璋连忙道了声谢,说道:“下官告辞。”
张新身经百战,又久居上位,即使是佯怒,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也不是刘璋这种公子哥可以抵挡的。
刘璋为张新的气势所慑,又听闻他说会想办法,不敢再纠缠,行了一礼之后,急匆匆的润了。
“季玉慢走。”
五日时间,一闪而过,又到朝会之时。
刘焉上疏之事,再次被拿了出来。
百官分成两派讨论,叽里咕噜。
赞成派以淳于嘉为首,从孝道出发,认为刘焉的长子、次子都在朝中。
区区一个幼子,朝廷讲点人情,让他去看一眼,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对派以朱儁为首,理由也很充分。
留质,这是规矩!
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将来再有外放出镇的大臣找朝廷要质子,那朝廷是给还是不给?
不给,万一人家拿刘焉说事,心生不满怎么办?
给了,那这质子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
再者说了,汉中米贼作乱,朝廷与益州的联络本就不是很顺畅。
搞不好刘焉就是看到了这一点,生出了图谋不轨之心。
刘瑁有狂症,无法继他之位。
万一把刘璋放过去,刘焉直接立他为继承人,割据蜀地咋整?
百官讨论完,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张新。
“大将军,你怎么看?
司空和太尉各执一词,最后做决定的人,还得是张新。
张新早有准备,目视贾诩。
以贾诩的官职,本来是不需要上朝的。
但有时情况特殊,一些不用上朝的官员,也可以申请上朝。
只要通过审批就行。
这审批之权,现在就在张新的手里。
有些话,张新本人不方便说的,自然要找人来帮他说。
贾诩收到信号,迈步出列。
“臣贾诩有本奏。”
刘协的声音传来。
“准奏。”
“启禀陛下。”
贾诩微微躬身,“臣以为,刘焉年事已高,既然患疾,必不能视事,不如召他回朝养病。”
“至于益州,朝廷可复设刺史,另行选派贤能担任。”
“如此,既不用破坏朝廷规矩,也能让他与家人团聚,一举数得。”
(https://www.24kkxs.cc/book/1658/1658938/224142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