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季汉刘璋 > 第761章 荀彧推衍

第761章 荀彧推衍


许都。

    自秦军从荥阳撤离,曹操在观望一段时间后,也跟着从荥阳撤离并返回了许都。

    许都重地,天子和公卿所在,曹操不敢离开太长的时间,他担心留守的曹昂和荀彧镇不住场子,出现他在前方攻战的关键时刻,而后方的许都突然间生出波澜,以至于功亏一篑。

    所故,每次征伐过后,曹操都会早早的返回许都,以防许都生变。

    说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是有的,可以在征伐礼乐之事上假借天子的名义,牢牢的把控大义所在,谁敢对抗曹军,就是汉家的乱贼,同时又可假借天子的名义,将封赏爵禄掌握在手中,藉此和一众诸侯进行利益上的交换,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利益。

    但挟天子的坏处也很明显,汉家立国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忠于汉室的臣子不知凡几,这些所谓的忠臣,看不惯他曹操的所作所为,以曹操总览朝政是悖逆的举动,和以往的董卓、李郭没有什么两样,是故许都公卿,不少人私下里勾连,意欲一举掀翻曹氏的统治,还大政于天子。

    且汉家的忠臣已经有过一次行动,那便是衣带诏之事,国舅董承联合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密谋诛杀曹氏,只不过为曹操所发觉,反手格杀了这些人,但也还有漏网之鱼,如刘备出逃,以及不在名单上潜伏下的人员还未尽数挖掘出来。

    忧心于此的曹操,每每在外征战的时候,一颗心有三分心思牵挂着许都,担忧又来上一次衣带诏之事。

    而今,当曹操抵至许都城门处,望着一切如常的许都城,他心中的这份担忧卸去了一二,不过虽是这一次许都城内的汉室忠良没有发难,但下一次呢,天知道什么时候许都城会出现汉室忠良掀起的祸乱。

    念及于此,曹操不免眉宇间含忧。

    “父亲。”

    “丞相。”

    闻听曹操返回许都,留守许都的曹昂和荀彧连袂而至,于城门前迎接曹操入城。

    入得许都城,踏入丞相府,曹操先是向曹昂和荀彧垂询起了他离开许都的这段时间,许都发生的大小事宜,在知悉无有大事后,曹操向荀彧-——这位他幕府的谋主,讲解起了如今河北的局势。

    秦军攻取邺城,袁尚窜逃河间,以及袁尚遣使袁谭处请和。

    乍闻如此特大新闻的曹昂和荀彧,各自蹙眉思索了起来。

    “向者奉孝进言,让孤遣使袁谭和袁尚处,劝说他二人兄弟和睦,并力对抗秦军,不可再行兄弟相攻之事,不然河北早晚为秦军所得……令君于此事,可有什么看法?”曹操道出了郭嘉的献计,他垂询起了荀彧的看法。

    荀彧皱眉斟酌一二,接着他缓缓摇了摇头道:“丞相,以彧之见,此事恐是难成。”

    “何者?先是袁尚发兵攻打平原郡,围困袁谭于平原县内,二人嫌隙已深,实是难以互信,就算袁尚以大局劝告袁谭,让袁谭放弃二人之间的怨恨,但袁谭念及被围平原一事,当以为袁尚不过势穷力蹙,才不得不伏低做小,来日袁尚声势复振,将又是对平原县进行威逼。”

    “再者,丞相劝其兄弟和睦一事,恐是适得其反,盖因先前袁尚和袁谭交兵,而丞相伺机攻伐青州,谋取青州之地,于今袁谭心中,丞相的风评当是不佳,而今丞相劝和,在袁谭看来,不过是和袁尚请和之事一般无二,都是因为局势不佳下的委屈求和,是不得已而为之,非是诚心正意。”

    “所故,袁谭十有八九不会应下袁尚的请和,也不会理会丞相的劝和。”

    “令君所言,是乎在理也。”曹操微微颔首,他有些后悔,不该在前面袁尚和袁谭交兵的时候,趁机去谋取青州,导致他在袁谭的心中成了一个狡诈奸猾,不可置信之徒。

    不过到底也是袁尚军略不足,任谁也没有想到,袁尚在兵马倍于袁谭,且扫清平原诸县,将袁谭围困于平原县内时,都没能拿下平原县,而后袁尚在秦军攻伐邺城的情况下不得已退兵,导致如今袁谭声势复振,成为河北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目下竟是需要他和袁尚去拉拢。

    庸儿最是无能!!!

    “说起来,彧所忧心的事情,不仅是袁谭驳斥袁尚的请和,而是袁谭会因为袁尚请和一事,认为袁尚势力衰竭,有可趁的机会,因而自平原发兵,北上河间同袁尚再度争锋。”荀彧语气担忧的说道。

    “到了那个时候,河北乱成一锅粥,秦军只需趁袁谭和袁尚战至力竭的时候,发兵东进,或许都不用交兵厮杀,河北的郡县长官就将闻风归降,以至河北落入了秦军的手中。”

    “而秦军既得河北,我中原之地,西面和北面都将面临秦军的兵锋,实将难以应对,毕竟两面临敌,左右支绌,终是会露出破绽。”

    曹昂闻言,他疑惑道:“令君,目下秦军攻取邺城,克定魏郡,念来袁谭就算不愿意接受袁尚的请和,但在秦军于魏郡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应当是不敢发兵北上同袁尚争横,毕竟这等事情实在是太过不智了,袁谭就算是中人之姿,也当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荀彧露出无奈的笑色,他出言为曹昂解惑道:“公子,倘若秦军引去,只在魏郡留下守御的兵力,并且秦王遣使袁谭,和袁谭谈定结盟一事-——前面袁谭因袁尚进逼而向关中呼救,秦军发兵邺城行围魏救赵之事,可见两方是有结盟的根基在。”

    “袁谭得秦王宽纵其心,又以为袁尚势穷退守河间,必当一举可定,此等良机下,袁谭安不得发兵河间,以求扫定袁尚,成为河北袁氏势力的领头羊,再无他人可以威胁他的权位。”

    “再然后。”荀彧嘿然一笑道:“以彧之愚见,袁谭必当打着这样的主意-——袁尚即克,内中无忧,加之幽州、渤海、河间、平原在握,招募军马,拔擢良将,然后谋取夺回邺城,光复袁本初创下的基业,至于现下袁谭做的这些事情,在袁谭眼中是权宜尔。”

    “那令君以为,袁谭可否克定袁尚。”循着荀彧的话,曹昂追问了一句。

    “难矣哉!”荀彧目色萧索,他摇了摇头道:“袁尚虽是败退河间,然麾下尚且有精卒万人,且幽州刺史审配忠心于其人,幽州之甲兵可为袁尚所用,此外田丰、逢纪、张郃、高览等文武大臣仍旧效事于袁尚。”

    “所故,就算眼下袁尚败退河间,士气不佳,但也不是袁谭所能一时间克定的,战事一起,必然是拖延日月,而袁氏兄弟复又相争,且战局持久,河北郡县的官吏见状,多半会对袁氏绝望,转而归降秦王。”

    “这先降者得厚赏,次降者得中赏,临战斩获的俘虏,以秦王之仁德,必是不会加害,定然是得下赏-——迁居关中,无以任事,但保全一条性命,这等金科玉律,河北郡县官吏中的有识之人必然知晓,当会尽早归降,以作做先降之人。”

    “如令君言,河北岂不是早晚没于秦王之手。”曹昂才智中人,但他也知道河北落入秦王刘璋手中后,中原之地所面临的局面将急剧恶化,如荀彧所言,以中原对抗关中、河北,失陷是早晚的事情。

    “彧方才所言,不过揣测而已,事情究竟如何发展,还需观之后效。”见曹昂为之有心,荀彧宽解了一句,但也只是宽解,他并没有推翻他对未来局势的推断。

    上首的曹操,听着曹昂和荀彧的对谈,他顿感时局艰难,倍于昔日官渡临敌之时,眼下当急思破局之策为上。

    ……

    邺城。

    为刘璋所遣,崔琰回到了邺城,念来旬月前他以袁氏旧臣的身份从邺城离开,而今他返回邺城,却已经是秦王幕府的从事身份了。

    进入邺城,踏足县寺,崔琰见到了坐镇邺城的黄权——如今邺城初定,作为大军统帅的黄权,一时间不好轻离,他需要牢牢监控城内的动静,以防袁氏旧臣出现悖逆的举动。

    “镇东。”崔琰拱手向黄权致礼,并向黄权出示了刘璋的文书-——着崔琰为使者,领袁谭家小至平原,与袁谭申明盟友之义,并推袁谭为魏公,以助长袁谭北上河间同袁尚争横的决心。

    得刘璋文书,黄权无有二话,他唯令是从。

    前面刘璋手令,迁徙顽抗不降的袁氏旧臣以及魏公府的人员到关中一事,因邺城初定,一时间不好大动手脚,所故魏公府的人员还留在邺城,这里面就包括袁谭的家小。

    崔琰凭借刘璋的文书和黄权的命令,轻轻松松的从魏公府带走了袁谭的家小,只是在崔琰带走袁谭家小时,府内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府内之人以为是秦军入城已旬月,邺城已经大定的情况下,秦军开始诛杀屠戮他们这些袁氏的子弟和亲属,做到斩草除根,因而府内哭声和悲语大作。

    就在崔琰打算出首宣读刘璋的命令时,一名美艳少妇朗声道:“诸位勿忧,秦王为人素以仁德著称,入城之时即是没有诛杀我等,并且遣甲兵护佑,同时赐予我等杂缯絮和钱粮,又岂会在这个时候行屠戮的事情,此中必有其他的缘故。”

    崔琰扫了一眼,他认出了这名少妇的身份,乃是袁熙之妻甄宓,前面袁熙任幽州刺史,家小留于邺城,甄宓便在府中侍奉袁绍的夫人刘氏,而后邺城为秦军攻取,刘氏虽是出逃,但甄宓却是落到了秦军手中。

    早间崔琰就听闻过甄宓为人贤德,且聪慧非凡——昔日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甄氏屯有大量的钱粮,甄宓年岁十几,就有非凡的见识,劝告其母开仓放粮,广为恩惠,以免落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境况中。

    而今听甄宓出众劝言哀戚的袁氏子弟,崔琰心下感叹,传言不虚也,此女果是聪慧贤淑。

    在甄宓劝告一语后,崔琰跟着宣读了刘璋的命令内容,让魏公府的袁氏子弟知晓,被带走的袁谭家小不是被拉去诛杀,而是要放归给袁谭,此言一出,让魏公府的袁氏子弟大为羡慕-——这等好事,如何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甄宓闻言,心弦为之触动,接着她眉目低垂了起来,她为人聪慧,大抵猜到秦王所以放归袁谭的家小,是两方关系不错,而她的夫君袁熙追随于袁尚,同秦王为仇敌,多半她是不会被放归给袁熙,和她的夫君重逢在一处。

    崔琰在领取到袁谭家小后,他就踏上了前往了平原郡的道路,河北之地大抵坦途,唯有河流或许算得上阻碍,但到底没有蜀道艰难,也没有大江阻隔南北的不便,所故数日后,崔琰抵达了平原县。

    而崔琰带着袁谭家小前往平原县的消息,早早的为快马通传给了袁谭,袁谭立于平原县外数里,一双眼睛只向西望去,好似要望穿秋水一般,希望能望见家小的身影。

    很快,为首的崔琰先入了袁谭的眸光中,而后接着的是数架马车,袁谭见状,本该立于原地等待的他,心中却是等不及了,他拍马上前,先是同崔琰交谈了几句,而后连忙转向马车,去瞧马车的人。

    在马车上,袁谭见到了这段时间朝思暮想的家小——知道崔琰带着他的家小前来,他是日望夜望,望着崔琰到来的那一天。

    “秦王果是信人矣。”袁谭向着崔琰称赞起了秦王的为人,他不敢置信,秦王真的释放了他的家小,而没有将他的家小视作制约他的武器,这让他对秦王的为人敬佩万分。

    迎接崔琰入城,袁谭置酒招待起了崔琰,酒席上,崔琰向袁谭申明了他此次前来所携带的任务-——与袁谭结盟,并推袁谭为正牌子的魏公一事。

    袁谭闻言大喜,他欣然接受,目下他正好有北上攻伐河间的意图,而和秦王结盟,他就不必去忧心西面的威胁,可以放心去征伐河间,给他的好弟弟袁尚予以报答——先前袁尚攻打平原县时的礼尚往来。(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1658/1658420/1159026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