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退位让贤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干爹在上,请受儿子一拜!

第五百三十四章 干爹在上,请受儿子一拜!


“你们啊,错就错在不该自以为是,竟敢在陛下圣明面前耍弄那点微末的心眼。”

赵瑞公公一边喝着茶,一边淡淡说道。

“陛下是何等英明神武之人?又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蒙蔽的?”

赵瑞叹道:“咱家早就耳提面命,提醒过你们,陛下真正看重的,是你们治理河南的实际能力与成效,而非你们那套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拙劣本事!”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失望:“结果呢?你们两个倒是做得‘漂亮’,向陛下禀报河南省情时,竟避重就轻,粉饰太平,刻意将真实的灾情瞒报、虚报。”

“咱家实在想不明白,这样做,对你们究竟有何裨益?”

“黄河溃堤,河南遭受如此之大的灾祸,这满朝文武大臣,乃至天下百姓,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陛下此次御驾北巡,其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亲察灾情,解决民困。”

赵瑞的声音里透着恨铁不成钢的惋惜:“即便你们见了陛下,在陛下面前痛哭流涕一番,以此真情流露,表现出对河南受灾百姓的深切怜悯,恳请朝廷能多拨银钱,多发粮食,以解黎民倒悬之苦,那也远远胜过你们在陛下驾前侃侃而谈,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谎话!”

“那样至少还能说明你们心中尚存百姓,陛下也会因此感到些许欣慰。”

“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肥沃田亩被洪水吞噬,又有多少人死在洪水之中,这些都应该老老实实地向陛下奏报,让朝廷洞悉实情,才能对症下药,定下最有效的救灾之策。”

“这才是真正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

“而你们这种自作聪明的行径,只报喜不报忧,岂不是摆明了故意给陛下添堵吗?”

“试问,陛下又会如何看待你们这些心怀鬼胎的臣子呢?”

郑鸿渐和赵清直静静地听着,无言以对,只是不约而同地抬起衣袖,不停地拭擦着额角渗出的冷汗。

“咱家也知道,你们是怕陛下会追究黄河溃堤的责任。”

赵瑞的语调略微缓和,道:“黄河大堤究竟是如何溃堤的?”

“当初修建大堤之时,是否存在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甚至贪污受贿的行径?”

“这些内情,咱家确实不甚明了。”

他沉声说道:“但陛下既然已亲临河南,便必然会将此事彻查到底。”

“你们也休想再遮遮掩掩,企图蒙混过关。”

“更何况,陛下连那归德府的知府李济川都能网开一面,特意降旨不许轻易处死他,而是要先查明其中缘由,再行定责。”

“难道你们还不明白陛下真正的用意吗?”

“黄河溃堤,这是天灾,而非人祸。”

“陛下开创‘科学’一脉,凡事都讲究追根究底,注重实证,绝不会轻易地降罪于无辜之人。”

赵瑞点醒道:“即便你们想要撇清黄河溃堤的责任,那也只需将当初修筑堤坝时的责任撇开来便可。”

“只要你们在修堤之时问心无愧,确实倾尽全力,即便黄河溃堤,真的将整个河南省都淹没了,陛下也绝不会因此而降罪于你们。”

“若是修堤之初便已埋下了隐患,从而导致今日黄河溃堤的惨剧,那么无论涉及到谁,陛下都将一查到底,追究其责任。”

“这才是你们要撇开的。”

“至于灾情本身,你们虽是巡抚巡按,但天灾与你们并不相干”

“你们就算将灾情报得再小,又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

“倘若朝廷因此而减少对河南的赈灾支出,这反而会加重你们自个儿身上的担子。”

“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还有那个李济川,”赵瑞话音一转,道:“他就算真的在陛下跟前告你们一状,那也总比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牢狱之中要强得多!”

“今日上午,随驾的政务大臣杨大人已然奉旨前往开封彻查了。”

“你们可千万别以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就能真的神不知鬼不觉,不留丝毫痕迹。”

说到这里,赵瑞特意将语调拉得极长,目光灼灼地盯着两人,道:“依咱家看啊,若是杨大人真能查出些问题,那倒还好说。”

“可若是查来查去,却又什么都查不出来,那问题可就大了!”

郑鸿渐与赵清直二人相互对视,眼中皆浮现出难以掩饰的疑惑。

“赵公公此言,究竟是何深意?”郑鸿渐按捺不住心中的困惑,沉声问道。

赵瑞闻言,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带着几分讥讽与不屑:“查得出问题,那至少说明河南的官场还有救,还有一线生机。”

他语调一转,语气愈发森然:“届时,无非是哪里出了问题,便整顿哪里;哪个官员贪赃枉法、受贿徇私,便直接将其拿下,绳之以法。”

“可若河南官场真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上上下下沆瀣一气,无论如何都查不出丝毫问题……”

说到这里,赵瑞猛地提高了声量,目光如电,直直地逼视着两人,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咱家倒是想问问,你们河南是打算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要与大明朝廷对抗到底吗?”

轰!

犹如一道惊雷炸响。

郑鸿渐与赵清直的脸色霍然剧变,刚才的疑惑瞬间被巨大的恐惧所取代。

这一层道理,并不深奥难懂,他们本应该想到。

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他们身为局中人,却是一叶蔽目,只想着怎么瞒天过海,竟连这一点都给忘了。

若非赵瑞点醒,恐怕到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一次,是赵清直率先按捺不住,语气急促地问道:“那依赵公公高见,下官二人眼下究竟该如何行事,方能求得一线生机呢?”

赵瑞并未立即作答,而是不疾不徐地端起茶杯,再次轻抿一口清茶。他缓缓放下茶杯,这才慢悠悠地开口道:

“黄河在河南省内溃堤,你们二人,身为河南巡抚与巡按,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或多或少都负有一定责任。”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本来嘛,你们最明智,也最应该做的,就是在面见陛下的时候,当面向陛下伏身请罪,坦承过失。”

“然后,再实事求是地向陛下汇报灾情的真实情况,详细阐述你们制定的救灾方案,以及治理黄河的详尽策略。”

赵瑞的语气中不无惋惜:“如此这般,即便你们之前有些许小过失,陛下也会念及你们治理河南的功绩,念及人才难得,国家封疆大吏,不可轻动,从而对你们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可你们却偏偏不这样做,反而要在陛下面前耍弄那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卖弄自己的那点雕虫小技,这分明就是自寻死路啊!”

两人呆立当场,怔怔不语。

赵瑞缓缓说道:“陛下之所以没有立即处置你们,实是权衡当下之举。”

“黄河溃堤,河南百万灾民流离失所,正翘首以盼朝廷的救济。”

“你们二人执掌河南全省政务,若在此刻将你们一并革职拿问,对河南官场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彻底清洗,即便朝廷能迅速委派新的官员前来,他们也需要时间熟悉地方事务,难免会耽误救灾的时机与进程。”

“因此,陛下才暂且留用你们,让你们继续办差。”

“如若不然,此时此刻,你们便不是站在此地与咱家对话,而是早已被剥去官服,身陷囹圄,等候问罪了。”

赵瑞话锋一转,语气又严厉起来:“然而,即便如此,你们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等到河南的救灾事宜办好了,灾民都安置完毕了,便是你们被下狱问罪之日。”

郑鸿渐和赵清直闻言,皆是吓得心惊肉跳,脸色煞白。

他们虽然早已隐约察觉到陛下对自己二人心存不满,却也万万没有料到,事态竟然已经严重到这般地步,直逼绝境。

“扑通”一声闷响,郑鸿渐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便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他顾不得体面,连连叩首,声音带着哭腔,颤抖着恳求道:“赵公公救我!求您救我一命啊!”

赵清直见状,也随之跪倒在地,不住磕头。

赵瑞却依旧气定神闲,面不改色。

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摆了摆手,道:“你们也不必太过慌张,只要你们尚未被押入大牢,事情便依然有回旋的余地。”

他顿了顿,道:“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接下来,你们只需做好两件事,或许尚能为自己挣得一线生机。”

“这第一件事,”赵瑞伸出一根手指,语气郑重而严肃,“便是立刻去写奏折,向陛下请罪认罚。”

“奏折写好后,咱家会亲自替你们递呈上去。”

“切记,奏折之中务必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可再有任何欺瞒陛下的行为,否则便是自绝生路!”

“陛下眼里揉不得沙子,你们千万不要卖弄自己的聪明。”

他收回手指,又伸出第二根,接着说道:“至于这第二件事嘛,你们身为河南省的主官,抗洪救灾乃是你们责无旁贷的天职。”

“虽说眼下你们跟在陛下身侧,行动上有所不便,但陛下也并未限制你们与河南省内大大小小官员的联系。”

“你们必须指挥河南省上下所有官员,不分昼夜,不遗余力地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减轻灾情,安置好灾民。”

“必须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让陛下看到你们二人的办事能力。”

“让陛下明白,你们并非只会阿谀奉承之辈,而是真正有治理河南、匡扶社稷的能臣干吏。”

“唯有如此,陛下或许才会对你们网开一面,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他望向跪伏在地的两人,道:“咱家所言,你们可都听得真切,明白了其中的利害?”

郑鸿渐和赵清直闻言,齐齐以头抢地,发出响亮的磕头声,异口同声道:“下官都听明白了,赵公公大恩大德,下官铭记于心,没齿不忘!”

说完,赵清直又道:“倘若此番赵某能侥幸逃过一劫,大难不死,愿拜赵公公为干爹!”

“只求赵公公不弃,能收下我这个不肖子,赵某此生必鞍前马后给赵公公办事,唯公公马首是瞻!”

旁边,郑鸿渐听得目瞪口呆。

他暗自思忖,这赵瑞虽是掌印太监,但年岁却不大,而赵清直的岁数已然不小。

论年龄,赵清直做赵瑞的父亲都绰绰有余。

万万没有想到,这赵清直竟然如此厚颜无耻,为了攀附巴结上赵瑞这位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连“拜干爹”这种荒唐之事都能做得出来!

“无耻啊!简直是太无耻了!”郑鸿渐在心里嘶吼着,极度的鄙夷与震惊涌上心头。

自己与这等小人同在一地为官,以前怎么就没能看穿他竟还有这般卑劣的嘴脸呢?

平日里,这小子向来表现得清高自傲,对任何人都一副不假辞色的模样,谁能想到他骨子里竟是如此趋炎附势的货色。

转念一想,郑鸿渐又释然了。

也对。

在河南省内,赵清直身居巡按之职,与自己这位巡抚大人平起平坐,品阶高过其他所有官员。

他自然有资格目中无人,摆出一副孤傲的姿态。

也只有在赵瑞这等人物面前,他才终于露出了自己本性的丑陋。

这个欺上媚下的家伙,我郑鸿渐真是耻与他为伍,共事一地!

郑鸿渐在心底暗骂不已。

然而,身体的反应却比思想更快一步。

他不甘落于人后,当机立断,马上便比赵清直更进一步,直接将头磕得咚咚作响,慷慨激昂道:“赵公公对下官有救命之恩,那便是再造之恩!如同亲生父母一般!”

“儿子日后一定好好侍奉赵公公,为赵公公养老送终,绝不让公公有一日之忧!”

……


  (https://www.24kkxs.cc/book/1657/1657446/244110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