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时间之王:我是假面骑士时王! > 第392章 一屋牵挂,两城温柔

第392章 一屋牵挂,两城温柔


她瞥见女儿放在被子外的手,手指纤细,指尖上带着浅浅的茧子,指腹因为长期握笔,按压出了一道淡淡的红痕,那是日复一日刷题、记笔记留下的痕迹,指甲盖修剪得整整齐齐,却因为经常接触纸张,边缘有些磨损,心里一阵发酸,悄悄叹了口气,眼底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连忙转过身,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怕眼泪掉下来惊扰了女儿。

陈佳萱轻手轻脚退出来,轻轻带上房门,门闩合上时只发出一丝极轻的“咔哒”声,像是怕打破这片刻的安宁。她走到餐桌旁,对正在拆早餐油纸的童凯比了个“嘘”的手势,眼神里满是疼惜与无奈。“让她再睡会儿吧,看这孩子睡得沉的,估计昨晚又复习到后半夜了。”

她压低声音,把温好的豆浆端上桌,瓷碗与桌面碰撞时,她特意放慢了动作,只发出轻微的脆响,“早餐咱先吃一半,剩下的鲜肉包、豆沙包、茶叶蛋都放蒸锅里保温,火调得最小,就怕烧干了;豆浆倒在暖壶里,壶口还盖了块纱布,防止落灰,等她醒了正好能吃热的,凉了的包子皮就硬了,孩子不爱吃,豆沙包凉了还会腻。”

童凯咬了口肉包,鲜香的汤汁在嘴里化开,肉香混着面皮的麦香萦绕在舌尖,却没多少胃口细细品尝,只觉得喉咙发干。他闻言点点头,咽下嘴里的食物,声音依旧放得很轻,带着一丝沙哑:“辛苦这孩子了,高考这关不好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

他抬手捶了捶发酸的腰,掌心按在腰椎第三节的位置轻轻揉搓,力道不敢太大,怕弄出声响,“昨晚后厨的小王都累得直跺脚,说从来没见过这么旺的生意,切菜切得手腕都酸了;我调酒调得手腕也发僵,后来干脆让小李顶上,我去帮忙端盘子、收桌布,到最后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嗓子干得冒烟,刚才在楼下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才勉强润了润喉咙。

下次中秋前,得提前多雇两个人,不然光靠咱们几个,身体真扛不住,也怕分心照顾不好薇薇。”陈佳萱舀了一勺豆浆,吹了吹热气,轻声应道:“是啊,昨晚我收拾桌子都收拾到凌晨四点,最后一桌客人走的时候,地上撒了不少花生壳和纸巾,我蹲在地上擦了半天才干净,膝盖都蹲麻了,站起来的时候差点晃倒;碗碟堆得快顶到水槽了,洗到最后胳膊都抬不起来了,现在肩膀还酸着呢。咱们累点没事,可别耽误了孩子。她现在正是关键时候,营养得跟上,复习得顺心,家里的事咱们多担着点,别让她分心。”

她顿了顿,看向女儿的房门方向,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等忙过这阵子,我去菜市场挑只老母鸡,给她炖点鸡汤补补,再买点她爱吃的草莓,昨天看水果店老板发朋友圈,新到的草莓又大又甜,就是有点贵,不过孩子爱吃,贵点也值;还有她念叨了好久的葡萄,也给她买两串,补充点维生素。”

童凯点点头,拿起桌上的纸巾擦了擦嘴角,目光也投向女儿的房间,轻声说:“是啊,上次她跟我说想吃红烧肉,我一直没顾上做,等这波忙完,我亲自下厨给她做,用冰糖慢炖,炖得软烂入味,她小时候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一顿能吃两大块。”夫妻俩的对话像一阵轻柔的风,飘在晨光里,满是藏不住的疼惜,偶尔停顿的间隙,还能听到彼此轻微的喘息声,那是疲惫到极致的自然流露。

餐桌旁的小几上,还放着童筱薇昨天特意买回来的桂花糕,是爸妈爱吃的无糖款,包装纸上印着精致的桂花图案,用细麻绳系着一个小小的蝴蝶结,那是她昨晚出门买复习资料时,特意绕了两条街去的老字号糕点铺,排队排了二十多分钟才买到的。

童凯拿起一块桂花糕,轻轻咬了一口,清甜的桂花香在嘴里散开,带着糯米的软糯,入口即化,却没尝出多少滋味,心里只想着女儿,这孩子总是惦记着他们,自己却舍不得多花一点时间休息,连买块糕点都要选他们爱吃的口味,上次她自己想吃的芒果干,看了半天价格,最后还是放下了。

陈佳萱也拿起一块,慢慢咀嚼着,眼角的笑意里带着一丝欣慰,女儿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只是这份懂事,却让他们心里越发心疼,她悄悄把剩下的桂花糕收进保鲜盒,想着等女儿醒了,让她也尝尝,虽然是无糖的,但桂香浓郁,应该合她的口味。

他们不知道,枕头上熟睡的童筱薇,昨晚是真的熬到了晨光微露。台灯下,她一道题一道题地啃着数学压轴题,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上面画满了辅助线、函数图像,有些地方还因为思路卡顿,被划得乱七八糟,又重新写上新的演算过程,铅笔芯都用断了两根,削笔刀放在手边,削下来的木屑堆了一小堆。

眼皮沉重得像挂了铅,好几次差点趴在桌子上睡着,都靠着掐一下手心、用冷水洗把脸强行清醒,甚至还喝了半杯浓咖啡,苦涩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刺激着味蕾,却只能暂时驱散一丝倦意,过后反而更觉得疲惫。窗外的天色从浓黑渐渐转为靛蓝时,她才做完最后一套英语试卷,听力部分的音频还在耳边隐隐回响,完形填空错了两道题,她用红笔仔细订正,在旁边写下错误原因,字迹已经有些歪斜,笔画都显得无力,显然是体力不支了。

开窗透气时那点清冽的凉风也没能压下极致的倦意,只让她打了个寒颤,裹紧了身上的薄外套,指尖冰凉,连攥住门把手的力气都快没有了,直到天边泛起淡淡的藕粉,她才撑不住,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只是脱了鞋子,靠着枕头沉沉睡去。此刻,她的眉头偶尔会轻轻蹙一下,像是在梦里还在演算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嘴里还无意识地嘟囔了一句“辅助线……不对”,转瞬又舒展开,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或许是梦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校门,又或许是梦到了骑士纹章所象征的勇气与胜利。

口袋里的骑士纹章贴着温热的肌肤,那是她生日时爸妈送的礼物,黄铜材质的纹路被她摩挲得光滑发亮,上面的骑士持剑的姿态依旧挺拔,阳光透过棉质的衣料照在上面,反射出微弱却坚定的光,像是在替她守护着这难得的安稳睡眠,也守护着她藏在心底的、沉甸甸的梦想——那是她偷偷写在日记本里的目标院校,扉页上还贴着一张小小的骑士贴纸。

窗外的桂树被晨风吹得轻轻摇曳,细碎的金黄色花瓣簌簌落下,带着清甜的香气,偶尔有一两片飘进房间,顺着敞开的窗户,落在窗台上,又轻轻滑落到地板上,其中一片还飘到了童筱薇的习题册上,沾着一点墨香,像是在为她的努力加油。远处的天际线已经彻底亮了起来,金红色的晨光穿透云层,洒在对面的屋顶上,给瓦片镀上了一层金边,偶尔有早起的鸟儿掠过天空,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啼,打破了片刻的寂静,却又很快融入这温柔的清晨里。

晨光渐渐爬满房间,从窗帘缝隙里的一缕,慢慢蔓延到床沿、书桌、地板,照亮了习题册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照亮了女儿额前柔软的发梢,也照亮了夫妻俩鬓角悄悄冒出的几根白发——那是为生活奔波、为女儿操劳留下的痕迹,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格外显眼。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响、窗外的风声、花瓣飘落的细碎声响,还有一家三口各自藏着的牵挂,在晨光里悄悄流淌,织成一张温暖而坚韧的网,将这个十月的清晨裹得严严实实,也将这份朴素的爱与期许,深深融进了每一个呼吸之间,绵长而久远,像窗外的桂香,久久不散。

十一点的盛京,阳光暖得刚好,中街巷子里的老字号文创照相馆飘着淡淡的檀香。推开雕花木门,墙上挂满了往届游客的古装合影,红墙金瓦为背景,格格与皇阿玛的装扮相映成趣,宋烟雨一眼就挪不开眼。老板娘是个健谈的阿姨,笑着拿出两套熨烫平整的服饰:“姑娘这套水绿色旗装,配珍珠旗头,衬得你肤白;小伙子这套明黄色龙袍,绣工是按古籍复刻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穿上绝对精神!”

宋烟雨换上旗装,领口的缠枝莲纹样针脚细密,裙摆垂落时像流水般顺滑,她对着铜镜转了半圈,珍珠流苏轻轻摇晃,脸颊微红:“会不会太隆重啦?”周源刚套上龙袍,玉带束腰,顶戴花翎歪了点,他抬手扶正,凑到她身边打趣:“咱们‘皇阿玛’配‘格格’,刚好拍套专属文创照,逛故宫前先过把穿越瘾!”

老板娘笑着帮宋烟雨调整旗头,往她鬓边别了朵绒球花:“这样更灵动,拍照时风一吹,流苏和绒球一起动,画面才活。”周源也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微微拱手:“格格,移步拍摄区?”宋烟雨被他逗笑,攥着团扇轻轻拍了他一下:“别闹,快拿上朝珠,道具得配齐!”

拍摄区就设在照相馆后院,搭着简易的红墙背景板,摆着仿古的宫灯和石桌,老板娘熟练地调整灯光:“先拍张并肩合影,小伙子站得挺拔点,姑娘侧身靠过去,手里的团扇轻轻搭在膝头。”周源挺直腰背,一手背在身后,一手自然垂落,宋烟雨侧身依偎着他,嘴角带着浅笑,珍珠流苏垂落在肩头。

快门声轻响,老板娘又指挥着拍单人照:“姑娘来张持扇远眺的,小伙子拍张拱手问安的,动作放开点,才有宫廷那味儿!”两人跟着指引摆姿势,偶尔出错笑场,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拍最后一张隔空对望的照片时,周源故意板着脸,宋烟雨却忍不住笑场,老板娘趁机按下快门:“这张好,自然又甜蜜!”

拍完照,两人换回自己的休闲装和舒适运动鞋,老板娘把古装仔细叠好放进防尘袋,歉意地笑道:“实在不好意思呀,前面还有好几组客人的照片在修,你们这组得等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取,修图要精细点才好看,你们先去逛故宫,逛完回来刚好能拿到,保证不耽误你们行程!”

周源接过寄存凭证,笑着道谢:“不着急,慢慢修就好,我们逛故宫也得花一阵子。”宋烟雨摸着鬓边残留的绒球花香,眼底满是期待:“没关系,慢工出细活,我们正好趁这个时间多拍点故宫的实景照,到时候和古装照凑一套。”

两人沿着中街步行五分钟,盛京故宫的大清门已近在眼前,十一点的阳光给红墙金瓦镀上暖融融的光晕,门楣上的海水云龙纹饰在强光下愈发清晰,连龙爪下的祥云都看得真切。检票时,工作人员笑着问:“刚从旁边照相馆拍了古装照吧?好多游客都这么安排,逛故宫和拍照两不耽误!”

进了宫门,青石板甬道两侧的宫灯在风里摇曳,古木的沉润气息混着十月的暖意扑面而来。两人脚步轻快地往东路走——攻略早提醒过,故宫需步行1.5万步,舒服的鞋子才是关键。大政殿的八角攒尖顶忽然撞入眼帘,八根金龙蟠柱撑起整个屋顶,像放大的草原帐篷,气势恢宏。

宋烟雨忍不住加快脚步,围着殿宇转了半圈,指尖轻轻拂过柱上的龙纹:“你看这雕刻,龙鳞的层次感太绝了,比课本里的建筑图细致多了!”周源打开提前租赁的讲解器,伴着轻柔的解说补充:“这是努尔哈赤时期的核心建筑,八旗制度的象征,你看殿顶的琉璃瓦,是罕见的黄釉绿剪边,满汉文化融合的特色全在这儿了。”

——未完待续……


  (https://www.24kkxs.cc/book/1656/1656669/111107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