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 650.改开已来,张元林鼓励秦淮茹推陈出新,动员厂里厂外进行股份改革

650.改开已来,张元林鼓励秦淮茹推陈出新,动员厂里厂外进行股份改革


随着张元林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拿起碗筷,开始大快朵颐。

吃饱喝足后,张元林这才不紧不慢的说起白天和王主任商量的事情。

傻柱第一时间抬起头来,不解的问道:

“张大哥,我知道您是好心好意的照顾院里需要帮助的老人,可这么多张嘴呢,咱管的过来吗?”

冲着傻柱点了点头,张元林吩咐道:

“嗯,你说的对,咱们得先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要一起吃饭,这样吧,你抽空去各家调查一下,完事儿了你列个名单给我。”

傻柱叹了口气,无奈说道:

“重点不是名单啊,咱们院儿一直以来就是街道上出了名的光棍院,别的院里是十个男的剩一两个没结婚,咱们倒好,十个男的就一两个结了婚,这成不了家就会导致家庭不和睦,到最后孩子怪父母无能,父母又怪孩子没用,引发更大的矛盾,间接造成咱们院儿的光棍脱离家庭,独自潇洒去了。”

张元林挑了挑眉头,说道:

“所以呢,你想表达什么?”

“唉!”傻柱发出一声长叹,接着说道:

“我的意思是将来需要照顾的老人会越来越多,您又不额外收取费用,虽说他们都有地方住,可人活一张嘴,每天的饭钱也是不小的开销,我是担心张大哥您会吃大亏啊!”

张元林闻言微微一笑,心想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住的地方,我才主动负责他们的吃饭费用啊,和这些房子未来的价值相比,管几顿饭真的不算什么。

而且张元林本就没有承诺吃什么山珍海味,只说了管饱,能维持基本生存就行了。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咱们现在吃喝不愁,手里也有不少的余钱,相比较原来的院内大爷们,你我都并非贪婪自私的人,再说了大家都是一个院的邻居,能帮则帮,不能帮就明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张元林两手一摊,表情轻松淡然。

见张元林如此坚持,傻柱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没什么可说的了。

本来傻柱就不会忤逆张元林的任何决定,这次也只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出于好心提醒几句,既然劝不动,那就不必再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配合张元林把事情办妥。

顿了顿,傻柱又问道:

“张大哥,一会儿我就挨家挨户的去问,把人数点好后写下来交给您,就是不清楚您打算怎么安排他们吃饭的问题?”

“嗯,这事儿我正要跟你说呢,在清点好准确的人数以后,你让食堂的采购额外再多进点货,具体的量怎么把控,你是厨子肯定有分寸,咱们争取做到不浪费,也不缺嘴。”张元林几乎没有犹豫的开了口,显然他提前就想好了应对方法。

傻柱想了想后点头说道:

“好主意啊,负责全院这么多老人吃饭,需要的菜量可不少,这种情况下再从食堂采购那边一起买来,长期以往可以省下不少的钱!”

“对了,这钱是……”

“我们付,准确的说由我来付!”张元林立马给予了回答,“这是我当众承诺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变的。”

傻柱愣了一下,随后摇头叹道:

“张大哥,虽说做人要诚实守信,可这事儿听起来压力就很大啊,谁知道那帮老东西还能活多久,这其中的成本可谓是难以估量啊!”

“还是那句话,我心里有数,一会儿你只管把名单给我,然后等上班的时候去找食堂的采购把一顿饭的成本算好给我,不需要给他们开小灶,就跟着食堂的常规菜单来就行了。”张元林再次打断了傻柱的吐槽,并给他安排了行动任务。

傻柱点点头表示自己会照办,接着又想到了什么,皱眉问道:

“张大哥,还有件事儿我不得不提醒您,为了咱们院儿的这些老人去挂靠食堂采购,万一被人知道了,他们提出抗议或者要求和咱们一样该怎么办?”

“呵呵,你小子当了这么些年的食堂主任,倒是有了不少的进步,知道未雨绸缪,去琢磨一些未来可能发生的麻烦事儿了。”张元林先是夸奖了傻柱一句,然后接着说道:“如果真的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你就明着跟他们讲,说张元林是自掏腰包来照顾院里没孩子赡养的孤寡老人,如果他们也有这样的觉悟,那么欢迎递交申请,审核通过后就可以来挂靠。”

傻柱听后瞪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啊?这样真的可以吗?如果谁都能来挂靠,那不得乱套了?”

张元林微微一笑,说道:

“掏自己的钱去照顾有需要的人,这可是积攒功德的好人好事,那为什么不可以呢,再说了,只要审核到位,那些想来挂靠食堂采购买到便宜食材的人也是真心实意的做慈善事业,无论是谁都没理由阻止和拒绝。”

“总之挂靠食堂的基本原则你要搞清楚,第一,额外的买菜钱一分都不能欠账,必须全额先付钱后再拿货,第二,价格无需公开,只要来挂靠的人买的比市面上便宜就行,划不划算他们自会分辨,第三,要确保前来挂靠的人不是想以此购买便宜的食材去市场上倒卖获利,以上三点没得商量,不然会让食堂采购难做,从而影响到我们工厂的信誉。”

张元林早就考虑过了,只要这件事情他没从中赚钱,傻柱和食堂也没有从中获利,轧钢厂更是占不到半毛钱的便宜,那么就不怕被人背后议论嚼舌根子,更不怕被人举报引来监察部门的调查。

傻柱一脸认真的听着,表示自己一定牢记,绝不给任何心生歹念的人可乘之机。

话题聊完,饭也吃的差不多了,随后傻柱一家子离开,一大妈开始收拾饭桌。

张元林来到一旁的茶几边坐下,喝了口茶水后陷入了沉思,算算日子改开已经近在眼前,自己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了?

没想多久,秦淮如在身边坐下,轻声问道:

“老公,你是不是在谋划什么大事件,需不需要我的帮忙?”

回过神来,张元林笑呵呵的看向秦淮茹,说道:

“怎么,你准备带着纺织厂和我共进退?”

秦淮茹用力的点点头,说道:

“没错,虽然我不太理解你要照顾大院老人的意图,但我相信你肯定有你的道理,只是这样的事情之前从没发生过,我也没听说过,尤其是现在还牵扯到了轧钢厂,我担心你会因此被人扣帽子穿小鞋。”

张元林听明白了,秦淮茹这是在拿以前的老思想老观念琢磨当前的事情,放在从前的时代肯定不能这样胡来,就算是轧钢厂的一把手也得老老实实的服从上级命令,并不能自作主张的决定一些事情。

但现在不一样了,时代在进步,无论是规则还是思想观念都变得大不相同,抱团取暖的日子终将过去,今后的老百姓们在吃喝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小,但紧跟着相互竞争的意识却是越来越大,所以全新的规则出现了,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又或者是单位之间都要竞争,继续混下去就只有被淘汰的份。

秦淮茹看起来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眼神之中却布满了担忧的神色,显然是以为张元林又要冒险去搞什么创新,害怕他会因此受到上级领导的责罚,便准备一同前往,替张元林分担压力。

对此张元林微微一笑,搂着秦淮茹的肩膀说道:

“我确实是有任务要交给你,但不是我刚才饭桌上讲的那些事儿。”

秦淮茹听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紧跟着坐直了身子,认真说道:

“老公你说,我一定会办好的!”

看着秦淮茹正襟危坐的模样,张元林憋着笑,说道:

“你能不能在忙完工作以后亲自到设计部门去一趟,现在市面上的衣服太普通了,一点新意都没有,当年你们厂出口的那些漂亮衣服大部分都是你参与设计的对吧,把咱们国内的服装市场也改革一下呗!”

秦淮茹听后眨巴着眼睛,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最后缓缓说了一个字。

“啊?”

张元林点着头,说道:

“你没听错,我觉得商场里的那些衣服太过老旧和平庸,根本就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我希望能设计出价格能让大众接受,同时款式又很新颖好看的衣服。”

秦淮茹回过神来,紧张的说道:

“这不合适吧?咱们都是有生产任务的……”

张元林笑了笑,说道:

“我知道啊,所以让你工作之余去设计嘛,而且你也发现了吧,现在的生产任务的总量已经不比当年了,没猜错的话,不是我们的产品落后导致卖不动,就是市面上的竞争对手多了,我们必须想办法脱颖而出,否则被淘汰是迟早的事情,最终这偌大的工厂只能遣散工人,关门大吉,甚至会被拆除。”

秦淮茹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男人说的很有道理,可她还是无法接受对未来的预言,什么叫竞争对手多了会被淘汰啊,无论轧钢厂还是纺织厂那都是有名的地方企业,背后还有国家支持,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倒闭拆除?

但秦淮茹没有明说自己的顾虑,更没有当面质疑张元林是不是在胡思乱想,而是担心自己办不好。

“老公,大众的审美五花八门,我,我真的行吗?”

张元林微微一笑,提起了从前。

“媳妇儿,想当年你可是画了不少的设计稿,那都是你的心血啊,有些设计稿更是熬了好几个日夜才完成的,之前是因为权限不够,你的那些设计稿也无人赏识,最终只能保存在箱子里不见天日,现在机会来了,你成了厂长,手里有了权利,真的不准备试试吗?”

秦淮茹听后眼神闪烁了一下,看得出来她有些动摇了,毕竟这是她最有自信的一项技能。

最早的时候来到城里,秦淮茹就跟了一个裁缝铺的老板娘学习绣技和设计,那是个很优秀的人,无论什么衣服到她手里都能修补如新,且随便绣几朵花就能让人眼前一亮。

一点不夸张的说,秦淮茹靠着这方面的天赋把能学的全部都学会了,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那种,再加上老板娘欣赏秦淮茹,从头到尾都没有藏技,尤其是要离开四九城的时候,更是倾囊相授,就这样秦淮茹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位功力深厚且具备自主设计能力的绣娘。

只是秦淮茹一直没机会展现自己的全部实力,先前在纺织厂当女工的日子比较小心谨慎,不敢有任何的张扬,生怕给张元林惹麻烦,所以只是老实本分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哪怕是给外宾绣花的时候也有所保留,因为牢记张元林的提醒和忠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后来成为了纺织厂的领导,秦淮茹依旧不敢怠慢,直到成为了纺织厂的一把手,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

可即便如此,秦淮茹也没想过把当年心心念念的设计稿拿出来,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圆梦曾经。

直到现在,张元林的几句话重新点燃了秦淮茹的希望之火。

只是秦淮茹还有着其他的担忧,让她犹犹豫豫,不敢决定。

张元林看在眼里,故意笑问道:

“还是说,你早就把当年的踌躇满志给忘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刚才那些话就当我没说。”

秦淮茹闻言摇了摇头,说道:

“我当然不舍得放弃自己的梦想,只是我害怕设计出来的衣服大家会不喜欢,万一制作出来的新款式没人愿意买,到时候就要有人说我浪费工厂资源了。”

张元林咧嘴一笑,打趣道:

“哦?真是这样那不正好么?可以替我的宏图壮志打掩护了。”

谁知秦淮茹在一瞬间的愣神后,整个人的面相突然就变了,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随后说道:

“那好,从明天开始我就要重操旧业了!我现在就去把装设计图的箱子找出来!”

说完,秦淮茹带着满腔热血,活力十足的迅速站起身来,冲进屋子里开始翻箱倒柜。

张元林扭头看着秦淮茹离去的背影,脸上带着些许的懵逼,什么情况这是,废话老半天,还不如最后一句来的实在?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目的是达成了,至于秦淮茹的那些顾虑和担忧,张元林完全没放在心上,因为他很清楚在改开之后会有什么变化,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的规则,以前那都是过去式了。

只要秦淮茹愿意配合做出行动,那就不存在没人买单的情况,毕竟是自己媳妇儿,张元林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犯错,一旦有不对劲的地方会立马干涉纠正过来,再说了,时尚这东西本就没有固定的界限,每个人的审美各不相同,只要是正常设计出来的款式总归会有人喜欢的。

而且张元林自己也有计划和打算,作为从未来而来的人,不同时代的潮流变更他可比谁都要清楚,只要在恰当的时机向秦淮茹指点一二,就能帮助她轻而易举的走在时代潮流的前沿,毫无争议的成为领头人。

对张元林而言,轧钢厂和纺织厂都将是他建立商业帝国的基石,所以就算秦淮茹没有主动找过来,自己也会找机会和她说明情况,引导她进行革新。

……

时间很快过去,在某一天不知不觉就迈入了崭新的时代,改开已来!

随着国家文件正式下发,各地都在有条不紊的召集管辖范围内的一把手开展专项会议,张元林和秦淮茹也收到了区部办公室的邀请,前往指定地点参与会议,了解最新的政策变化。

会议桌上,负责讲解的专员认真宣读文件内容,提到了一系列的新词汇和新观点,令在座的各位一把手感到十分新鲜,同时也跟着紧张起来,因为他们全都听到了关键的内容:

“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部分,如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主要口岸开放,吸引外资……”

大家的理解能力都不差,一下子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这就意味着包分配的日子结束了,接下来能不能吃上饱饭全都要靠自己!

过去的日子已经成了习惯,现如今却要发生变化,一时间让很多人都难以适应。

但政策已经定下,再如何不情愿也必须要努力去适应,若是内心还在抗拒,被淘汰也就是迟早的事儿了。

会议结束后,陈区长留下了张元林,想要和他单独聊聊。

看着眼前曾经服务于前任大领导的陈秘书,也就是现如今的陈区长,张元林不知为何心中满是感慨。

时间催人老啊,一晃几十年过去,张元林年轻不再,大领导也是满头白发,眼前的陈区长同样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两人见面后先是叙旧了一会儿,又聊起大领导的近况,陈区长一个月才去见一回,相比之下,竟然是张元林去看望大领导的频率更多一些。

想来也可以理解,陈区长的工作内容肯定更多,自然是没什么空闲时间到处溜达,反观张元林就自由多了,尤其是对轧钢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基本上从上到下的运营都不需要张元林操心,这就叫能力!

得知张元林基本上一个月要去看望大领导两三次甚至是四五次,陈区长不由的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难怪呢,前几天我去看望大领导的时候,他老人家让我会议结束后一定要找你聊聊,看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到时候让我看情况配合你行动,为其他人打个样,这么看来,你已经从大领导那边了解过了相关的政策内容?”

张元林笑了笑,点头说道:

“是的,大领导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还是会去主动找人了解咱们国家最新的政策走向,这应该是他多年工作养成的习惯,也是他想为国为民尽一份力的表现,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即便是退休了也不忘初心,努力的为后辈们指引前行的道路。”

陈区长闻言也跟着附和道:

“没错,据我了解,大领导年轻时就是个工作狂,非常舍得自我牺牲,是不少人学习的榜样,既然大领导如此信任你,我自然是不会有任何质疑的,只是我很想知道你是不是已经有什么想法了。”

客套了几句后,张元林直言道:

“我目前的想法都很片面,毕竟是今天才真正了解清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考虑到对文件的解析和方案制定您应该胜过于我,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您来提议,我来配合。”

微微摇头后,陈区长笑道:

“张厂长,你就别谦虚了,早些年我还跟着大领导的时候就领教过你的厉害,后来你搞那些活动的时候我也了解过,确实是很好的点子,只可惜出现的不是时候,不过当时我就讲了,如果后面有重启的可能性,我一定还找你来负责!”

“所以啊,这事儿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有大领导在,咱们俩也算是同事的身份了,而且这里也没别人,尽管畅所欲言!”

张元林没有立马回答陈区长,而是摆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许久后才缓缓开口道:

“说实话,我也是在会议上才真正的了解到新政策的完整内容,太过深入的信息我还没琢磨出来,如果是看表面,那么我能做的就是配合大方向,想办法把轧钢厂由公转私,尽快打响我那片区的第一枪。”

坐在正对面的陈区长听后忍不住用力一拍手,笑道:

“巧了!这也正是我的想法!”

随后兴冲冲的陈区长拿来一份文件,摊开后仔细的讲解了起来。

原来,在政策发布下来后,陈区长就和相关领导根据区里的情况彻夜研究了一番,得出的结论和张元林所说的一样,要尽快从轧钢厂入手,开展公转私的行动,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能更快的辐射至周围。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从轧钢厂开始,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它是整个区域内体量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单位,只要这个开头起好了,其他工厂只能照办。

这毕竟是上头下发的文件,它不仅仅是一纸公文,对陈区长来说更是一份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所以不得不认真对待。

想来就算没有大领导的提醒,陈区长也是会主动找到张元林进行这场谈话的,只不过有了大领导这个说辞,二人的交流会显得更加轻松自然,合情合理。

陈区长哐哐一顿分析后,表情认真的看向张元林,说道:

“听着好像挺简单的,就是发个公告的事儿,但我知道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公转私等于是售卖股份出去,国家也不再负责接下来的生产分配,今后的盈亏与否就得股东们自负了,而你作为轧钢厂的厂长,压力很大啊!”

对此张元林故作沉默了一会儿,随后面色严肃的点头说道:

“陈区长放心,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这事儿就交给我吧,保证完成任务!”

见张元林答应的如此果断,陈区长再三确认道:

“张厂长,虽然我很想说军中无戏言,可这里不是在军营,倘若办起来确实是有压力有困难,我也不会真的强求你如何,只是事关新政策的执行,马虎不得呀!”

对此张元林毫不犹豫,再次点头道:

“我知道,无非就是出售股份的问题,给我一点时间会处理好的,只要我敢把这个任务接下来,即便最后找不到买家,我自己也会想办法去借钱补上!”

感受到了张元林的自信,对其比较了解的陈区长长呼一口气,心想一块烫手的山芋就这么交出去了,觉得有点儿不太真实啊!

就在陈区长暗自感慨的时候,却听到张元林又说道:

“等我解决了轧钢厂的股份出售问题,马上就会着手安排我媳妇的纺织厂,只要这两个厂子顺利按照政策完成由公转私的任务,咱们区其他单位肯定也会第一时间效仿跟进的,所以陈区长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听到这番话,陈区长再也无法淡定了,他不由自主的瞪大双眼,满脸震惊的看向张元林。

“啊?你,你刚才说什么?处理完轧钢厂再,再去处理纺织厂?”

张元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点头说道:

“没错,我这个人向来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还是那句话,如果最后没人肯来接手,那我就是借钱也要补上!”

陈区长回过神来,随后身体前倾,盯着张元林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

“张厂长,我并没有要求你一下子承担两个工厂的改革压力,所以你不必强行揽在自己身上。”

一阵轻笑响起,张元林点头说道:

“我知道,实不相瞒我在领导圈层以外的人脉还不错,所以有把握完成承诺。”

陈区长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认真的看了张元林许久,随后用力点头道:

“好!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好再泼你的冷水,总之我也给你表个态,这期间有任何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再忙也会抽空帮你处理的,而且只要这两个厂子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我一定写一封表彰信送到我能接触的最高层领导手中!”

谈话到此圆满结束,张元林也是心满意足的走出了房间。

在外等候多时的秦淮茹见状迎了上去,询问陈区长和他说了些什么。

张元林没有立马解释,而是和秦淮茹离开了会议场所,直到走在大街上才阐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秦淮茹听后惊呆了,显然是无法理解张元林为何要这么冒险。

对此张元林毫不在意,淡笑道:

“原因很简单,第一因为是国家政策的缘故,我这么做等于是顺势而为,有很大的概率得到特殊照顾,比如购买股份有一定的价格减免。”

“至于第二点么,呵呵,说出来可能会有些自傲,但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我能真正的掌控轧钢厂和纺织厂,那么我将有十足的把握让它们迎来崭新的辉煌!”

秦淮茹皱着眉头,安静的听着张元林的解释,直到听见第二个缘由,她的表情突然舒展开来,仿佛是一下子想通了什么。

“明白了,我会全力以赴的配合!”

这下轮到张元林发愣了,他惊诧的看了秦淮茹一眼,说道:

“就答应了?还以为你有别的问题要问呢!”

秦淮茹浅浅一笑,说道:

“不用问啊,只要是你认为可以的事情就一定行的!”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陈区长给你下达的命令,所以觉得这个重任压在你身上不太合适,现在才知道是你自己的选择,那就没事了。”

说来说去,全是对张元林的无条件信任。

毕竟是一个时代的更迭,除了张元林以外的所有人都有些惴惴不安,毕竟对他们而言前路是一片迷茫,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变革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只有张元林无比期待,他熟知这些历史进程,也知道现在正是大施拳脚,大展宏图的时候。

在互联网时代,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

可如果是一个预备谋划了多年,对未来发展趋势和进程了如指掌,拥有上帝视角的人呢?

回去的路上,张元林越想越心情澎湃,满脑子都是事情,也恨不得来一手影分身,对多个点同时开工。

……

随着新政策正式下发,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变革行动。

纵然张元林想法无数,却也清楚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将轧钢厂由公转私,这是他亲口在陈区长面前立下的军令状,同时也是对他打的一记预防针。

当时的说辞是如果找不到足够的人来接手轧钢厂的股份,那么张元林哪怕是去借钱也会补上,也许陈区长会觉得张元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信心准备的一套夸张的说辞。

可事实上张元林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一样,他真准备这么干!

于是,张元林收敛心神,其他的计划都先暂缓,集中注意力处理轧钢厂的股份改革。

随着对外开放贸易,国内很多生产单位和设备都已经严重落后,与其集中资源扩大生产力,不如直接进口,毕高更高水准的工业技术可以制造出更精密更牢固的产品,价格虽然贵一些,但是使用年限增长了数倍,换算下来还是划算,这也是国内技术短时间内无法追赶的水平。

如此一来,就算各大单位的领导不愿意推陈出新,可随着订单数量的不断减少,为了盘活国内的大部分单位,改革国有企业转换为自主经营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其他人一把手犹犹豫豫,扭扭捏捏不知从何处下手时,张元林大手一挥,组织了一场涵盖全体员工的动员大会,从领导层到中层再到基层,无论是什么职业,只要是轧钢厂的员工就要参加,哪怕对方是个门卫大爷或者清洁工。

站在看台上,眺望着前方排列整齐的上万人的巨大方阵,张元林深吸一口气,接着便开始了他早有预备的激情演讲。

论说话的艺术,张元林在这方面颇有造诣,把难听的话变得好听,把好听的话变得令人爱听,把爱听的话变得令人牢记在心,这也是一种本事。

张元林知道股份改革的事情早晚会传开,也包括轧钢厂生产任务减少等问题,说白了就是技术落后,设备老旧导致的,可这对张元林来说根本不是事儿,只是他需要时间来折腾,而且必须等股份改革以后再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所有回报都属于自己,而非他人。

所以在此之前,张元林必须抓紧时间完成改革,提前和轧钢厂的工人们把话说清楚,让相信自己的人加入进来,顺便帮忙完成改革任务,本来张元林是打算利用自己的隐藏财富一次性搞定的,可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虽然成了厂长却也不可能因此大发横财,否则很容易被人联想到是不是中饱私囊,贪赃枉法了。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场慷慨激昂的动员演讲,目的是希望能让更多人的相信自己,主动把积蓄拿出来购买股份。

按照张元林的预期,只要轧钢厂的股份里有百分之三四十能被工人们买去就行了,剩下的自己可以轻松搞定,一部分是积蓄,一部分去社会上找关系借钱,最好是弄的人尽皆知,这样今后就不怕有人怀疑和调查了。

至于让工人们购买百分之三四十的股份这个问题,在张元林看来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让少数人拿多数钱,另一种是多数人拿少数钱。

很显然,第二种方法的成功率更高,办起来也更容易。

要知道轧钢厂上上下下一万多人,每个人拿一百块钱就是一百万,拿一千块就是一千万,拿一万块就是一个亿。

而且并非这一万多号人都是基层员工,其中有不少中层和少数高层,他们能拿出来的钱就更多了。

像傻柱这样的,他吃喝嫖赌一样不沾,工资也不低,在张元林稳住他不被乱七八糟的女人坑害的情况下,加上时不时的去捞个外快,给人做饭,一年到靠着头除去硬性花销可以攒下个千儿八百的一点问题没有,而且还有冉秋叶那边的钱,这些年来夫妻俩的积蓄有个一两万根本不奇怪。

所以,按照张元林的估算,让全厂一万多人拿着家里的积蓄,再向亲戚朋友弄点来购买股份,搞定百分之三四十毫无压力。

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家里的积蓄都是血汗钱,全是辛辛苦苦,一点一滴攒下来的,想要让他们一下子拿出来可不容易。

于是张元林想了个办法,鼓励轧钢厂的高层领导打个样,而张元林作为一厂之长自然是要身先士卒做表率的,便在演讲结束后表示自己拿出全部的积蓄,也包括媳妇赚的钱,一共四万块全部用于购买股份。

之后被张元林提前谈过话的领导们也纷纷起身上台交钱买股份,傻柱也在其中,大手一挥买了一万五,基本上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了,当然他手里肯定还有点,那也不能全部都薅的精光,人家也有老婆孩子,总得留些钱过日子不是?

领导们陆续排队交了钱,领了相应的股份,接着就到了中层,再往后才是基层员工。

张元林站在边上依旧在卖力的宣传,并且一旦有人上台买股份就会高调宣布,以此来积极的调动现场的气氛。

“各位!托了新政策的福,现在人人都有机会当股东了!相信大家对咱们轧钢厂的前景是充满了信心的,今后一定会越做越大,再创辉煌!这里曾经是父辈们的回忆,现在是你们的饭碗,等买下股份,将来则会成为你们后代的摇钱树!”

说起来,张元林感觉自己有一种在当传销头子的感觉,不过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绝对不是忽悠,而是一本万利,包赚不亏的买卖!

也就是为了不被人起疑心,否则以张元林的能力,他可以轻轻松松的弄到购买所有股份的钱,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直接一口气拿下所有股份,成为唯一持股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如火如荼的动员大会终究是落下了帷幕。

最后财务进行了统计,让张元林惊讶的是,这场动员大会的效果很好,预期是拿下百分之三四十的股份就算完成任务,可最后竟然是突破到了百分之四十五!

如此一来,张元林的压力又小了一些。

搞定了内部,那么接下来就是把重心放在社会上了,张元林已经带头花了四万买股份,接下来他便不可能再突然掏钱继续购买,除非是公开向社会上借钱之后再继续加码。

但是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收集资金也不合理,还是需要掩护的,于是张元林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走出轧钢厂从周边开始演讲宣传。


  (https://www.24kkxs.cc/book/1656/1656637/236114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