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大明:审视一切外夷
艾儒略是利玛窦传教策略的继承者,和徐光启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景教的会议结束后,他和徐光启私下道:
“保禄……不,玄扈,你们的皇帝对景教到底是什么态度?”
“将来是会彻底禁教,还是允许景教像佛教一样传播?”
徐光启沉默了一会儿,向他说出自己的推测:
“皇上是不会禁教的,他想留着景教传播西学。”
“但是对景教的教义,皇上却没什么兴趣,认为陡斯天尊不过是天堂之主,类似西天之主如来世尊的地位。”
“这个概念,你应该能够理解吧?”
艾儒略皱着眉头,说道:
“就是佛教说的三千世界?”
“我听说过,但是这些真的存在?”
他对此深表怀疑。
徐光启道:
“按照皇上的说法,三千世界是虚指,确切地说是诸天世界。”
“例如我们存在的世界,按皇帝的说法就是星辰世界,或者说星辰宇宙。”
“它是人界之一,属于天界之下,整个天下都以天子为至高神。”
这是朱由检驱逐建虏、明白大明当前的实力后,提出来的新概念。
天下的概念,被他无限延伸。从之前中国能探索到的已知陆地和海洋,扩展到整个地球,甚至太阳系、银河系……
整个星辰宇宙中能观测到的地方,都属于已知天下,以他这个天子为至尊——
将来会不会出现外星人反对这个说法,朱由检不知道。
但他知道现在的大明,有天下独尊的实力。
他这个天子,也不会局限于东方世界,而是有可能成为天下至尊。
之前他说的天朝统领天下,是有可能实现的,他在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构建统治天下的秩序。
徐光启作为大学士,在和皇帝的交流中知道了这一点,如今稍微透露出去。
艾儒略对汉学比较精通,能够明白徐光启话语中的意思,他皱着眉头说道:
“人界以大明天子为至尊,我无法反驳这一点。”
“但是天界呢?谁是天界至尊,能不能是陡斯天尊?”
这是景教在大明传播时,经常和他人辩论的一点。
他们不认为天是理学家说的天理、是概念性的神。而是认为Deus就是天、就是儒家典籍中的皇天上帝,统治天界的至高神。
所以之前他们称景教为天主教,认为Deus是天界的主人。
但是大明的人显然不承认这一点,和他们经常发生辩论。
现在已不用再辩了,徐光启道:
“皇上承认陡斯天尊为天堂之主,但天堂只是天界之一,不能称他为整个天界的主人,更不能等同皇天上帝。”
“在新的神话体系中,世界可划分为天地人三界。”
“其中,天界以皇天上帝为至高神,地界以后土皇地祇为至高神,人界以天子为至高神。”
“皇天、后土都是天地之理,按皇上的说法就是概念神。它无处不在,却又没有实体。”
“真正有实体的是天子,天人合一、神人合一。不但是人间的皇帝,还是天之元子、天地之子,可以代皇天后土管理天地诸神。”
“天子的位格,能与皇天、后土并列,而且高于它们之外所有神灵。”
“即使皇天的化身玉皇大帝、后土的化身后土娘娘,道教的三清,佛教的如来,位格都要低于天子,要接受天子的册封。”
“天子就是实际存在的天地人三界至高神。”
这个解释,听得艾儒略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想到大明天子竟如此狂妄,认为自己是三界至尊。
如果不是当今皇帝多次预言得到验证、被人认为确实有可能是真神,只怕艾儒略会跳起来,驳斥这种谬论。
甚至就连徐光启等大臣,也会当场驳斥皇帝的言论,认为应该敬鬼神而远之。
但是当今皇帝和其他皇帝不一样的一点,就是他用预言,证明自己真的有神力。
这是真正的神迹,按照《中庸》的说法,就是“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大明天子现在就是可以前知,并且利用这种能力,让大明更加兴盛。
所以天子以真神身份所说的鬼神之事,就算他们不以为然,却也无法反对。
徐光启继续说道:
“当今天子认为,Deus是一个被称为天堂的大世界的主人,可以称为天堂之主,能被册封为天尊。”
“如果陡斯天尊接受册封,那就可以纳入天地正神体系。”
“如果不接受册封,那就是所谓的外神。大明以天尊视之,但不纳入正神体系。”
“这些外神的地位,就相当于未臣服大明的外国。”
“大明愿意和一些外国交往,同样也接受部份外神的存在,但不允许它们太过强大,比例限制在一成以内。”
这就是限制外神的内在逻辑,将它们视作未臣服的存在。
大明的势力范围内,就有这种未臣服也未敌对的势力,大明对它们可以无视,但是却不会放任、允许卧榻之侧有人酣睡。
一成的比例,就是这样定下的。留出最高可达到一成的份额分给外神宗教,不让它们转向极端和完全大明敌对。但是也不让它们壮大,避免影响安稳。
所有规模较大的外神教会,都会受到监视,不允许它们肆意传播。像是景教这些年的影响力大了,就引来针对性打击。
可以说,这个体系和朝贡体系是一样的。只有接受大明天子册封、愿意臣服朝贡的,才能被正式融入进去。
在徐光启的讲解下,艾儒略很快明白了大明现在确立的神仙和宗教体系。
他是不愿接受这点的,因为在这个体系中,景教最多能获得佛教的地位,和他设想的代天牧民相差有点太远。
但是在大明,放牧羊群的权力,是在天子手中的。天子把这一权力授予臣子,构成了治理天下的体系。
皇帝不需要宗教人士加冕,反而能册封宗教信仰的神。
他们想取得基督教在泰西的地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才是景教中国化,面对的最大问题。
——
隐约明白了这一点,艾儒略陷入沉默,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解。
让景教放弃这个理念是很难的,因为他们都想获得更高的地位。
但是让天子放弃代天牧民的权力更不可能,大明的天子甚至想要代天牧神。
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景教的限制就不可能被放开。
想到泰西诸国神权和王权的关系,艾儒略似乎有些明白了大明皇帝为何对景教如此限制,甚至以三武一宗为例,发出灭教威胁。
『我似乎看到了景教的劫难,不知什么时候到来?』
送走徐光启后,艾儒略看着窗外,口中喃喃自语。
他知道大明皇帝的威胁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确实有这个能力。
相比三武一宗来说,当今皇帝的实力,要远胜于他们。
这些皇帝连鼎盛时期的佛教都能灭,更何况信徒寥寥的景教。
如果景教坚持神权高于王权,将来就必然会因此遭受打击。
有那么一瞬间,艾儒略想以三武一宗暴毙威胁大明皇帝。但是想到现在的景教远远没有佛教的实力,无法深入影响宫廷让当今皇帝暴毙,他只能把这个念头放下来。
而且,结合大明士人的动向,他已经明白了景教和儒道佛三教的冲突是必然——
有那些对景教喊打喊杀的人衬托,只是限制景教在内地传播的大明皇帝,可以说是温和派。
换个皇帝并不会变得更好,甚至有可能在一些士人的建议下,景教被彻底禁毁。
艾儒略是不愿看到那个局面的,所以他已经在思索,如何让景教进一步中国化,解决最根本的分歧。
他在留下的记述中写道:
崇祯四年,对泰西历史很有了解的大明皇帝,仿照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发起了驱逐胡虏的辽东之战。
并且仿照西班牙驱逐异教徒,发起华夷之辨驱逐夷狄,开展去胡化运动。
所有中国之外、被他们称为的人士,族裔、风俗、思想、文化、服饰……都遭到了大明的审视,查看是否符合华夷之辨。
我们的教会因为来自泰西,同样遭到审视。
他们在以中国人的眼光,审视所有可能是夷狄的部分。
我们的教义和佛教、儒教的区别,被很多大明人察觉。
现在我们已经不是西僧和西儒,而是被他们视为异教徒和异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决定景教的未来。
……
凌乱的笔迹,散乱的设想,显示了艾儒略内心的矛盾。
被罗马教廷派来的他,根本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同样的还有其他传教士,他们就算认识没有那么深入,却同样察觉到景教在大明的活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即使在教堂内,他们举办的宗教活动,都会受到审视。
太常寺的官员和宗教委员会出身佛道的教士,会监督他们更改某些词语,禁止宣传某些教义。
他们所穿的儒服同样被勒令改变,改为了在罗马常服基础上,发展的交领右衽服饰。并且像道教和城隍司的太极图,绣上了景教的十字架标志。
甚至,朝廷还颁布了秘密集会禁令,禁止一切不允许他人参观的集会。
尤其是宗教集会,最是受到重视。二百人以上集会,都要向官府报备。
景教的传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教士出走,一些教士则迫于朝廷的命令,不得不按照要求,暂时禁止宣传甚至修订某些教义。
不这样做他们的教堂就保不住,太常寺会对多次违法犯罪的庙宇依法取缔,另派教士重建。
一些景教的教堂,因此被查封,被佛道二教夺取。
被皇帝册封为景教大主教的汤若望,因此忐忑不安。
尤其是太常寺按照《异族细分法案》,将所有外来传教士细分、把他划分为日耳曼人之后,汤若望知道这个局面不能继续下去。
“我要求见皇帝!”
“我是大明爵士,是大明皇帝的臣民。”
找到景教在朝堂上的靠山徐光启,汤若望大声道。
他以自己是大明爵士为由,要求归化为华人。
徐光启听到这个要求,顿时大为惊讶。
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竟然有传教士这么快屈服,还是景教会名义上的首领。
他向汤若望道:
“那你可想好了,迈出这一步后,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如果被罗马教廷得知,你有可能被视为叛逆。”
汤若望非常果决地道:
“我要留在大明,大明的礼法高于教法,罗马教廷对我无权处置。”
“玄扈,大明会帮助我的,你说对不对?”
徐光启有些沉默地点了点头,不认为所谓的罗马教廷,能逼迫大明交出违法教法的人。
汤若望只要成为华人,罗马教廷就无权处置。如果偷偷处置,那就是对大明的挑衅。
徐光启当然不认为远在罗马的教宗能够处置自己等人,他认为汤若望这一步走得很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有归化为华人的大主教主持,景教的中国化一定会更进一步。
将来甚至可能诞生出身汉人的大主教,如同佛教的高僧,如今大多是出自汉人。
这些人自然是更不怕罗马教廷的,景教会在他们的带领下,将来会更加独立,成为真正的独立教会。
皇帝选他为大主教确实选对了,这位以前专注于科技方面的大主教,如今展露出了在宗教方面的魄力。
对汤若望极为欣赏的徐光启,当然应他的请求觐见皇帝。
得知汤若望要归化,朱由检心中极为高兴,而且没觉得太过意外——
他选择的这位大主教,是一位颇有私心的人。不但在明清易代时投机获得官职,还有正式过继的义孙接受恩荫。
甚至还有传言说他是双性恋,好女色也好男色,这对提倡苦修的耶稣会来说是触犯戒律。
这样一个有很多欲望的人,是不会为了所谓的教义,放弃官职爵位的。
朱由检任命他为大主教、并且册封爵位,就是这个原因。
如今果然显示出了成效,汤若望作为景教会大主教,如今要带头归化成华人。(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1656/1656624/111101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