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釜底抽薪
这年十月,东夷落了第一场雪。雪落之时,起了惊天雷,城上士兵和城里百姓吓了一跳,随后零星几声大响,世界便安静了,且比以往更静。
东夷人不以为意,最大的事无外乎夏人攻城,反正攻了多少年,没一次攻进来。那么安静大概是下雪了吧,所有人都早早钻了被窝,搂着老婆睡大觉。于是窃喜下雪了,有理由有机会美美地睡一觉了。
谁知,一觉醒来,发现天变了,满大街都是夏人,穿戴怪异的军人,破破烂烂如逃难般的夏人。城内巡逻的也成了夏兵。这些兵打着红旗,拿着一个声音极大的喇叭形状的东西,挨家挨户喊着话。
夷人们这才知道,整个东夷被夏人占了。往常也是打一打、杀一杀,从来没有过城池半步,这次怎忽然变天了呢?想弃城而逃,可夏人说全东夷都占了,能逃到哪里?城里只让进、不让出,所有人都要到府衙办一个身份信息的东西,这才可以出入城,没有寸步难行。
不过好的一点是,夏人没有像前人说的,一进来便烧杀抢掠。也正是以前夏人一进来先劫掠一番、无恶不作,东夷这才全民皆兵、拼死抵抗。这次似乎有着极严明的纪律,不烧杀抢掠,东西都是买或交换,有一个人抢了东夷人的东西,被当街处决。
夏人喊话:旧王朝连年征战,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现已推翻。新社会将夏夷一视同仁、不分男女,带领人民吃饱穿暖,有地有房,走向幸福。为救百姓于水火,需每户交出一半的口粮,每户里出一男丁跟着向更北方走,也可以带上一家老小。余下的重新分了田地,一部分分给了夏人。这是给平民的政策。
富商和官员、将领就不是这个待遇了,据说皇室成员、满朝文武、一部分士兵,已经北上了。现在主政的东夷王就是原来极不受皇室待见的夏的二皇子,而将军是从夏西域来的藏锋。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一切幕后推手,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无风。
说无风的兵是天兵,借用天雷之力轻松轰开城墙,五百步开外、弓箭射不到的地方、手持铁器冒一股烟便就将东夷兵打死。东夷兵根本无法抵抗,只三天,全境便被拿下。
攻下皇城后,皇帝暗中送了皇族里最漂亮的年轻女人给无风,结果与无风身边的三个女人一比,暗然失色。那女人开始还哭哭啼啼极不愿意,直到见了那三个女人后想留下还不让,后悔的无以复加。不过后来据说还是请了无风到皇室作客,让寡居的皇嫂出面,这才留下醉酒的无风,却不想半夜东蒙太后登门,一枪便打死了阻拦的门卫,进门只找到醉酒卧床的无风,转身找皇帝和皇嫂时却不见人影,扬言要灭其九族。
皇帝只能托夏武送了金银说情,说自愿让地与蒙,让位与夏武,处决皇嫂,这才作罢。皇嫂也是极不愿意,却因此失了名节,第二日自杀未遂被救了下来。婉儿听说后道:不容易,算了吧。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就收了服侍无风吧。总归比我俩年轻些,现在又因无风失了名节,不让无风收了,女人这辈子怕不好过,于是便收了。
无风说:总得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吧!
俩人异口同声地说:你说了不算!
说是收了,但就是不让在一块。拓跋明玉气不过,拉了婉儿不让与无风在一起,打熬了半个月,轻舞却溜进了房,气的拓跋明玉骑马提剑要杀了轻舞,又遍寻不见。气没处消,扬言要杀无风,可哪能找见个人影子,就连皇嫂也不见了,只留下封信。拓跋明玉看了,恨恨道:看回来,我不剥那和尚的皮。
婉儿偷笑,好刀子嘴豆腐心,心比身子还软,人还没回来了就替无风担心上了,回来了两句好话不过就哄的软的任人摆布了。么本事,还不省事,自己哪有相公那本事,相公明明比她们几个大的多,可越来越龙精虎猛。自己早都不够相公吃的了,还不让别人吃,下不了床、扶着腰的样子,我又不是没见过。
拓跋明玉瞪了一眼:“我这不是为你好么!”便上下其手,两女乱作一团。
拓跋明玉原本在蒙夏边境等无风,可等不及,便连夜撵了过来,倒让婉儿好一顿叱笑。婉儿娘娘心泛滥,偏要与灾民同吃同住同行,说多少能帮点无风,借机下到基层。直到拓跋明玉受不了了,才派人强行接了回来。
兰若、墨瀚边境上见了无风,送了粮,兰若与无风彻夜长谈后,去了东北,第一次真正重视那块黑土地。偌中原势大,就以此为粮仓,养活草原儿女。偌中原一旦内乱,这便是入主中原的跳板,总之,黑土地必须牢牢抓在手上。同时密切关注西元,二百年后,一旦西元在西方待不下去,便先吞并西元,借西元百年西方生存之道,杀回西方,接替发展。而如今蒙的任务就是发展,就是培养人才,让见世面。于是,兰若的一生里,莫名其妙闭关几次,朝事一律递奏报,就是不见皇帝本人。第一次朝里还大惊小怪,不适应,后来就不以为意了,因为递进去需决断的很快就定了下来,该干啥还干啥,不误事,见人不见人一个样,事情照常运转。而朝臣不知道的是,一次去了西方,一次去了南方,一次去了东方,而东方那次时间最长。
蒙仍保留南北两个龙庭,但重心放在了东北这块地上,委以重任之人正是墨瀚。而留墨瀚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是无风的儿子,夏朝守将多少会买无风的面子。墨瀚守住这里,无风没有后顾之忧,这里便成了无风的大后方。
墨瀚一路随着无风,虽不情愿,但见识许多后,不得不佩服。唯一不耻的是,堂堂七尺男儿怎能听任额吉和几个女人说了算,女人么,不就是用来睡的、打的、骂的、欺负的,怎能哄着、逗着、捧着、疼着,软成那个样子。但不得不服的是,几个女人对阿爸是真的好。
30万灾民带到东夷时,还有23万人,死了近5万,留下的近两万人。当时基本上弹尽粮绝,东夷又冷,有人睡了一觉就再没醒来,灾民在边界上一天都等不了。
于是,一旅前面开路,灾民便按计划分配留下。一旅开路的速度极快,快到灾民还没进城,城已攻下了。
幽州太守王西鱼总想着一旅那么一点军队,即便把驻边部队全抽过来拉开阵势打,也总得十天半个月吧,便对盖乌斯说的:“带着军队进城、安抚百姓”,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么。
谁知一旅一到,推出几个大铁道疙瘩,一声巨响。王西鱼半天还没反应,一旅已全员向前推进了。盖乌斯让王西鱼派人进城,王西鱼愣了好一会,直到亲眼看到一旅已进城了,王西鱼的部队才匆匆赶去。
城墙烂了一个豁口,城门早不知哪里去了,到处都是人的断臂残肢。夷人箭射不到跟前,而一旅的武器,后来才听说是枪,远远地就打死了夷人。一旅一边打,一边有人拿大喇叭喊话,投降不杀,反抗灭族。只一个回合便顺利拿下第一座城,交给王西鱼一个部队和一旅一个排接管。
后面的城就简单多了,火炮打击、火器射击、喊话冲击,一颗心早凌乱了,一点反抗的勇气都没有:这分明是些吃人的妖魔鬼怪么。一个流程下来,基本都投降了。因为后面的城,把前面城主和将军都拉过来喊话了,以身试法,确实是投降不杀,守城的再没有一丝顾虑,极快放下武器。
按无风说的,攻城容易,守城难。接下来就是,宣布纪律,白天黑夜做思想工作、搞宣传、动员,惩治首恶、杀鸡儆猴、树立典型、救助百姓、救治伤病、内部分化、互相揭发,一套组合拳下来七天,百姓基本听话了。再七天巩固,生产生活就走上了正轨。
无风走时,将东夷朝里主战的一家老小全带了去,也有一部分夏人中愿意去的。众人不解其意,无风知道花几朵肯定知道:如果东北全是夏人,便不存在满人入主中原,即便无法更改,那祖先也是夏人,那么后续一系列的事可能就不会发生,比如说就不会有女人主政半个世纪,那是半个世纪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经济体,如果这半个世纪稍稍给力些,会不会没有漂亮国的事。
还有就是半岛历来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历朝历代还要用武,大部分都吃亏。现在,把半岛人换走,把底火抽了,他还跳腾的起来?中原以后还有必要对自己人动武,自己都是夏人,还能不乖乖听话?
偷梁换柱也好,釜底抽薪也罢,至少把眼前的事解决了,至少灭了半岛,痛快了!
(https://www.24kkxs.cc/book/0/677/111109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