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清末的法师 > 第548章 为何江山春常在

第548章 为何江山春常在


第548章  为何江山春常在

        水靠就是潜水衣,只不过比较原始。

        摊主连比划带白话:“鲨鱼皮做水靠,是我们家祖传的手艺,旁人学不去。看看这褶皱,都知道要顺着做,但人在游泳的时候,臂膀和腿要顺着哪个方向?这都是有讲究的……”

        听他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赵传薪大致理解了。

        鲨鱼皮上“V”形褶皱,尖儿要顺水才行。

        只要顺水,就能劈波斩浪,在水下无往不利。

        如果是正常潜水,人的手臂和腿肯定是要动的。

        动的时候,如何顺水,这就要考验做工了。

        要力手臂向前伸的时候顺水,向后划的时候又能最大程度的阻水增加动力。

        摊主说:“年轻人,看你身强体壮,定是下水摸蛋的好手,何不做一身试试?我保管你下水省时省力……”

        下水摸蛋就是潜水捞珍珠。

        沿海地区有一些徒手潜水高手,能憋气到海底摸砗磲或者其它贝类的珍珠,难度相当高。

        赵传薪龇牙一笑:“不,我要两手臂和腿都向后顺水,你能做到吗?”

        摊主懵逼:“年轻人,听我的,下水是要动的……”

        “就说能不能做到吧?”

        赵传薪潜水,不靠自己游的。

        “能!”摊主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只是这样就无法凸显他的技艺了。

        赵传薪又问:“多少钱?”

        摊主看了看他的穿着和肤色,老神在在的伸出五根手指头。

        看菜下碟!

        “哦……”赵传薪拉了个长音:“还行,只要5文钱,不错不错。”

        “……”摊主眼睛瞪的溜圆:“5文钱?不够鲨鱼皮的料子钱。”

        赵传薪嗤笑道:“多少钱直接说,别跟我卖弄你那些江湖套路,要不要咱们盘盘道?”

        摊主一看,好像蒙不了赵传薪,讪讪笑道:“5块。”

        “银元,还是葡元?”

        去岁,葡萄牙让他们的大西洋银行,发行了1元和5元的纸钞,在澳岛流通。

        摊主赶紧说:“自然银元,银子也成。”

        虽说流通,但毕竟数量少,还是真金白银靠谱。

        赵传薪摇摇头:“你这小老头,不太实诚。”

        “此话怎讲?”

        赵传薪指着集上来往的行人:“来这里的,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渔民吧?他们肯掏5块大洋,来找你做鲨鱼皮水靠?”

        这老家伙贼精贼精的。

        摊主:“……”

        他跺跺脚,干脆说:“那你出价。”

        赵传薪捡起地上的样品看了看,纯手工制作,有鱼胶的痕迹,针脚细密,剪裁精致,这种纯手工的物件,放后世其实很值钱。

        他说:“5块大洋,不是不行。但是我要让你加些东西进去,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手艺挣这份钱。”

        摊主愣了愣:“加什么?”

        赵传薪取出了战争之创的皮子:“我要加这个做内衬。”

        摊主好奇的接过:“咦?不是牛皮,也不是羊皮,好结实的皮子。我可以给你用双层鲨鱼皮试试。”

        赵传薪点点头:“可以,还要做一双鲨鱼皮的袜子,也要皮子内衬。”

        摊主挠挠头:“这辈子,老汉都没听过这等要求……”

        赵传薪问他:“你多久能做好?”

        摊主斟酌一下:“明天过了晌午就能取。”

        “给你钱,你要卷钱跑了上哪找你去?”

        摊主气呼呼的一指离大集不远的房子说:“就住那了,你跟我回家一看就知。”

        赵传薪只交了些定钱,就去找鼻涕娃们,给他们买吃的。

        五花八门,买啥的都有。

        还有商量好,买完之后,彼此分一半换着吃的。

        赵传薪统统不管,只管出钱。

        轮到冼玉清了,她流连在一个门可罗雀的书摊前驻足。

        赵传薪走过来问:“丫头,你想好了要吃啥了吗?”

        冼玉清犹豫了一下:“叔,我能不能要书?”

        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像她这个年龄,其实已经懂事了。

        她深知书的价格,远超零食。

        赵传薪看了一眼书摊:“要哪本?”

        冼玉清指了指一本《后汉书》:“要这本。”

        书摊老板戴着瓜皮帽和一副圆圆的玳瑁近视镜,摇头晃脑道:“闺女,这书须得买全套十卷,单本一概不卖。”

        冼玉清露出失望的表情,吓得连忙摆手:“啊?那不要了不要了……”

        一本就很贵,十卷书下来,不知道要多少钱呢。

        书摊老板看起来应是读书人,和卖鲨鱼皮水靠的奸猾老头子的气质大为迥异,显得有些古板。

        他瞥了赵传薪一眼:“女子无才便是德!”

        冼玉清咬了咬嘴唇,没说话,但眼中有些倔强。

        “放屁。”赵传薪啐了一口:“十卷多少钱?”

        书摊老板被骂的脸红脖子粗:“粗鄙不堪,这书不卖与你!”

        赵传薪将手里的大衣递给旁边一个鼻涕娃,将衬衫袖子挽起来:“老小子,我劝你不要不识抬举。”

        穿着大衣的赵传薪看着很瘦削,然而只剩衬衫后,手臂将衬衫袖子撑的鼓鼓囊囊,露出的小臂肌肉都拉丝了。

        书摊老板一看,就知此人膂力过人,不由自主的吞了吞口水,却依旧梗着脖子:“不卖!”

        冼玉清拉着赵传薪的袖子:“叔,我不要了,我们走吧。”

        赵传薪挣开她,窜到书摊老板身边,单手提着他的衣领,将他举起:“说,十卷多少钱?”

        周围的小贩瞠目结舌。

        这得是什么力量?

        尤其卖鲨鱼皮水靠的小老头,远远地看着,吓得一缩脖子。

        书摊老板终究是怂了:“洋1元4角。”

        读书人,说话就不一样。

        报价“洋”要放在前面。

        赵传薪没把他放下来,喝问道:“为何如此贵?”

        一块大洋,赶得上所有鼻涕娃的零食钱了。

        又涉及到专业领域,书摊老板人在空中还乱蹬两腿,口中却不服气:“这可是江西的绵纸,自然是贵。”

        赵传薪料这种书呆子也不敢蒙他,就将他放下,掏出了1元4角,丢在摊上,将十卷《后汉书》捡起。

        这书还带毛边,蒙茸不齐,而且是旧的,换赵传薪必然会嫌弃。

        但既然冼玉清想读书,赵传薪便不计较这些了。

        冼玉清懵了。

        1元4角,好贵啊。

        赵传薪将书塞进冼玉清的怀里:“抱着,你买了书,零食就没了。”

        冼玉清结结巴巴的说:“叔,我不要,这太贵重了。”

        赵传薪摸摸她脑袋:“为何战旗美如画?英雄的血染红了它;为何江山春常在?知识分子的生命开鲜花。好好读书,锻炼,早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着赵传薪叼着烟、混不吝的说出这话,冼玉清却痴了。

        那读书人瞪圆了眼睛,爆喝道:“说得好!”

        赵传薪斜眼看着他:“你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么?中国万万同胞,一半男,一半女。读书者寥寥,且现在只有一半人读书,若另一半人,也通晓天文地理,能像西洋人那样造船造大炮,能炼制钢铁,懂得发明火车汽车,中国还会落后挨打么?葡萄牙还敢在澳岛心安理得的待着么?”

        赵传薪叼着烟面带不屑,书摊老板哑口无言。

        冼玉清双眼发亮。

        周围人若有所思。

        一群鼻涕娃想的很浅,见这十卷书这般值钱,顿时觉得手里的零食有些不香了。

        一个个嚷着:“叔,我也想要书……”

        赵传薪问他们:“你们识字么?”

        全都摇头。

        只有冼玉清说:“叔,我爹教我识字,明年我还要进私塾读书。”

        赵传薪笑了笑:“你们这群臭小子,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只要识字了,叔就给你们买书!”

        一群孩子容易哄,顿时又眉开眼笑起来,仿佛读书很简单,一夜之间就学富五车一样。

        那书摊老板已经没了刚刚的苦大仇深的模样,听了赵传薪的话,还朝他背影拱拱手,对两旁的小贩说:“此人肯掏腰包,让旁人子弟读书,此为大德……”

        小贩啐了一口:“人家有钱,管你屁事。”

        “……”

        赵传薪大手一挥:“走!”

        他带着一群鼻涕娃,来到了小老头的家里。

        果然如他所言,一看便知。

        小老头家里墙上还挂着好几副鲨鱼皮水靠,有些年头已经很长了,颜色逐渐变深,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

        他家里还有个老太太,见一群孩子来不知所措。

        赵传薪直接付了全款:“这皮子你裁切不了,现在就给我量身,我正好给你参谋参谋怎么做。”

        老太太见赵传薪付了5块大洋,吓得赶紧把小老头拉一旁:“你怕不是又出去忽悠人?再叫人找上门来怎么办?”

        赵传薪耳朵尖,听见了,哈哈一笑:“放心吧,老太太,不会翻后账。”

        小老头也说:“这是贵人,大丈夫一言九鼎,莫怕。”

        要不说,屁民也是有智慧的,一句话,给赵传薪架的老高,想反悔怕是也下不来台。

        水靠贴身,赵传薪将衬衫也脱了,让小老头给量身。

        看见赵传薪满身的纹身,小老头啧啧称奇:“此等刺青,当世已然不多见。小老也有,却没你这个密集。”

        说着,他敞开胸怀,撸起袖子,露出了由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分不清是鱼还是龙的图案。

        初看像儿童潦草的简笔画,细看充满了类似于远古壁画才有的韵味。

        赵传薪好奇道:“你这是什么寓意?”

        小老头合上衣襟,叹口气说:“祖上数辈皆为疍民,漂泊海上,到了我这辈才上岸。我们这一支疍民,都要刺青鱼龙后才能下水,否则龙王爷不保佑,遇上大风要死人的……”

        疍民容易被岸上的百姓歧视,能融入陆地生活,殊为不易。

        所以说起自己的身份,不但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而且还有些丢人。

        在这个时代,普通人不会刺青,小老头还以为赵传薪也有什么苦衷才纹身呢,根本猜不到赵传薪是为了装神弄鬼抬高身份才忍受这份痛苦。

        边说边量,小老头手上的动作很麻利,就是腿脚看上去有些不便。

        不是瘸,而是罗圈腿严重,脚也弯曲的厉害。

        据小老头说,这是因为祖祖辈辈常年居住在船上,或者是下水。船上生活,多半要岔开腿作业,或者是盘腿坐着,或者屈膝睡觉。

        一代代传下来,就成这样了。

        闵人管这个叫曲蹄。

        赵传薪取出了纸笔:“按照你说的,我先画出来,咱们根据形状裁切皮子……”

        见赵传薪要画画,抱着书的冼玉清对此很感兴趣,忙凑到他身后观瞧……


  (https://www.24kkxs.cc/book/0/600/117256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